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佛山腹地采风

(2010-08-03 13:19:46)
标签:

金佛山

围腰坟

采风

旅游

风水

分类: 风水考察研究与实作
                                      (一)天马下凡

金佛山腹地采风
天马出云

此山名“龙岩城”,又名“马咀”,因一山峰从天而降,如天马下凡而得名。平常马头隐于云雾之中,今日天高云谈,有幸观其雄姿,站在公路上观天马下凡,其汹涌奔腾景象,摄人心魄。

天马头下,有一山脉蜿蜒,细小如线,如缰绳一般,连绵起伏过公路后,再行度数百米,尽头处起一小山包,小山包下有一窝穴,低于公路略五六十米,穴场四周,美砂环绕,内有一坟,称“围腰坟”,辛山乙向,面前三个文笔峰挺拔俊秀,似乎伸手可得,高略齐眉,形成一笔架,笔架峰外,几百平方公里的外明堂,形如锅底,宽阔敞亮,气象万千。远处朝山一字案,横列云端。处于穴场,感觉冬暖夏凉。

立于穴场,天马峰刚好位于正南方,离卦午位,辛山乙向,午为座山天乙贵人所在,午又为马,此为真天马穴,出公侯将相之地。
 
传说此坟出了三甲状元。穴场就在老公路边,因老公路在山脊上跨过,地名“风吹岭”,夏日炎炎之时,此处却凉风习习,以往行车到此,司机乘客多喜欢下车乘凉,顺便参观“围腰坟”。

此坟来历,因为有一个津津乐道的故事流传,周围三县,远近闻名,此“围腰坟”也因此和天马一起成为金佛山著名景点之一。但绝大多数参观围腰坟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当年在本县工作时,本人曾多次与朋友到此游览、考证,最近十年,因为退耕还林,现在穴场内早已是树木遮天蔽日,视线受阻,到穴场只能见到“围腰坟”的坟堆,无法看见上述丰富景象了。



金佛山腹地采风
清明时节,在穴星上回看天马。



金佛山腹地采风
天马峰上下的来脉,清晰可见。

金佛山腹地采风
公路侧壁被挖显的“脉骨”

金佛山腹地采风
远看来龙

金佛山腹地采风
远看来龙。

马背上为南宋抗元古战场遗址:马脑城。与重庆北面的合川钓鱼城齐名,二地互成掎角之势。

离此天马山几公里外,有三王坪,太平天国石达开转战西进时,驻军在此一年多,三王坪有石达开妃子墓,但三王坪却因石林而出名,现为金佛山著名旅游景点。

天马身后,还有一飞瀑,名“马尿水”.


   金佛山腹地采风
 围腰坟外明堂

金佛山腹地采风
天马峰山麓隧道

金佛山腹地采风         天马山来脉
          
  金佛山腹地采风  
远看天马峰,其实是一个独角兽格局!




金佛山腹地采风
仰望独角兽

金佛山腹地采风
仰望独角兽。
金佛山腹地采风
仰望独角兽


金佛山腹地采风

金佛山腹地采风

金佛山腹地采风

金佛山腹地采风

                  (二)骆驼送宝

金佛山腹地采风
轿子山:远看如轿子,又如笔架,近看则似一骆驼扭头张望。
当地有民谣:“轿子山,罗维城,抬起轿子等石人。”

金佛山腹地采风
拖刀山:因山顶山石形如拖刀而名,为一大贵地的外青龙山,山背面就是贵州地界。


金佛山腹地采风
罗维城:与拖刀山连接,为附近大贵之地的外青龙砂。

金佛山腹地采风
拇指山和轿子山:大贵之地的文笔峰和外白虎砂。

金佛山腹地采风
骆驼峰来脉,行度中转换脱卸。

金佛山腹地采风
我自朝天笑,气势比昆仑。来脉行度中。

金佛山腹地采风
横看成岭侧成峰

金佛山腹地采风



                      (三)雄狮伏地

金佛山腹地采风
雄狮伏地图

金佛山腹地采风
雄狮伏地图

金佛山腹地采风
狮子山头下,公路外,离头顶一公里处有一穴,在狮子舌窝内,已得受用,为一退休副市长之老宅。可惜狮形为旁结,后续无力,地运不长久。


金佛山腹地采风
雄狮图远景。



金佛山腹地采风
金佛山最高峰

金佛山腹地采风


金佛山腹地采风
水井山,传说为当年太平军驻扎取水之处。


金佛山腹地采风
金佛山最高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探讨之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