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男人】三字经-教学相长
(2009-04-22 17:18:16)
标签:
《三字经》教学相长育儿 |
分类: 培养男人 |
前一阵子听人说,如果小孩在2-4岁的时候进行一些记忆训练,以后对他记忆力的拓展非常有帮助,她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老公就曾经在她女儿身上做过类似“实验”,让她女儿在2,3岁的时候背《三字经》、《春江花月夜》这类的东西,据说她女儿背得困得不行要睡觉的时候,她老公就逼着她女儿站在小凳子上背,^_^听起来有点残酷哦,但是的确很有效,现在她女儿上小学,记忆力就特别好。据说这样是有科学依据的,类似一种记忆力的拓展训练,而且必须在2-4岁的黄金时期进行。
闲着也是闲着,刚好我发现家里有本图文并茂的《三字经》,不如也让仔仔试试,也不至于让他站在小板凳上逼着背,就是没事的时候背上几句而已,^_^目前效果似乎还不错,仔仔小朋友已经能够从“人之初,性本善”一直背到“百而千,千而万”了,不如在博客上做个实验,看看我们能够走多远,我把他目前能够背下来的段落写在《三字经》那个栏目里,权当玩玩。
不过教他背的同时,我自己也得背下来,不仅要背,还要理解,我也不只是让他枯燥地背,还给他讲讲里面的故事和道理,比如“融四岁,能让梨”。老实说以前对《三字经》的认识仅仅限于“人之初,性本善”连第三句都说不上来,现在我也能一口气背上一大段。《礼记.学记》有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真是道出了我的心声,原来古人早就充分认识到了教与学的关系。
在教的过程中,我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学习的内容作出了一个非常精辟的论述,“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在教育下一代的过程中,孝道是首位的,孝代表了道德的教育,同时体现了一种感恩的文化;“次见闻”也让我极其感动,“知”和“识”是放在“见闻”后面的,我也觉得经历比书本的知识更为重要,从经历中去学习来的更深刻。至于“数”和“文”代表了理工科和文科的知识,真是高度地概括,这种对于如何教育的内容和各种教育的优先级排列的论述,实在是充满了智慧。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精辟地论述了教育的必要性和教育的原则。
好了,继续回家和仔仔好好研究,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