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赋》:读书之妙境与价值

(2025-05-16 07:06:47)
标签:

文化

历史

阅读

随笔

分类: 读书杂谭
《读书赋》:读书之妙境与价值
明代董其昌抄录束皙《读书赋》书法作品 

 
《读书赋》:读书之妙境与价值

——西晋•束皙《读书赋》赏析 


【原文】读书赋
 
西晋•束皙 

       耽道先生,澹泊间居。藻练精神,呼吸清虚。抗志云表,戢形陋庐。垂帷帐以隐几,被纨扇而读书。抑扬嘈囋,或疾或徐。优游蕴藉,亦卷亦舒。颂《卷耳》则忠臣喜,咏《蓼莪》则孝子悲。称《硕鼠》则贪民去,唱《白驹》而贤士归。是重华咏《诗》以终己,仲尼读《易》于终身。原宪潜吟而忘贱,颜回精勤以轻贫。倪宽口庸而芸耨,买臣行吟而负薪。圣贤其犹孳孳,况中才与小人!

 
        《读书赋》:读书之妙境与价值

 
一、读书人的形象塑造
 
       1,耽道先生的淡泊形象
       在《读书赋》的开篇,束皙就描绘了一个耽道先生的形象。“耽道先生,澹泊间居。藻练精神,呼吸清虚。抗志云表,戢形陋庐”,这位先生过着淡泊宁静的生活,他居住在简陋的房屋中,却有着高远的志向,精神世界极为丰富。
       他通过读书来修炼自己的精神,使自己的气息都变得清新空灵。这种形象的塑造,为后文阐述读书的意义奠定了一个高雅的基调。他身处陋庐却能心向高远之处,就像古代许多隐士一样,以读书为乐,超脱于世俗的物质追求之外。 

       2.,读书时的自在状态
       “垂帷帐以隐几,被纨扇而读书。抑扬嘈囋,或疾或徐。优游蕴藉,亦卷亦舒”,这里生动地描写了耽道先生读书时的状态。他坐在帷帐之后,靠着几案,手持纨扇,读书的节奏或快或慢,声音高低起伏。
       这种读书的状态充满了自在和惬意,他不是为了某种功利目的而读书,而是在读书中享受着一种悠游自在的乐趣。他与书之间的互动就像与老友交谈一般,时而沉浸其中,时而又能从容地放下书本,卷舒自如。 


《读书赋》:读书之妙境与价值
《孔子圣迹图•退修诗书》(明版彩绘)孔子博物馆藏


二、读书的情感与社会影响

       1,经典诵读引发的情感共鸣
       束皙通过列举诵读经典诗篇时的不同反应来阐述读书的情感力量。“颂《卷耳》则忠臣喜,咏《蓼莪》则孝子悲。称《硕鼠》则贪民去,唱《白驹》而贤士归”。当读到《卷耳》这样的诗篇时,忠臣会感到欣喜,因为诗篇中可能蕴含着忠诚的品质或者与忠臣的心境相契合的情感;读到《蓼莪》时,孝子会心生悲戚,因为此诗表达了对父母的深切思念与感恩,触动了孝子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而《硕鼠》对贪民的批判,会让贪民有所警醒,《白驹》对贤士的召唤则能吸引贤士前来。这表明读书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的阅读,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道德的感化。 

       2,读书对不同阶层的激励作用
       “是重华咏《诗》以终己,仲尼读《易》于终身。原宪潜吟而忘贱,颜回精勤以轻贫。倪宽口庸而芸耨,买臣行吟而负薪。圣贤其犹孳孳,况中才与小人!”这里列举了诸多古代圣贤读书的例子。舜(重华)终身咏诗,孔子终身读《易》,原宪在贫困中吟诗而忘却自己的低贱身份,颜回勤奋读书而不在乎贫穷,倪宽一边耕种一边读书,朱买臣背着柴薪还在吟诗。这些例子涵盖了从圣贤到普通百姓的各个阶层,说明读书对于不同阶层的人都有着激励的作用。圣贤们都如此孜孜不倦地读书,更何况那些普通人和才能一般的人呢?这强调了读书是一种普遍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活动,无论是高贵还是低贱的人,都能从读书中获得精神上的滋养。

三、文学价值与文化意义
 
       1,文学性的体现
       从文学价值上看,《读书赋》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用词精准,如“抑扬嘈囋”“优游蕴藉”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读书的声音和状态。同时,它采用了排比的手法,如列举不同诗篇的诵读效果以及不同人物读书的例子,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说服力。这种文学性的表现使得《读书赋》不仅仅是一篇阐述读书意义的文章,更是一篇具有艺术美感的文学作品。 

       2,文化意义的传承
       在文化意义上,《读书赋》反映了西晋时期对读书的重视和推崇。它传承了中国古代重视读书的文化传统,将读书与道德修养、社会治理等联系起来。在那个时代,读书被视为一种提升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而且,通过列举古代圣贤的读书事例,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弘扬了古代的文化经典,鼓励人们去诵读经典,从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束皙的《读书赋》通过对读书人的形象塑造、读书的情感与社会影响以及自身的文学价值与文化意义等方面的阐述,生动地展现了读书在西晋时期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墨韵师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