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琴棋书画四大才女赞

(2025-02-05 07:14:47)
标签:

文化

历史

图片

文学

随笔

分类: 读书杂谭
古代琴棋书画四大才女赞
《四大才女图》当代·王俊英 


古代琴棋书画四大才女赞
(散文诗四首)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姓名的女性寥若晨星,名垂青史的“才女”更是屈指可数。对于“中国古代四大才女”的人选,民间有两种说法。一说为卓文君、蔡文姬、上官婉儿、李清照;另一说为卓文君、班昭、蔡文姬、李清照。对此,著名女油画家王俊英在她的《四大才女图》中表示出了自己的不同观点。王俊英认为,我国民间传统说法中“四大才女”的划分标准模糊、概念笼统,不具公信力,理应从琴、棋、书、画的角度重新予以评判归类。
       在《四大才女图》中,王俊英一举颠覆了民间传统说法中的“中国古代四大才女”,分别从琴、棋、书、画的不同领域甄选出了四位古代女性“国手”——蔡文姬、妙观、卫夫人、管道升。蔡文姬弹奏的《胡笳十八拍》堪称千古绝唱,妙观是有史记载的围棋女国手,身为“书圣”王羲之书法启蒙老师的卫夫人书法古今女子第一从来没有争议,“元人冠冕”赵孟頫妻子管道升被称“画坛第一夫人”也早有定论。王俊英认为,从琴、棋、书、画各选其一的标准来重新定义“中国古代四大才女”,比泛泛而选理应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


   古代琴棋书画四大才女赞
 蔡文姬,东汉末年的才女,以其卓越的琴艺和深邃的文学造诣而著称。她弹奏的
《胡笳十八拍》以其悲怆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右图为AI图像生成)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中的悲怆与坚韧 


       在历史的风沙弥漫之处,蔡文姬静坐,面前是那把能诉说万千思绪的琴。她的手指轻轻搭在琴弦之上,即将奏响那曲动人心弦的《胡笳十八拍》。
       大漠的风沙在营帐外呼啸着,想要冲破那一层薄薄的帷幕,闯入这属于蔡文姬的一方小天地。她的目光中透着无尽的忧伤,像是被命运的巨手重重揉碎的星辰。妆容已然因为岁月的颠沛和心灵的悲苦而略显憔悴,可她的身姿依然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高贵,那是骨子里的汉室风华。
       当手指拨下第一弦,那《胡笳十八拍》的音符像是从她灵魂深处流淌而出的热泪。每一个音调都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那故乡的山川、河流、亲人,如同在眼前闪烁的幻影,却又遥不可及。胡笳的声音在营帐中回荡,仿佛将大漠的孤寂与寒冷都一并裹挟而来。
       她拍弦而歌,歌声里有被掳至异邦的屈辱与痛苦。那是一个女子在命运的洪流中无力的挣扎,是从繁华的中原大地被抛入蛮荒之地的巨大落差。她想起离别的亲人们那绝望的眼神,想起那战火纷飞中汉室的山河破碎。
       然而,在这悲怆之中,亦有着坚韧的光芒。她的弹奏从低缓的哀伤渐渐有了力量,如同在黑暗中努力寻找出口的烛光。蔡文姬在讲述自己的遭遇,也在诉说着对和平的渴望。那十八拍,一拍一拍,像是在叩问命运的大门,何时才能回归那魂牵梦绕的故乡?
       谁在聆听啊,能听懂这乐音中那深深的哀愁与无尽的思念?这乐声穿越了民族的界限,成为人在苦难面前共同的悲鸣。蔡文姬弹奏着,仿佛将自己的一生都融入了这胡笳十八拍之中,那是一段用音乐书写的历史长卷,是一位女子不屈灵魂的呐喊。
       当最后一个音符在空气中消散,蔡文姬的手指依然停留在琴弦之上,仿佛还沉浸在那一段悲喜交加、曲折坎坷的人生乐章里。她用一曲《胡笳十八拍》,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抹凄美而又充满力量的色彩。


古代琴棋书画四大才女赞
 妙观,是有史记载的围棋女国手。妙观在围棋界的成就,以其女性的身份,
在男性主导的围棋世界中脱颖而出,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右二图为AI图像生成)

 
妙观:棋盘中的巾帼传奇
 

       在岁月的长河深处,妙观如一颗璀璨而独特的星子,闪耀在围棋的浩瀚天空下。
       她端坐于棋枰之前,一袭素衣,却有着一种让人不敢小觑的气场。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因她的专注而静谧下来,那棋盘上纵横交错的线条,如同命运的经纬,在她的眼前展开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
       妙观的手指纤细而灵动,轻轻拈起棋子,就像是拈起了命运的筹码。当棋子落下,清脆的声响如同敲响了智慧的钟声。她目光如炬,那双眼眸里似有星辰在闪烁,在棋盘上寻找着每一处战机与破绽。每一步棋,都是她精心谋划的战略,是思维舞蹈的步伐。
       在男尊女卑的年代,她以女子之身,登上了围棋的大雅之堂。周围有质疑的声音,有轻视的目光,但妙观就像棋盘上那最坚韧的棋子,不为外界所动。她独自在黑白交错的世界里探索、钻研,将自己的心血与灵魂注入一方小小的棋盘。
       她的棋风犹如幽林深处的清风,看似轻柔,却暗藏玄机。妙观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艺,在棋盘上构建起一道道防线,又如同敏捷的猎手,随时准备冲破对手的壁垒。每一局对弈,都是她与对手的思想交锋,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她的存在,是对那个时代女子固有命运的挑战。妙观不仅仅是在下棋,更是在谱写一曲属于女性的自强之歌。她的身影出现在棋室之中,成为那些渴望突破传统束缚的女子心中的灯塔。
       随着时间的推移,妙观的名字在围棋的史册上熠熠生辉。她的传奇如同那精妙的棋局一样,被人们传颂、敬仰。她在棋盘上留下的每一道痕迹,都是智慧的结晶,是女性力量在古老棋艺中的伟大彰显。
       如今,岁月已逝,但妙观的故事仍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围棋文化的脉络之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棋手,不论男女,去追求棋盘上的极致,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古代琴棋书画四大才女赞
 卫夫人,被誉为书法古今女子第一人。她的书法造诣深厚,笔法遒劲有力,布局严谨而又不失飘逸。
她的书法作品,既有力度又有柔美,既有传统又有创新。(右上图为卫夫人书法作品)

 
卫夫人:墨韵中的女中翘楚


       在书法的历史长卷中,卫夫人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晨星,以独特的光芒照彻古今。
       她静立在书案之前,周围的世界仿佛都因她的存在而染上了墨香的雅韵。一袭衣袂随风轻拂,恰似那笔下灵动的笔画线条。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面前的宣纸上,仿若为即将诞生的墨宝铺就了圣洁的舞台。
       卫夫人的手,纤细而有力,那是被书法艺术滋润的手。当她提起毛笔,仿佛握住了整个书法的乾坤。笔尖轻点墨池,那饱蘸浓墨的笔锋就像积聚了千钧之力的灵物,即将在宣纸这片广袤的天地间纵横驰骋。
       她落笔的瞬间,墨色在纸上晕染开来,犹如一朵墨色的花在静静绽放。每一笔都蕴含着她对书法深邃的理解,一横似千里阵云,凝重而舒展,那是她心中对天地辽阔的感悟;一竖若万岁枯藤,坚韧而苍劲,诉说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笔画之间的呼应、连贯,好似舞者间的默契配合,行云流水间尽显韵律之美。
       在那个男子主导书法艺术的时代,卫夫人以女子的身份脱颖而出。她的书法室里,常常传出研墨的沙沙声和笔锋与纸面摩挲的声响,那是她与笔墨默默对话的声音。她无视外界的质疑和偏见,一心沉浸在书法的世界。她用自己的笔锋,打破了性别的藩篱,为女子在书法的殿堂里争得了一席之地。
       她的书法作品,犹如星空中最闪耀的星座,吸引着无数后人仰望和学习。学者们聚集在她的作品前,细细揣摩那笔画的精妙,领悟那墨韵背后的心境。卫夫人的书法,不仅仅是线条和墨色的组合,更是她灵魂的映照,是她一生对美、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结晶。
       时光流转,卫夫人的名字在书法的星河中永远闪耀。她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女子,拿起笔来书写自己的梦想与才情。她就像一座永恒的灯塔,为那些在书法海洋中航行的人们指明方向,那方向,是通往艺术至高境界的道路,满溢着墨香与智慧的光芒。


古代琴棋书画四大才女赞
 管道升,被誉为画坛第一夫人。她的画作以其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内涵而著称。
她的画作,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右图为管道升画作) 


管道升:岁月长河中的才情画卷


       在历史的幽深处,管道升宛如一颗璀璨而又独特的星子闪耀。
       她生于江南的灵秀之地,那片水乡泽国,似是天公打翻了墨汁瓶,晕染出无尽的诗意与才情。自幼,管道升便在这文化的氤氲中成长,宛如一枝静静生长的幽兰,默默汲取着艺术的养分。
       岁月悠悠,命运的轨迹将她与赵孟頫相连。那是怎样的一场邂逅啊,恰似星子遇见了月亮,他们以才情为媒介,在文化的星空下撞出璀璨的火花。赵孟頫,这个名满天下的大才子,在见到管道升的那一刻,心中便种下了一颗爱的种子。而管道升,亦在赵孟頫的眼中,看到了自己可以倾注终身的知音。
       她是一位卓越的画家,笔锋在纸间游走,似有灵犀。“墨竹幽篁韵不凡,铁鞭蛇影势浑然。”她笔下的竹,节节挺立,带着一股倔强的生命力,那是她内心坚韧的外化;她绘就的梅,傲雪凌霜,在寒冬中独自绽放,恰似她面对生活不易时的淡然与从容;那兰花,清新淡雅,如同她自身的婉约与高洁。
       管道升亦是书法的高手,她手中的毛笔像是舞动的精灵。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皆蕴含着她的情感与智慧。每一个字都是她心灵的低语,在宣纸的田野上盛开出一朵朵绚烂的文化之花。
       然而,命运的波折也不曾放过她。当赵孟頫身陷被劝纳妾的舆论漩涡,管道升的心中该是如何的五味杂陈。但她没有成为那个哭闹无知的妇人,而是以自己的才情和智慧写下《我侬词》。那一句“我侬君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似涓涓细流,流淌着无尽的爱意与对家庭坚守的决心;又似铮铮剑鸣,警告着那些妄图破坏他们感情的人们。
       作为母亲,她以宽容和慈爱对待子女,将自己的才华与品德如同珍贵的宝藏般传承下去。在那古旧的书馆里,她教导子女读书识字,手中的书卷翻动着的是家族的未来与希望。
       岁月在她的发间染上白霜,可她的才情却从未褪色。她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足迹,那是作为一名女性的坚韧,作为一名才女的辉煌。当她走完这一生,她就像一幅精美的绝世画卷,被岁月的风轻轻吹起,挂在历史的墙壁上,永远供人瞻仰、品味。她的故事,如同那潺潺的江水,千年万年,依旧在人们的耳边诉说着那无尽的才情与深沉的爱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