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唐缘何成为多元开放的朝代

(2024-12-03 07:39:12)
标签:

历史

文化

唐史

随笔

分类: 窥史议政
大唐缘何成为多元开放的朝代
现代画作《大唐皇帝会见外国使臣》  (图源网络)
 

大唐缘何成为多元开放的朝代 


       今年的11月18日,“中国•唐——一个多元开放的朝代(7至10世纪)”唐代文物展,在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开幕,中法两国领导人分别为展览题写序言。
       中国国家领导人指出,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一个朝代,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思想包容、艺术恢弘、民族融合。唐代的文化影响辐射亚洲,并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欧洲。唐代的诗歌、绘画、金银器等艺术成就至今仍被人们称颂。相信本次展览能够让法国和欧洲的观众们更为形象地了解辉煌灿烂、自信开放的盛唐气象,感受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朝代,它气势宏伟,波澜壮阔。它自信从容的走向世界,它在亚洲各地区声名显赫,在远东地区至今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便是唐朝!唐朝历时三个世纪,它是怎样在多元开放中走向极盛的呢?  

       一是坚实的社会基础。七世纪是唐朝征服和移民的世纪,在开疆扩土,大举移民的过程中,唐朝也在不断进行着它的开放之路。李渊父子在推翻了隋朝政权,击败了那些与他们逐鹿中原的对手之后,又使现在位于蒙古高原的突厥政权和西域地区的古代城邦臣服于唐,使唐朝成为当时一个无比强大的政权。而唐朝在边疆地区设立的西域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以及其它军镇,使得唐朝以外的人员和物品源源不断的流入这块乐土成为可能。
       在七世纪这段时间里,国家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迅速恢复,社会繁荣升平,中国再次出现了自西汉全盛时期以来从未有过的太平治世。在促进唐朝繁荣昌盛的同时,也为唐朝吸引各国来使和经商贸易的人员日益增加。七世纪也是一个迁徙的时代,这时有大量的移民迁入了中国的中部和南部地区,这里成了他们寻求机遇的地方。在他们心目中,这里存在着大批的财富,成为一块东方的乐土。总之,在唐朝统治的三个世纪中,七世纪为唐朝大胆从容的接纳外来事物,自信宽容的吸收世界各国文化奠定了基础,也为大唐的盛世打下了基石。
 

 大唐缘何成为多元开放的朝代
大唐各族团结融合和各国来往交流的图画荟萃
 

       二是便利的交通往来。那时候,通往唐朝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商路走的陆路通道,还有一条是船队航行的海上通道。定期往返于印度洋与中国海的大船,将急切与中国交往的西方人载往灿烂辉煌的东方。在北部海域,特别是在七世纪六十年代,大批使臣、僧侣、商人和难民云集在唐朝境内。朝鲜的船舶通常在黄海北部沿海航行,来自日本的船只也以此为出海的正式航道。东北地区的渤海国的商船也时常往来于北方的海域。
       三是空前繁荣的人员交流。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唐朝内外的人员交流达到了空前繁荣。在唐朝统治的三个世纪中,几乎吸引了亚洲每个国家的人来到这片神圣的土地上。不论他们处于什么样的目的来到唐朝,他们看到的都是太平盛世的繁华景象,是安居乐业的唐朝百姓,是包容自信的唐朝人。前来唐朝的人当中,最主要的是使臣、僧侣和商人这三类。他们分别代表了当时亚洲各国在政治、宗教和商业方面对唐朝浓厚的兴趣,而唐朝也敞开包容的胸襟,大胆的欢迎他们的来访,吸收他们的观点,甚至学习他们优秀的地方。
       唐朝境内人文荟萃,形成了奇货云集的盛况。所有的旅游者都将他们的特产带到了长安,他们中有些人也在唐朝获得足够的荣耀。他们中也有些是为寻求知识到唐朝来的,为了能够学习汉语,准确地翻译汉文经典著作,一些吐蕃贵族子弟专门被他们的父辈送到长安来学习汉语。由此,我们可以看得出唐朝当时的开放程度,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确实是达到了相当的规模。

       在国与国的交往中,唐朝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它与亚洲的新罗、日本,天竺有密切的交往,与东南亚的林邑(即后来的占城)、真腊(今柬埔寨)、骠国都有过交往,与中亚的昭武九姓,西亚的波斯、大食、拂菻等国关系密切。其中,在唐代,中日之间的交往十分繁荣,盛况空前。日本为了学习先进的唐文化,不断向唐朝派遣大型使团。有唐一代,日本共派遣唐使十九批,到达中国的有十三批,使团人员包括大使、副使、留学生、学问僧及随员等。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日本的阿倍仲麻(汉名晁衡)和中国的高僧鉴真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中日人民友好的象征。


大唐缘何成为多元开放的朝代
11月18日,在位于法国巴黎的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观众在参观
“中国·唐——一个多元开放的朝代(7至10世纪)”展览。
本次展览展出来自中国10个省区市32家文博机构的200余件(套)精美文物。
 

       在中华文明史上,唐代是一个少有的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朝代。一是唐代的社会和文化能条贯、折中前此数百年的遗产。二是能兼容并包地摄取其他民族甚至外来的各种文化营养。唐代的典章制度既是前此数百年建置的条贯和折中(如中央机构三省六部),也是南北朝以来国内不同民族互相交流、不同文化融会整合而产生的某些制度的延续和发展(如均田制、府兵制)。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和通过南海传来的南亚文明,它们对唐代中国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宗教、艺术(例如音乐、舞蹈、杂技、绘画、雕塑)、实用器物(例如金银器、服饰)等方面。总之,唐代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盛世,礼仪、政刑、典章制度全都自成体系,在自身体制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各种域外文化的引进都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
       唐朝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王朝,就是这样以开阔的胸襟和宏伟的气势与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国家人民进行着交流。唐时初步形成的“华夷一家”观念,不仅超越了前人,对后世的华夷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代对外文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既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又兼容并蓄、不拘一格地吸收外来文化。唐代通过强大的经济实力、册封制度和羁縻府州制度,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民族关系与相对平稳的外部环境,从而为开放和兴盛提供了政治保障。唐朝对于少数民族和外来文化的和谐与宽容,以及大胆开放的魅力与魄力也为其盛世局面的开创提供了条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