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楼璹在任于潜令时绘制的《耕织图》
(图源网络)
“妹喜裂缯”的丝绸有多珍贵
——“衣食住行古今谈”之六:丝绸
中国历史传说中有“四大妖姬”之说,说的是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晋之骊姬。传说中她们美若天仙,国色天香,妖媚动人,倾城倾国,但可谓是一代红颜祸水,危害江山社稷。其中的妺(mò)喜,是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夏桀的元妃。
据魏晋学者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记载:“妺喜好闻裂缯之声而笑,桀为发缯裂之,以顺适其意”,说夏桀王为博妹喜一笑,让人从国库里取出精美的绸缎绢帛,在妹喜面前一匹一匹地撕开。妹喜听到撕扯绢帛的声音时笑逐颜开,夏桀因此也非常兴奋。
抛开这些传说的历史真实如何不提,由“缯”说开吧。
“缯”是古代丝织品的总称,夏朝末期丝绸制造业刚刚兴起,绢帛丝绸很珍贵。据《左传·哀公七年》记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帛”即丝织品,“万国”持有丝织品,虽其语未免有些夸大,但却反映了禹时及夏朝的丝织习俗的盛行。另据《管子·轻重甲》记载:“昔者桀之时,女乐三千人…….无不服文绣衣裳者。”这种“文绣衣裳”,说的也是丝织品,以此足见夏代丝织业之发达和丝织习俗之流行。
(上图)1、蚕茧(山西夏县西阴村灰土岭出土)(中图)2、“蚕纹”(江苏吴县梅堰出土黑陶器)
3、商代“玉蚕”(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出土)4、山西侯马出土的西周“玉蚕”(口中有利齿)
(下图)5、商代铜器上的“蚕纹”(身上有鳞甲)(摘自孙机著《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丝,是蚕在结茧时所吐出的一种液体,由丝蛋白和丝胶经过空气凝固而成。丝的性能优良,韧性大而且弹性好。一条蚕可吐丝1000米长左右。养蚕缫丝,丝织刺绣,成为中国古代妇女的主要劳动。一条小小的虫儿竟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起了那么大的作用,并引起全世界的震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缫丝织绸的国家,中华民族的祖先不但发明了丝绸,而且昌明丝绸、利用丝绸,使其在服饰上、经济上、艺术上及文化上均散发出灿烂光艺,进而使丝绸衣披天下。
传说远在黄帝时期,元妃始祖就开始驯养野蚕为家蚕,取蚕丝织成做衣服的锦帛。1958年,科学家考古发现距今公元前3700~前3100年(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丝绸织品。1998年,在河南荥阳青台遗址的考古中,发现了距今约5500年的丝绸碎片。专家们根据考古学的发现推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中国便开始了养蚕、取丝、织绸了。到了商代,丝绸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有了复杂的织机和织造手艺。据《周礼》记载,周代王室设有掌管宫内妇女劳作的“典妇功”官吏,说明周代丝绸生产已经形成组织化规模。
宋高宗时期楼璹任于潜(今浙江省临安市)县令时所著《宋人蚕织图》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常用丝织物作为赏品,多达“锦绣千纯(五千匹)”。据《尚书·禹贡》记载,当时的兖州贡“织文”,是一种“非一色”的丝织物;青州贡“糜丝”,是一种“山蚕之丝”,即柞蚕丝;徐州贡“玄纤缟”,是一种黑红而细的丝织品;扬州贡“织贝”,是一种有贝纹图案的丝织品;荆州贡“玄纤”,是一种黑色、浅红色的丝织品;豫州贡“纤纩”,是一种细绵。这些记载说明战国时代的黄河流域和长江下游都生产丝织品。其中以齐鲁之地的丝织品而远近闻名,所谓“冠带衣履天下”。
自秦汉迄唐宋一千五百年间,丝维系着中国人的衣着、被褥等生活必需,同时也维系着成千上万家庭是生计。中国古代主要是男耕女织式的自然家庭经济,仅据全国赋税和财政收支统计,汉武帝时曾一次“均输帛五百万匹”,正反映了当时丝织品产量之多。宋英宗时,一年内通过和买、徴税等途径,共收入丝、麻织品8,745,535匹。宋神宗时,官府两税收入中有丝、绵一项约219吨。若以北宋1亿人口每人平均每年耗费丝绵4两的保守估计,丝绵年产量亦须1·5万吨。
至元明时代,棉花逐渐部份取代丝麻,成为中国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自夏、商、周三代以来约四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中,人们的衣料大致在前三千年以丝麻为主,后一千年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可见丝织品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承担了何其重要的分量。
南宋绍兴年间楼璹所作绢本设色图《蚕织图》,为《耕织图》彩色摹本。
据专家学者概括总结,丝织品的起源之说,传说中西陵氏之女,黄帝的元妃嫘祖是中国第一个种桑养蚕的人。现有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国的丝织技术最少应该出现在55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国便开始了养蚕、取丝、织绸了,养蚕则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到了商代,丝绸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有了复杂的织机和织造手艺。商周时期,已出现罗、绮、锦、绣等品种。秦汉以后,丝绸生产形成了完备的技术体系,丝织业得到了大力发展,贸易的推动使得中原和边疆、中国和东西邻邦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从古长安出发,经甘肃、新疆一直西去,经过中亚、西亚,最终抵达欧洲。唐宋之际,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丝绸工艺技术和生产区域都产生了重大变化。明清两代,丝绸生产趋于专业化,织物品种更为丰富,图案更加绚丽多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丝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又争得了在世界丝绸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丝绸业成为国家的创汇支柱产业。作为世界蚕桑丝绸业的发源地,丝绸的出现使养蚕织绸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非常重要并且具有高度创造性的手工业门类。丝绸的兴盛则开创了中华民族丝绸服饰文明的新时代,给中国古代民俗、习惯以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丝绸对中国汉字及中国古代诗词文化的巨大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人类历史上,因丝绸贸易而兴起的东西方人民的大规模经济文化交流,对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