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唐庄宗李存勖及古人绘制的伶官画像
(图源网络)
一代枭雄怎为宠幸伶人而亡
在中国战争史上,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算得上一员名将。李存勖,乃大名鼎鼎的一代枭雄李亚子,甚至连他的死敌后梁太祖朱温也对其称赞有加:“生子当如李亚子”!然而,李亚子仅仅做了三年皇帝,便招致杀生亡国的大祸。
李存勖的父亲是唐末大名鼎鼎的军阀李克用,他自幼跟着父亲开始了戎马生涯。李存勖相貌奇伟,内向寡言,稳重不群,精武懂文,被父亲和天子看重,寄予厚望。后梁开平二年(908),晋王李克用去世。传说他去世前,将三枝箭赐给儿子李存勖,并且嘱咐说:“梁朝是我的仇家,燕王是我扶植起来的,契丹也曾和我相约拜为兄弟,但他们却都背叛了我而归顺了梁朝。这三者,是我遗留下来的恨事!现在给你三枝箭,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父亲未了的心愿!”李存勖接受了这三枝箭,并将它们供奉在宗庙里。
李存勖接位晋王后,于后梁末帝初年(913)打破幽州,擒获燕王刘仁恭与其子。龙德四年(923)四月,李存勖在魏博加冕称帝,建国号为大唐,定都洛阳。同年十月,他挥师攻克开封,消灭了梁政权。李存勖用绳子捆绑起燕王父子,把箭还给先王,“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然而,李存勖以为“仇雔已灭,天下已定”时,他却松懈了,得意忘形,以为自己的江山是铁打的,开始释放压抑已久的欲望,顺着自己的意愿做风流天子。李存勖平生最喜爱三件事:一是打仗,二是打猎,三是唱曲演戏。李存勖唱曲演戏的声名很大。擅长音乐并非坏事,他曾经编了军歌,用以激励士气,尚有实用价值。然而他太喜爱唱曲演戏而放纵伶官,让他们干预政治,做出了许多坏事。
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李存勖时期,伶人不但为官,而且可以自由出入宫中,与皇帝打打闹闹,侮辱戏弄朝臣,甚至左右国政,这是极不正常的情况。李存勖喜欢面涂粉墨,穿上戏装,登台表演,并自取艺名为“李天下”。一次上台演戏,他四顾而呼曰:“李天下,李天下何在?”一个伶人上去扇了他个耳光,周围人都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李存勖问为什么打他,伶人阿谀地说:“‘李’(理)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叫了两声,还有一人是谁呢?”李存勖听了不仅没有责罚,反而予以赏赐。由此可见,伶人受到皇帝宠幸到了何等地步!
李存勖宠爱的伶人周匝,在胡柳陂之战中被梁军所俘。后来李存勖破梁入汴,周匝前来谒见,李存勖大喜。周匝说他被俘后曾得到后梁两个伶官的保护,要求派这两人做刺史,李存勖竟一口答应。当时有大臣提出,取天下靠的是英豪忠勇之士,大功刚成,他们还未一人受赏,怎么让这些后梁的伶官做刺史呢,这样会失掉人心的。李存勖虽然当时接受了谏劝,可是不久还是让这两人做了刺史。
据《新五代史》记载,李存勖初到洛阳,住在唐朝旧宫殿里,后宫嫔妃不够齐备。宦官为迎合皇帝的心意,造谣说宫中夜里有鬼。宦官又说唐朝宫中嫔妃有万人之多,现在房屋大多无人居住,所以有鬼。李存勖听信他们的胡说,在邺都派遣伶官景进等采择民间妇女一千名,用来充实后宫。景进等人借此胡作非为,活像一群土匪大干坏事,军人妻子女儿为此而逃逸者多达几千人之多。当李存勖返回洛阳时,景进用车装载着一千名邺都美女跟随,一路上前后相连,男女混杂无别,乱七八糟。
更坏事的是,李存勖用伶官景进做耳目,到处采访消息。每逢景进上殿奏事,左右侍从都须回避。景进实际上是个特务头子,内外官员都畏惧伶官,于是争相依附,连一些重臣也毕恭毕敬叫他“八哥”。由于重用宦官、伶人等奸佞当权,功臣宿将们横遭猜忌,接连被冤杀。郭崇韬原是灭梁的功臣,由于随军的宦官们没捞到好处,便造谣说郭崇韬聚财谋反,结果被刘皇后派人所杀,李存勖竟无动于衷。李存勖还听信伶人景进的谗言,冤杀了功臣朱友谦一家。这些伶官是艺人的败类,把后唐的政治搞的更加乌烟瘴气,加速了后唐的崩溃。

新编大型话剧《李亚子》剧照
在郭崇韬、朱友谦死后,朝中将臣陷入人人自危的境地,尤其是将校军士生活日益困顿,妻子儿女不得温饱,甚至不得不到郊外挖掘草根充饥,将士们怨气更大。当时,平定四川有功的大将康延寿打着为郭崇韬和朱友谦复仇的旗号造反,四川大乱。同光四年(926)二月,镇守瓦桥关的魏博镇将士戍守期已满,回镇途中经过贝州时,李存勖突然下令不准回乡,就地驻守。在这种情况下,加上四川战乱,人心浮动。一个小兵皇甫晖因夜赌不胜,在夜间一声呼喊,就像点燃了一堆火,叛乱者四下响应哗变,造反之火便熊熊燃烧起来。正如欧阳修所言的那样:“一夫夜呼,乱者四应”,这时的李存勖也到了生死关头。
同光四年(926),久受李存勖猜忌的李克用养子李嗣源,被形势所迫与叛兵合流,举兵反攻打进洛阳。这时的唐庄宗李存勖众叛亲离,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低三下四求士卒护驾,许诺重赏,士卒们却说:“陛下赏赐太晚了,我们不感激圣恩!”乱军之中李存勖被流箭射中,不久便气绝身亡。众人都逃散了,只有一个伶人拣了些丢弃的破烂乐器放在李存勖身上,点火焚尸,宠信伶人的李存勖也只是得到这么一个下场。
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给李存勖的一生作了个小结:当他强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一个能与他争雄。到他衰败时,几十个优伶来困扰他,却使他丧命亡国,被天下人所讥笑。欧阳修深刻地指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祸患常常是在细微的小事上积聚起来的,聪明勇敢又往往在沉湎嗜好中受到困厄。
后唐庄宗李存勖继承父亲李克用的遗志,以勇武多谋而征战河北东西,平定中原南北,灭后梁建后唐,终于实现了“三枝箭”的复仇愿望。然而,他在灭梁后忘乎所以,没能吸取腐败的梁政权灭亡的教训,相反变本加厉重用宦官、伶人、敛臣以满足自己的享受,把后唐搞的比后梁更加腐败。奢侈荒淫致使将士百姓怨声载道,最终激起兵变,招致了杀生亡国的大祸。李存勖“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教训值得引以为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