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姬自荐图》·当代画家邹莉
(图源网络)
樊姬识人•红板仓粮·仕路澄清
——微博碎录(255)
樊姬识人
8月22日
11:36
春秋时楚庄王夫人樊姬,对何为贤臣有一说法:“知而不进,是不忠也;不知,是不智也,安得为贤?”说的是作为贤臣,要向君王推荐贤才。知道有贤才而不推荐,是对国家不忠;不知道谁是贤才,则是缺乏智慧。樊姬此说反映了春秋时期“贵士”风气,大纷争,大变革的大势,导致各国重视人才的强国谋略出现。
乘舟晓谕
8月24日
10:42
康熙以自己三次南巡在江风大作时乘船的不同感受,晓谕武殿试的阅卷官:“年少则血气强,年老则血气衰”。他进而指出,将军、提督、总兵年轻时屡立战功而不胆怯,但随着年龄不断增高,若再率兵打仗,就不可能像年轻时那样奋勇效命了。康熙作为有识之君,充分流露出企盼培育年轻战将以备后继的迫切心情。
红板仓粮
8月26日
11:01
明朝太学建成,有几千名太学士。有些太学生携带眷属在京,没有薪俸,无法养家。马皇后得知此事后建议:按月发给口粮,元璋接受了,专门设立“红板仓”,存储粮食,发给太学生。此后,“月粮”成为明代学校的一项制度。可见,明朝初期朱元璋对士人还是优容的,设立“红板仓”解人才后顾之忧。
赵普荐贤
8月28日
10:26
宋太祖时,宰相赵普接连三天荐举一人做官,惹得太祖非常愤怒,将赵普的奏折撕碎掷地。然而,赵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这才醒悟,终于予以任用。赵普为相初期,为举荐辅国英才,即使在掌握生杀大权的君王面前,也敢于直言,坚持己见,这种不搞迎合的精神实属可贵。
舍短取长
8月29日
11:34
唐太宗说过:“人才有长短,不必兼通”,又说:“舍短取长,然后为美”。“他将用人比作巧匠修房子,直木为辕,曲木为轮,长木为栋梁,短木为栱桷,“曲直长短,各有所施”。由此讲到用人,“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勇怯。兼而用之”。这就是“明主无弃士”的道理。
仕路澄清
8月30日
11:19
宋英宗为选才,考虑到各区域大小不一,给各地下达数量指标。可在执行中,一些官吏害怕完不成指标要大加处罚,结果不得不滥竽充数。不少庸碌之辈、奸邪之徒趁机托人情、走关系,甚至贿赂官吏,使得当官的愿望如愿以偿,真正的人才却被埋没。可见,选才必须“材品辨别,仕路澄清”,务在得人,不下指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