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浦江客
浦江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28,252
  • 关注人气:61,6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闺阁私密·陶家何在·元曲奇采

(2019-09-17 08:37:00)
标签:

文化

历史

读书

随笔

文学

分类: 随笔杂谈
闺阁私密·陶家何在·元曲奇采
清代宫廷画家焦秉贞绘《仕女图》  (图源网络)


闺阁私密•陶家何在•元曲奇采
——随读随记之十九


闺阁私密

       书架上有《女史》一书。明朝秦淮寓客编,今人译注,以白话文为主,附有文言原本。
       《女史》是我国历史上记录女性生活的规模最宏大的专著,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如唐代人编著的《女论语》、《女孝经》、《教坊记》等女子教育课本尽在其中。书中各卷用素描笔墨向今人勾勒出一幅最翔实的古代女性生活图画,被称为古代闺阁私密的真实记录。
    书中前言道:大凡世间女子,都会在三种宿命之中轮回。一等女子身居红楼,享尽世间荣华富贵;二等女子悠游绿窗,安心做个小家碧玉;三等女子坠入青楼,红牙小板,浅斟低唱,最终落得个香消玉殒。其实,无论哪等女子,都是锁在深闺之中,她们的不甘和抗争以及对幸福的追求与向往,至今拨人心弦。


板桥诗话

       郑板桥天生奇才,性格旷达,不拘小节,愤世嫉俗,民间有很多郑板桥对达官贵人嘲弄戏谑的传说。
       一说郑板桥任潍县县令时,将当地一个横行霸道的纨绔子弟抓了起来,准备按律处置。一日,郑板桥的同科进士前来说情,望他能够网开一面,高抬贵手。郑板桥随即吟了首《却情诗》:“同窗数载结友情,为官不能乱同情。老郑身为七品官,不为升官只为清。”碰了一鼻子灰的进士只好告辞不敢再来说情了。
       郑板桥做官时间不长,两任县令,一在范县,再在潍县。据史载,郑板桥“知范县,爱民如子。绝苞苴,无留牍。”爱老百姓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拒绝别人的馈赠和贿赂,处理政务勤敏,公文案卷不积压。郑板桥“调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贷,或阻之,燮曰:‘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秋又歉,捐廉代输,去之日,悉取券焚之。潍人戴德,为立祠。”
       郑板桥的性格举止,最终结束了他的宦海生涯。由于他触犯了土豪劣绅的经济利益,结果被诬告而丢官,但他的罢官反而让其形象光耀人间。


陶家何在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今年国庆过后,就是重阳节了。重阳赏菊,饮菊花酒,自战国萌芽,从两汉起已沿袭成俗。重阳登高饮酒,赋诗咏怀乃文人风雅之事。
       陶渊明辞官隐居,重阳节无酒,空对菊花惆怅。江州刺史王弘派白衣使者送酒,古往今来传为佳话。由此,王勃留诗:“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有博主叹曰:重阳有酒,不可无菊,奈何都会之地,已无率土之滨?钢筋水泥之下,安有疏篱手植?
       感叹之余,亦叹曰:重阳节赏菊,古时节前节后,庭前篱畔,时时处处可为观赏场所和时机。如今只能观赏一些盆栽的花了。佳菊何处觅,开花难观赏;孤韵自无伴,香净暗悲伤。


元曲奇采

       在中国,元曲也是一代里程碑式的诗体,但其阅读率比唐诗、宋词要低得多。一般读书人阅读、背诵、钻研古典诗词,多为唐诗宋词,很少有欣赏元曲的。其实,元曲在中国韵文中的地位,与唐诗、宋词一样,同为三个文学高峰、三份丰厚的文化遗产。
       至于元曲何以“淡”的缘故,大概以下两条吧。一是“时”也,唐代国运昌盛,文学繁荣,帝王与公卿百官咸以吟咏诗歌为风尚。宋代国势衰弱,外患频仍,但文风兴盛,士大夫无不能诗词,豪放婉约,流派纷呈。元代政权不稳,文学艺术也受到一定影响,故元曲数量少于唐诗宋词,质量也略显单薄。二是“人”也,元曲少有专门创作家,其创作集团多为官宦阶级与杂剧作家,他们只将散曲作为业余制作或附带创作,少有散曲个人专集出版。
       然而,元代毕竟是我国散曲发展的黄金时代,元曲借着新的音乐,打破了已趋于赋化的词的形式,其中有一丝解放与自由的意念。风格多样,流派竞起,不拘一格,蔚为奇采。元代涌现的以关汉卿、马致远、张可久、乔吉等为代表的散曲作家,至今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不仅是他的绝唱,也算是元曲的绝唱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