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竹炉诗画·赋诗言志·诗祸花尨

(2019-09-03 08:38:03)
标签:

历史

文化

读书

随笔

微博

分类: 微博碎录
竹炉诗画·赋诗言志·诗祸花尨
《竹炉山房图轴》局部(明•沈贞)  (图源网络)


竹炉诗画•赋诗言志•诗祸花尨
——微博碎录(252)


从吾所好

6月11日 23:36 
       “安贫乐道”是文人恪守的传统,“君子固穷”也是文人的选择。杜甫一生挣扎在穷困里,曹雪芹写《红楼梦》是在京郊陋室青灯中。故李白说:“万言不值一杯水”,鲁迅也说过借文字谋生大多饿死的怨言。当然,也有靠写书赚钱的作家,但必须同时经商才行。作为绝大多数文人,还是“若不可求,从吾所好”吧。


诗祸花尨

6月14日 10:58 
       高启,明初最有才华的诗人,被朱元璋看中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然而,高启却借口坚辞归隐,引发朱元璋不快。此后,高启一首题宫女画的小诗被朱认为是暗讽皇帝后宫的“中尨之言”,高启为好友魏观扩建府第写上梁文又被朱认定图谋不轨,并以此为籍口将高启腰斩。明初写诗引祸,故后人称之为“诗祸花尨”。


花黄对调

6月19日 22:19
       古代科举考试前,常有童谣传播。明洪武十八年乙丑会试,南京流传童谣:“花练黄,黄练花”,时人莫解。后来的事实是:当初读卷考官拟最年轻的花纶第一,年龄稍大的黄子澄第三。然而到了皇帝手中,不知何故却将花纶与黄子澄次序对调。此种结果纯属巧合呢,还是事出有因?是否与朱元璋不放心年轻人有关。


竹炉诗画

6月25日 18:43 
       建文四年,大画家王绂在惠山听松庵画了一幅竹炉图,当时他和许多名士都有题咏。六十年后,竹炉图几经转赠并陆续有名士复图三幅。乾隆年间,这四幅竹炉图不慎焚毁。乾隆得知后,亲自画了一幅竹炉图并让皇六子等人补画了三幅图,由惠山寺庙收藏。于是,听松庵胜迹顿复旧观。古人雅兴如此,令人肃然起敬。


赋诗言志

6月29日 20:37 
       明朝首辅杨士奇才十四五岁时,曾与同伴陈孟洁找同乡先辈刘伯川预测前程。刘伯川让二人赋诗言志后进行了评说:陈孟洁“十年勤苦”为博“红楼一看”,将来是风流进士;杨士奇前途远大,可惜我看不见了。在刘伯川死后,杨陈二人都中了进士,而杨士奇果然入阁官为少傅。看相不足信,但赋诗言志还是可信的。


千字文诗

6月30日 21:00 
       江西巡抚韩雍喜欢对秀才谈论《诗经》《尚书》,但秀才瞧不起他,说他是“千字文秀才”。韩雍听说后召集秀才考试,以“律吕调阳”、“闰余成岁”为诗题。秀才们这下傻眼了,如坐云雾。韩雍教训说:各位怎么连《千字文》都不知道?”众秀才又羞愧又佩服。韩雍教训秀才,不用权势而用学识,确是高明之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