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金溪县浒湾镇刻书铺遗址
(图源网络)
书铺街人·不忘沟壑·晚年自悔
——微博碎录(213)
不忘沟壑
10月18日
22:10
清初大学者高愈,是明朝东林党领袖高攀龙兄长之孙。他少年读攀龙遗书即有向学之志,壮年守静不苟,晚岁清窭至极。他说道:“士求自立,当自不忘沟壑始。”不忘沟壑,出自《孟子》“志士不忘在沟壑“。这句话留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人生要有为正义献身的思想准备,二是人富贵以后要不忘过去贫贱日子。
有篇有句
10月21日
21:30
袁枚对好诗与好句的关系,即全篇与诗眼的关系阐述得很到位。诗有好篇而无好句,即使全篇浑厚清老,一气浑成,却无好句令人传诵。诗有好句而无全篇,通篇显得不对称,也难入优秀诗人之列。原因在于“二者一欠天分,一欠功夫”,“有篇有句,方称名手”。不过,诗在实际流传中,好句往往比全篇容易传诵。
晚年自悔
10月25日
22:37
中国朝代交替之际,往往是文人最纠结之时。赵孟頫是宋朝皇室后裔,却在元朝中央核心机构任职,官居一品。赵孟頫由于他的血统,更因为他的才华,注定他活得很不平静。后世许多人攻讦赵孟頫“失节”,他本人心理也非常矛盾复杂。其有诗“同学故人今已稀,重嗟出处寸心违”句,可见晚年亦不免于自悔。
赵孟頫小楷《漢汲黯传》
博观约取
10月29日
20:58
康乾年间的布衣文人吴颖芳,博学多闻。他认为近人不如古人,理由是古人的诗词创作,仅仅是读书积累所蓄之一二,其胸中所贮,渊乎其莫测也。元明以后,文人以十分之学,作十分之诗,无余蕴矣。如苏东坡所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道理一样,只有长时间有准备的知识积累,才能在创作中施展才华。
书铺街人
10月31日
21:59
江西金溪县浒湾镇,是清代四大刻书基地之一。当时,浒湾先后有90多家书坊从事雕版印刷与发行。工匠们书印的多了,文化水平也随之提高,又促进了文人创作水平的提高。据说汤显祖写《牡丹亭》就得到过书铺街人的启示,有一书街工匠建议杜丽娘死后还阳,使汤显祖茅塞顿开,原剧改成了《还魂记》畅销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