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本《本草纲目》图片
(图源网络)
纸能入药·将军诗人·淡有思致
——微博碎录(211)
诗风传承
8月5日
21:56
诗人创作风格皆有传承。袁枚举例说,温庭筠、李商隐之秾丽,得益于《风》;李白、杜甫之有力,得益于《雅》;韩愈、孟浩然之奇崛,得益于《颂》;李贺、卢仝之险怪,得益于《楚辞》;元稹、白居易擅长七古长篇,得益于初唐四杰,而四杰又得益于汉乐府。诗风并非无源之水,传承又创新才是诗歌发展之道。
八股衰诗
8月13日
18:18
明成化、弘治年间确立八股应试,于是冷淡了诗文。李东阳说其丈人岳正:“蒙翁才甚高,为文章俯视一世,独不屑为诗。云:‘做诗既要平仄,又要对偶,安得许多工夫?’”不屑为诗之故,乃“以经济自许,天下亦以此望之。”看来,不肯为诗文,跟帝王对文人的态度有关,也跟现实利益有关。由此,诗文衰矣。
淡有思致
10月4日
21:46
袁枚先生有一段颇具辩证思想的论述:“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于朴;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平淡,是诗作的一种风格。平淡并非平庸而淡而无味,而是需要“平淡有思致”。陶潜、谢眺的诗就是“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钱钟书推崇梅尧臣的诗“时于浑朴中出苕秀”,即在浑朴中含新意。
翁照好谦
10月6日
23:06
翁照,字朗夫,清初著名诗人。雍正乙卯年以博学鸿词被荐,他谢诗云:“此身得遇裴中令,不向香山老一生。”一时广为传诵。翁照平生有谦逊的癖好,拜起不绝。年近八十,还“熏衣饰貌,寸髭不留”。袁枚回忆他第一次与翁照见面,知道他多礼节,便先跪叩头,多时不起来。袁枚自嘲说:“今日谦过朗夫矣”。
将军诗人
10月7日
22:08
古代名将工于诗词的不在少数,袁枚就记录了清朝两位名将的诗作。岳钟琪,以平定西藏和大金川乱事扬名。他作题壁诗“只因未了尘寰事,又作封侯梦一场”,题诗甚佳,字亦奇古。明瑞,以征缅甸有功并殉职于缅甸而著名。将军有诗曰:“寒分百战袍,渴共一刀血”,为一时之名句。他们的诗作皆可见军人风度。
岳钟琪画像
纸能入药
10月8日
21:24
纸能入药,《本草纲目》详细罗列有楮纸、竹纸、藤纸、草纸、麻纸、纸钱的药用功效,大体是将纸烧成灰,或内服,或外敷,用于止血。因为古代造纸,蜀人用麻,闽人用嫩竹,北方人用桑皮,剡溪人用藤,沿海一带人用苔,浙江人用麦茎、稻秆,吴人用蚕茧,楚地人用楮来造纸,纸张的原料皆来自可食的植物等。
金陵本《本草纲目》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