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魏巨贪为何敢当堂奚落皇帝

(2018-07-26 08:45:55)
标签:

历史

文化

读书

随笔

五代史

分类: 窥史议政
东魏巨贪为何敢当堂奚落皇帝
东魏权臣、北齐神武帝高欢画像  (图源网络)


东魏巨贪为何敢当堂奚落皇帝

 
       《北齐书·尉景传》有一段记载,读来好笑又诧异。
       永熙三年(534)十月,东魏权臣高欢废孝武帝,另立孝静帝。虽然只是相国身份,但实际上掌握了东魏的军政大权。在其子孙建立北齐政权后,高欢被谥为“神武皇帝”,庙号“高祖”。就是这个握有生杀大权的无冕之皇,竟然被手下一名刺史当堂奚落。
       一天,高欢与群臣议事,麾下大将厍狄干向他请求要担任御史中尉。当时,御史中尉由御史中丞改置,战时体制中的御史中尉带有军中执法性质以监察武官。高欢不解地问他:“你为什么屈尊要求担任这个官职呢?”厍狄干性格梗直,直言不讳的答道:“想捉拿像尉景这样的贪官!”此时,那个叫尉景的冀州刺史就在现场。
       尉景的妻子常山君,是高欢的妹妹。因为是高欢的亲戚,所以每有军事行动,他与厍狄干经常被委以重任。尉景打仗屡有败绩,但每次打仗却“不能忘怀财利”,是一个十足的大贪官。虽然经常受到高欢训斥,但他不以为然,我行我素。
       这时,令人诧异的一幕发生了。高欢听了厍狄干的话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大笑起来。他随即命令俳优石董桶戏谑尉景。俳优,是古代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人,石董桶是当时伴随皇驾的著名俳优。石董桶马上去剥尉景的衣服,尉景自然不依,石董桶便说道:“您剥百姓,我为啥不能剥您呢?”众大臣看了哄堂大笑。于是,高欢告诫尉景说:“以后不要再有贪心了。”
       没想到,尉景竟然对高欢说:“与您比较一下,我们谁得到的多,我只从百姓身上取一些,您却从天子身上夺取调捐。”受到手下大臣当堂奚落后,高欢不仅没有发怒,反而听了只是笑而不答。(史书原话:神武诫景曰:“可以无贪也。”景曰:“与尔计生活孰多,我止人上取,尔割天子调。”神武笑不答。)
       据史载,神武帝高欢与尉景关系很不一般,君臣二人不仅是姻亲,而且私交甚密。神武帝出生而他的母亲韩氏去世,就被放在同胞姐姐镇狱队尉景的家里抚养。高欢的长子高澄(文襄帝)幼年时,看到尉景有一匹果下马,甚是喜欢,便向尉景讨要。尉景不但不给,而且发了一通言论,说道:“土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一匹马也不让我养,却来索要。”这番分明带有威胁性质的话语,神武帝高欢听后不仅不生气,而且当着尉景和常山君的面责备并杖击儿子。常山君抽泣着为儿子求情。尉景却不高兴地说:“这小儿太放纵了,你还偏袒他,为什么要干啼湿哭地不让打呀?!”
       另据史载,高澄于天平三年(536)入朝辅政时,尉景历任太保、太傅,后因匿藏逃人受囚拘。神武帝听说后为他掉泪,并亲自进宫向高澄游说:“我如果没有尉景,就没有今天的好时光。”多次请求后,高澄才同意不杀尉景。尉景因此贬黜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神武帝去拜访他,他躺在床上不动,大喊:“杀我的时候到了!”常山君对神武帝说:“老人离死期不远了,为什么还要给以折磨。”又说:“我舀水来帮你洗手。”尉景伸出手,神武帝抚摸着尉景的手,甚至弯曲了膝盖。以上这两件事,可见尉景地位的不一般。
       尉景放肆如此,而高欢却只好容忍之,除了姻亲和私交甚密之外,更因为是高欢执政初期优容漠视现象的突出表现。高欢之所以无法下决心惩贪,与他起家倚赖六镇流民之力有关。


东魏巨贪为何敢当堂奚落皇帝
山西太原天龙山高欢避暑宫遗址


       建立东魏的高欢,本是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北)的一名小军官。他起家的依靠力量,主要是怀朔镇的中下级军官和六镇流民。这些人除了他的岳父娄家亲戚外,还有怀朔镇户曹史孙腾、外兵史侯景等人,他们组成了一个怀朔豪强集团,也就是东魏新的勋贵集团。
       所谓“勋贵”,指的是功臣权贵。由于这些人帮助高欢夺取了政权,高欢又要获得他们的支持,所以他总是竭力纵容他们,满足他们的要求。如孙腾,其官至东魏尚书左仆射、太傅,依杖权势“纳贿不知纪极,官赠非财不行,肴藏银器,盗为家物,亲狎小人,专为聚敛。”不仅受贿而且还盗用国家财物,猖狂之极。高氏父子身边之人更是肆无忌惮地贪污纳贿,“受纳金帛,不可胜纪”。官员受贿、聚敛、放债及盗用国家财物情况均有,可见吏治之腐败。
       面对败坏的吏治,高欢心里清清楚楚,但出于稳定自己政权的目的,他采取了优容勋贵,不加追究的策略。天平末年(537),东魏行台郎中杜弼力劝高欢清除“内贼”,治理惩处那些贪污不法者。高欢问他:“内贼是谁?”杜弼答道:“诸勋贵掠夺万民者皆是。”高欢没有回答,命令士兵举刀拉弓站成夹道,让杜弼从亮晃晃的刀丛中穿过去。杜弼见此吓的心惊胆战,汗流浃背。于是,高欢说了这么一通道理:刀剑没有碰到你,你且“顿丧魂胆”,那些勋贵诸人“身触锋刃,百死一生“,更是不容易啦。所以我要“纵其贪鄙,所取处大,不可同之循常例也。”
       神武皇帝挖空心思,自编自导了这么一场戏,无非是告诫杜弼:贪污是小事,对付西魏和南梁是大事。对于前线作战的勋贵们,只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以换取他们的支持。其实,纵观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历朝历代统治者无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为夺取江山,稳定政权,尤其在建国初期对亲属勋贵们的贪污行为眼开眼闭,优容漠视,使得勋贵们为所欲为,公开贪污聚敛,成为国家可怕的内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