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浦江客
浦江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28,252
  • 关注人气:61,6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台山有怎样的乌托邦传说

(2018-03-09 08:33:34)
标签:

文化

历史

旅游

文学

随笔

分类: 读书杂谭

 天台山有怎样的乌托邦传说

刘阮遇仙图  (图源网络) 

 

天台山有怎样的乌托邦传说 

 

       冬日之天台山,依旧是绿意葱茏,信步山道,心旷神怡。郁达夫曾说过,天台山右手是不断的越中诸山,左手是清绝的曹娥江水,真是江南的大佳丽地。记得他还说了当地的一首山歌:“山到天台难识面,我非刘阮也牵情。”山歌虽“土”,倒是唱出了天台山的真蕴。

       “山到天台难识面”,唱的是天台山的景色。走在琼台仙谷山路上,但见两旁山崖对峙,峥嵘峻峭,奇峰纷呈,怪石错列,游人无不陶醉在天台山的奇山秀水之中。天台山自古以来有“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胜三十景,究竟共有多少景,数来数去数不清”之说,而琼台仙谷景区是天台山风景菁华所在,因坑中矗百丈崖而得名。

       徐霞客当年游览天台山主要线路就在琼台仙谷景区。他写道:“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几不欲卧。” 在寻找“琼台”“双阙”途中,“循深潭而行,潭水澄碧,飞泉自上来注,为鸣玉涧。涧随山转,人随涧行。两旁山皆石骨,攒峦夹翠,涉目成赏,大抵胜在寒、明两岩间。涧穷路绝,一瀑从山坳泻下,势甚纵横。”我们登山而行,山弯水转,碧水粼粼,两旁山崖犹如一张张绣屏,步移形换,呈现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图画。当地山歌所唱的:“山到天台难识面”,说得就是这种登山观景的感觉。

       “我非刘阮也牵情”,唱的则是一曲美丽的传说。据晋代干宝《搜神记》之说,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农民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路,饿了十三天。他们遥望山上有桃树,果子已经熟了,就攀援藤葛爬到桃树下,以桃充饥。他们见有新鲜的芜菁叶子从山腹中流出,又见有一只碗随流而下,碗中有胡麻饭。他俩高兴地说:“此近人矣”,便逆流而行出一大溪,见溪边有两个美丽的女子,笑着对他们说:“刘阮二郎,还我们的碗来。”她们好像见到多年未见的郎君一样,热情地说:“你们为何这么晚回来?”于是,邀请二郎回家。但见“南东二璧,各有绛罗帐,帐角悬铃,上有金银交错。各有数侍婢使令。其馔有胡麻饭、山羊脯、牛肉,甚美。”两对夫妻“酒酣作乐,夜后各就一帐宿,婉态殊绝。”半年后,刘、阮思乡求归,返家一看竟已历七世过去几百年了,两人再度入山返回采药处,却寻找妻子再也不遇。

       这个传说经后代不断加工整理,刘晨、阮肇入山遇仙结为夫妇的故事,已无怪异色彩,而是洋溢着浓厚的人情味了。叙述细致动人、委婉入情,特别是仙女们的音容笑貌显得逼真动人。长期以来,这一故事广为流传,已成了后来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典故,常称去而复来的人为“前度刘郎”。

       与东晋时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样,刘阮入天台的故事也以虚构的传说来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它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乱、悠然自得的世外桃源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群雄割据、战争仍频、充满罪恶和艰难困苦的现实世界的厌恶和鄙弃。同时,刘阮的故事比桃花源更为世俗,烟火气更为浓郁,通过人仙相恋的神奇故事,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渴求。故事虽幻似真,虽虚似实,用艺术手法展示了一幅古代东方“乌托邦”的美好图景。

       明代文人邹迪光游览天台山撰文说:“又五里,过青溪,从护国寺右转二里,为桃源,是刘、阮遇仙之地。昔刘、阮入山采药,逢双鬟于溪口,笑迎以入,留半截而去,而子孙已七世矣。后人追述其事,即山而凿石开道,环以桃花,谓涧为‘鸣玉’,谓峰为‘双女’,谓溪为‘惆怅’。夫鸣玉者,佩环也;双女者,双鬟也;惆怅者,惜别也。无非为仙女仙郎写此风流胜事也。令其地壁坞深奥,隙崖曲折,若房若拢,葳蕤深锁,似人间非人间,独无胡麻流出耳。”郁达夫在天台山与友人谐谑道:“明儿我们俩要扮作刘晨阮肇,合唱一出上天台了,你怕也不怕?”

       文人们对天台山美景的陶醉,对刘阮二郎奇遇的羡慕,无非是反映了人们对大好河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已。今天,我们无缘当年刘阮的幸遇,但游览天台山至少可以牵动一点“人意山光”之性情吧。

 

 

 天台山有怎样的乌托邦传说

天台山景色  (图源自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