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动迁领域硕鼠猖獗的“黑洞”何在

(2014-09-01 08:34:56)
标签:

时评

财经

杂谈

动拆迁

反腐倡廉

分类: 阅报随话

动迁领域硕鼠猖獗的“黑洞”何在
“自由裁量权”之下有黄金·漫画  (图源网络)

 

动迁领域硕鼠猖獗的“黑洞”何在

——阅报随话(182)

 

    动拆迁,对城市发展而言,意味着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意味着大量资金投入。同样,动拆迁,对被拆迁户而言,意味着居住环境的改善,也意味着巨额资金补偿。故而,在重金的诱惑之下,动拆迁领域成为了职务犯罪“硕鼠”猖獗的重灾区。

    据报道,近年来上海动拆迁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中,不仅呈现出犯罪手法、涉案种类多样的特点,而且犯罪主体身份多元。该领域挖出的“硕鼠”,既有负责城镇建设的党政领导,也有主管动拆迁的乡镇、街道领导,还有农村、社区等基层组织负责人。这些“硕鼠”中动拆迁一线工作人员较多,他们虽然职位不高,但权力不小,犯罪数额往往较大,从数万元到数百万元不等。如某区一位拆迁公司业务科长,贪污165万余元、诈骗360万元。同样的案例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北京市检察机关在2000年至2010年共查办涉及拆迁领域职务犯罪案件41件,以旧城区直管公房拆迁中的“猫腻”最多,窝案、串案占到了三分之一,最大的一个窝案涉案人员达16人之多。动拆迁领域的职务犯罪时有发生,已成为检方高度防控的领域。

    这些“硕鼠”为何如此猖獗?动拆迁领域职务犯罪的“黑洞”何在?

    一在“人员”。动拆迁工作的人员组成复杂,很多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大半是初高中文化,年龄五十岁左右,他们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专业知识比较缺乏。同时,动拆迁小组几乎都是临时组成的工作组织,流动性大,临时观念强,难以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对工作人员进行监管。加上部分负责动拆迁工作监督管理的干部责任心不强,不善监督、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也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监管空白,给犯罪分子留下了钻漏洞的空间。

    二在“法规”。从法律层面上来看,我国并未制定单行法来规范集体土地的征地拆迁工作,虽然相关法规有少许的规定,但是仍留有大部分的法律空白。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征地拆迁工作没有规范性文件可以做依据,更多的只能是依靠地区经验和习惯做法。从政策角度看,虽然各地政府都出台了征地拆迁标准,但标准滞后,随意性大,标准不统一,无法满足征地拆迁工作的实际需求。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不完善,也造成一些工作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和模糊的弹性空间从中获利的空间。

    三在“管理”。从各地动拆迁工作来看,征地拆迁的操作程序普遍不严谨,管理缺位。临时设立的征地拆迁办事机构缺乏长效的工作机制,对征地拆迁中的土地房屋勘查丈量、套用补偿标准、补偿款的发放等关键环节缺乏规范的操作流程;拆迁补偿资料固定、归档工作不规范,管理混乱,造成有关人员轻易伪造纂改拆迁补偿资料。工作随意性大,有些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和征地拆迁操作程序去开展工作,工作程序不规范,工作透明度不高,随意性大,甚至出现其个别领导说了算。

    四在“制度”。动拆迁工作操作制度性建设普遍缺乏,表现为:一是公开性不强。虽然各地都在要求对征地拆迁补偿必须进行公示,但由于制度规定上的漏洞,许多征地拆迁项目并没有做到完全公之于众,公示流于形式。由于很多地方的拆迁工作过程不公开、不透明,群众无法参与到监督工作中,为不法分子搞暗箱操作进行权钱交易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二是缺乏透明的制度。由于缺乏规范的征地拆迁工作流程,特别是在一些关键环节,缺乏公开、公正、透明的制度,暗箱操作屡禁不止。三是监督不到位。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管理机构有着明确的制度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城建、国土等部门几乎都没有对拆迁工作的进行实际的监督。在整个征地拆迁过程中,事前缺乏对机构和人员的监督,事中缺乏对工作程序的监督,事后无法对工作内容进行监督,征地拆迁几乎在真空中运行,最终导致监管缺位。

 

 动迁领域硕鼠猖獗的“黑洞”何在

若要此处过,留下买路钱·漫画

 

    以上的原因,造成了动拆迁工作最大的一个“黑洞”——“自由裁量权”。入户调查评估是按照房屋产权证的面积、测绘出的拆迁用地面积综合评定核算拆迁补偿费用的过程。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负责调查评估的人员在调查评估中有较大的业务“自由裁量权”。于是,一些拆迁人员利用该权力进行索贿受贿。有的评估员通过前期预算普查和测量,给被拆迁人多核算;有的在入户调查与评估中,故意不去监督;有的在测绘过程中,故意超出测量误差率或故意加大测量数据;有的甚至与被拆迁人合伙,商议加大评估补偿数额。评估工作对被拆迁人获得拆迁补偿的数额起决定作用,评估公司在评估时有一定的可控范围,加之市场价格变化快、相关规定不甚严格,因此增大了评估人员利用“自由裁量权”谋利的机会。如上海某拆迁公司人员给拆迁户谋取额外安置补偿款,进而收受拆迁户贿赂50余万元。据北京检察部门有关数据,动拆迁领域出现的调查评估环节的职务犯罪,要占涉案环节的13.3%。

    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造成动拆迁领域“黑洞”深深、“硕鼠”多多的根本原因,是各地政府行政命令式的“动拆迁政绩观”。众所周知,动拆迁工作是“天下第一难事”,征地拆迁工作时间紧、压力大、任务繁重。上级部门不得不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对下达的征地拆迁任务规定了完成时间。这种命令式层层分解指标的工作要求,使拆迁工作单位和人员背负着很大的压力,为了尽快完成拆迁任务,部分工作人员往往抱着“赶进度、完任务”的心态,揣着明白装糊涂,不认真审核拆迁资料,甚至滥用职权,采用虚增拆迁面积土地面积,虚增补偿款等违规方法,来满足被征拆户的无理要求,达到被征拆户自愿拆迁的目的,从而也造成了动拆迁工作人员贪赃枉法的空间。

    动拆迁领域职务犯罪的危害后果是多元的。一旦有人通过非法手段从动拆迁工作中获取了非法利益,便容易在群众中形成不良导向,引发更多犯罪。同时,征地拆迁工作直接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一旦发生职务犯罪,不仅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侵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而且容易导致群众的强烈不满,激发社会矛盾,引发上访等群众事件,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破坏社会和谐稳定。所以,动拆迁领域的“硕鼠”必须清除,引发动拆迁领域职务犯罪的“黑洞”必须填补,各地政府不正确的“动拆迁政绩观”必须改正。




博文推荐链接

动迁领域硕鼠猖獗的黑洞何在  (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草根声音”栏目)

动迁领域硕鼠猖獗的“黑洞”何在

动迁领域硕鼠猖獗的“黑洞”何在  (博客日报首页“建言献策”栏目)

动迁领域硕鼠猖獗的“黑洞”何在  (光明博客首页头版头条)

动迁领域硕鼠猖獗的“黑洞”何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