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猫警长”能管住河道污染吗

(2014-06-09 08:25:12)
标签:

时评

民生

健康

财经

杂谈

分类: 阅报随话

“黑猫警长”能管住河道污染吗
台州、黄岩两级公安民警在黄岩西城辖区河道进行联合巡查  (图源网络)

 

“黑猫警长”能管住河道污染吗

——阅报随话(175)

 

    近日,看了央视《新闻周刊》一档节目,讲的是河道污染专题,令人触目惊心且忧虑重重。节目中,主持人白岩松谈到了“河道警长”这个新名词,白岩松将他们戏称为“黑猫警长”。

    何谓“河道警长”?长话短说吧,这先要说说“河长制”。为促进我国区域生态环境修复与流域水环境治理,目前,江苏、云南、河北、安徽、湖北、四川、黑龙江等十多个省实行了“河长制”。这是我国在淮河、海河、滇池、巢湖、松花江等重点污染治理流域探索水污染防治领导责任制的一种新模式。与“河长制”相配套的就叫做“河道警长制”。这是公安机关为配合“河长制”实施的一项新措施,以充分发挥公安职能优势,强化对水环境污染犯罪的打击与监管,为一方碧水保驾护航。

    “河长制”也罢,“河道警长制”也好,其实就是治理河道污染的一种领导责任制。“河长制”作为河道治理“一票否决”的政绩考核办法,有利于实施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要求,最大程度整合政府执行力,以实现河道治理总体目标和基本措施,建立上下游共同治理、标本兼治的联动机制。各地的实践表明,“河长制”是符合当前我国流域治理现状、适应城乡行政管理体制的有效举措之一。然而,“河道警长制”的建立是否必要和合理,却是一个值得商榷和研讨的问题。

    “河道警长”在干些什么呢?据报道介绍,其一,作为“责任人”,根据境内所有大小河流、溪、坑划分市、乡镇、村级“河道警长”管辖范围,担当起辖区打击河道污染违法犯罪行为的第一责任人。其二,作为“调研员”和“组织员”,排摸管辖区域河道污染情况,参与并指导制订治水方案。其三,作为“办事员”,要依法严惩各类污染水环境的违法犯罪活动。其四,作为“督导员”和“宣传员”,督促村“两委”、村民、企业实施治水项目,宣讲治水政策法规。

    那么,河道警长实施至今,作用发挥得如何呢?据各地报道情况来看,河道警长制应该是有效的,他们让人看到了河水治理方面的希望。据白岩松介绍,浙江温州今年1到4月,河道警长发威,温州警方破获水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07起,刑拘197人,逮捕109人!如温州桐社河的河道警长在今年4月初的一次巡查中发现有工厂在偷排工业污水,他们就联合环保部门进行突击检查。由于偷排企业很狡猾地应付检查,河道警长发挥警察优势,先派便衣进行前期暗访,掌握确凿情况后再由民警和环保人员突击检查,这下这家企业逃不掉了。河河道警长现场控制了犯罪嫌疑人,目前这起案件已经移送检察院进行处理。

    坦率讲,“河道警长”走上河道污染治理第一线是被“逼”出来的。我国河道污染状况早已见诸报端,中国严重污染的七大河流89%的饮用水不合格。按白岩松所说:“全国大多数城市的河道都已进入劣五类水的状态,不要说喝,连当工业用水的资格都几乎没有了。”面对这样的水危机,从中央到地方均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治理部署。但全国水污染状况仍相当普遍,不仅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而且农村的河道生态也遭到严重破坏。对此,一些地方探索实施水环境治理的“河长制”及配套的“河道警长制”,当在情理之中,应该值得充分肯定。

    但是,“河道警长制”毕竟只是一时的权宜之策,“黑猫警长”走上河道治污第一线有些勉为其难。不赞同的理由有这么几条吧。

    第一、强调“人治”,忽视“法治”,不利于确保河道治污常态化和长效化。“河道警长制”是“河长制”的配套,也就是说它是服从地方党政“一把手”指挥的。现在的地方党政“一把手”的工作职责实际上是“双肩挑”,左肩挑着水环境治理,右肩挑着GDP增长,随着工作导向的变动,经常会出现“两肩”的不平衡。由于是地方领导或者警方领导个人说了算,执法的宽度和力度就容易掌握在个人手中。更何况,河流污染治理要见成效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而一届政府任期只有短短的5年时间。因此,“河长”会在长期的河流污染治理期间不断更迭,“警长”亦如此。久而久之,河流治污就可能流于形式,难以常态化和长效化。

    第二、重视“个治”,忽略“众治”,不利于推动公众参与、民间监督机制。其实,在河道污染上,人人都可能是排污者,人人又都可能是治污的参与者、监督者和潜在的受益者。在治理河流污染的过程中,如果把公众作为旁观者,热热闹闹的只是“河长”等党政“一把手”和“河道警长”等相关工作人员,就不会达到很好的治污效果。河流污染治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能仅靠权力系统效能的提高来解决,要发动民间监督力量,将公众力量融入“河长制”之中,把公众从旁观者变成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使公众真正成为河流污染治理的生力军。

    第三、重在“警治”,轻于“专治”,不利于发挥河道流域环境保护机构作用。我国有多条跨区域的大江大河,比如淮河跨苏、鲁、豫、皖4省数十个地市,在现行体制下,如果只设立一个“河长”几个“河道警长”,显然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河长制”折射出在流域性水源保护上存在的部门交叉监管、职责不清和各自为政的积弊,所以要从体制机制上解决流域内水环境保护机构的专业治理作用,从目标、指标、任务、措施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功能定位,在“河长”总体指挥下,协调各专业部门治污工作。同时,要从法规上进一步明确人民警察的职能范围,慎用警力,不要动不动就将警力随意推向各项工作的第一线。

 

 “黑猫警长”能管住河道污染吗
(左上)浦江浦阳派出所民警到辖区相关河段进行清理垃圾活动。

(右上)绍兴“河道警长”为河道清理工“护航”。

(下)武义桐琴派出所民警有针对性地在辖区内开展巡查,寻找污染源。

 

    其实,河道治污事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务之急是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实行最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充分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态方法,加大治理水环境力度,促进水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笔者一直居住在上海城区的苏州河畔,从苏州河从黑变清的过程来看,关键是从八十年代开始全部搬迁了流域周边的污染企业,减少甚至断绝了这些企业向河道的排污。可是,这些年来,到江南一带的乡村走走,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乡办企业都在从事电镀、化工一类城市工业淘汰的污染产品生产。这样,非但大大小小的河流受到了污染,而且土地污染情况日益严重。绿水不再,蓝天已去,这都是化工企业造的孽!这就是当下农村严酷的现实。所以,当前治理河道污染最迫切的事情就是要从严控制各类污染排放。今后,凡是向河流排放有毒有害、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直接大量排放工业废水的项目,必须一律停止审批。对现有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必须限期完成治理任务,逾期未完成的,实行停产整治或依法关闭。

    很多年前,《黑猫警长》动画片影响深远,这个警长似乎无所不能。但是,面对河水污染,有这样神奇管用的“黑猫警长”吗?应该说,这些可敬的“黑猫警长”已经尽力了,如果不从源头上断绝河道污染之源,那确实让他们勉为其难了。




博文推荐链接

“黑猫警长”能管住河道污染吗  (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草根声音”栏目)

“黑猫警长”能管住河道污染吗
“黑猫警长”能管住河道污染吗  (博客日报首页“建言献策”栏目)

“黑猫警长”能管住河道污染吗  (光明博客首页“原创精华”、“今日关注”栏目)

“黑猫警长”能管住河道污染吗
“黑猫警长”能管住河道污染吗 (东方博客首页“最新推荐”、“观点”栏目)

“黑猫警长”能管住河道污染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