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小时工作制成“传说”让谁汗颜

(2013-05-24 08:35:15)
标签:

杂谈

民生

劳动权益

分类: 阅报随话

8小时工作制成“传说”让谁汗颜
上海早班地铁常见的场景  (图源网络) 

 

8小时工作制成“传说”让谁汗颜

——阅报随话(154)

 

    5月13日,奥美中国一名24岁员工因心脏病猝死。内部人士透露,他去世时已连续加班一个月,每天23点以后下班,去世后,工作QQ还一直亮着。他的师兄对记者说:“他的能力和这份工作,是很多人羡慕的,可这背后的辛酸谁也理解不了。”这个事件并非个案,频发的年轻白领猝死事件早已在职场引发关注。

    近日,《工人日报》记者采访北京多个行业的年轻员工,发现加班已经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而生活成本上涨、社会竞争压力大、工作效率低则成为导致他们加班的幕后推手。根据智联招聘联合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职场人平衡指数调研报告”显示,中国职场人平均日工作时间为8.66个小时,超过国家法律规定的8小时,另有30.3%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最长达16小时。实际上,除了“白领”,“蓝领”何不如此!据报道,上海有关部门在检查中发现,有的公司生产车间的劳动者,每月加班天数在15天以上,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达到或超过12小时;而有的服装企业以“多劳多得”为理由,安排大部分劳动者每天早上8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这期间只有包括午饭和晚饭共1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广东对49家企业一线女职工调查:有近一半女职工每天工作时间为10~12小时,还有员工每天工作在15个小时以上。对此,有个员工回答的很无奈,很让人心酸:“不管做什么工作,从来没有严格按照8小时工作制上过班,那只是个传说。”

    为什么加班成为了员工无奈的“自愿”?8小时工作制成了“美丽的传说”?社会竞争压力大确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据调查,员工“自愿”加班是压力所致:找份工作不容易,不乐意也得硬着头皮上。有受访者说:“其实没人规定你非要加班,但人家这么卖力地干,我也不能落后吧。再说那么多事情摆在那里,早晚都是你干,如果最后不按时完成,倒霉的还是自己。”“领导布置的项目,几乎不可能不靠加班就能准时完成。但是如今行业竞争这么激烈,找份工作不容易,就算你有多么不乐意,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生活成本上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员工“自愿”加班实在是生活所迫:没有加班费,过日子都成问题。有受访者说,她所在的工厂薪资设置就是由基本工资、津贴和加班工资组成的,如果不靠辛勤地“加班加点”,她的月收入只有不足2000元。因此,不仅仅是她,厂里几乎所有工人都对加班有着很高的“热情”,往往已是深夜时分,车间里仍是灯火通明。工人们说:“反正晚上回到出租房也没什么事,在厂里还能多赚点钱,这么想想也没什么不好。再说,如果不靠加班费,我那点工资在上海养活自己都难,更别说什么寄钱回老家了。”

    至于报道所说的员工工作效率低是幕后推手说法是不太确切的。现在不少企业生产指标定得过高,员工们往往完不成规定指标,只得加班。有位受访者是沪上一家民营家具厂从事缝纫工作的普通工人,公司对缝纫岗位实行的是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计件工资制度,规定职工轮班作业,每完成一件发给工资20元。实际上,就算手脚非常利落的工人,也不可能在8个小时之内完成劳动定额的。如果完不成劳动定额,就只能拿900块的底薪。为了多挣点钱维持生活,也为了能继续留在厂里干活,工人们只有加班这一种选择。迫于生计,工人们“自愿”接受加班,订单多的时候,甚至每天工作长达16个小时,全然没有休息时间。

 

8小时工作制成“传说”让谁汗颜
谁敢对加班说不·漫画

 

    面对多重压力,加班已经成为众多员工无奈的“自愿”选择,而这也为员工的健康问题埋下了隐患。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十大健康透支行业调查结果,被调查的30多个行业人群出现不同程度健康受损,制造、金融、教育、媒体、法律业人群健康透支位居前5位。造成各行业健康透支的原因主要有超负荷工作、缺乏锻炼、饮食结构不合理和健康意识不足。另据上海《劳动报》记者明察暗访,受访者中近6成的加班族反映自己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压力”、“熬夜”、“亚健康”、“过劳死”等词汇逐渐成为他们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但尽管如此,面对难以排遣的职业压力和生活压力,不少受访者仍表示不得不延续“自愿”加班的职业生活。

    那么,员工为何对加班不敢说不?他们怕什么?究其根底,除了企业的强势和职工的弱势地位决定了超时工作无协商之外,我们的宣传部门甚至工青妇组织长期宣传的“加班文化”,也是造成企业超时工作无约束的一个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竞争意识极大增强,危机意识、地位和生活水平下降的威胁都促使人们以更多的精力、体力来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从而产生了一大批过度竞争状态下的过度疲劳的人群。而且,我们的社会又长期忽略“以人为本”理念而崇尚“奉献精神”,助推了“加班文化”的流行。家中长辈常常告诫“年轻人要吃得起苦”,企业经营者也常常教育员工经常加班是敬业的表现,那些“不辞劳苦”、“废寝忘食”的员工经常被宣传部门和工青妇组织当作典范加以鼓励和赞赏。于是,一些原本重视休息权等员工权益的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内地后也大力推行“加班文化”。当加班成为一种“企业文化”的时候,其负作用便迅速显现。

    而令人最难堪的是,政府劳动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决定了超时工作无人管。“过度加班”现象的出现,暴露出劳动执法监察的缺失。政府劳动监察部门对用人单位超时劳动缺乏有效监管,是对8小时工作制的漠视。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型期间,企业各种竞争压力急骤增加,为了保持企业发展,企业员工不可避免地被透支使用,惯性加班成了职场的常态,这更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加强法律法规监管。然而,现在不少地方为打造所谓的“良好投资环境”,劳动执法机构对违反劳动法的企业听之任之。员工的休息权、健康权、生命权由此“让位”给了“经济发展”。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尤其是一些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中小民营企业和沿海来料加工型企业,加班成了家常便饭。

    现代劳动法的建立,可以说是从工时制度的立法开始的。工时制度之所以在劳动立法中居于重要地位,是由于工时的长短与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有直接关系。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变超时劳动的现状,既不能靠利润至上的企业自觉遵守,也不能靠相对弱势的职工自觉维权,唯有严密的法律和制度、严格的监管与执法结合才能堪此重任。否则,8小时工作制被漠视,不能不说是我们法律和社会的一大退步。 

 

 

 

博文推荐链接

8小时工作制为何成了“美丽的传说”  (新浪草根名博首页头版栏目) 

8小时工作制成“传说”让谁汗颜

8小时工作制成“传说”让谁汗颜  (博客日报首页“建言献策”栏目)

8小时工作制成“传说”让谁汗颜  (光明博客首页“原创精华”栏目)

8小时工作制成传说  (东方博客首页“热点会议厅”栏目)

8小时工作制成“传说”让谁汗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