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浦江客
浦江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6,440
  • 关注人气:61,6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民工对政府免费培训为何不领情

(2013-04-01 08:27:22)
标签:

杂谈

时政

民生

技能人才

农民工培训

分类: 阅报随话

农民工对政府免费培训为何不领情
湖北荆门市掇刀区返乡农民工在该区就业训练中心学习缝纫技术  (图源网络)

 

农民工对政府免费培训为何不领情

——阅报随话(151)

 

    有报道称,在春节过后的福州“春风行动”多场招聘会上,不少企业都推出了高薪的职位,但却很少有人问津,因为对技术和经验要求比较高。特别是许多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应聘的都是保安、餐饮服务人员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许多加工制造企业、建筑企业以及餐饮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整体文化技术水平不高、技术工人较少,很多生产一线职工只能从事简单的操作工作。很长一个时期以来,不仅沿海许多企业为技术工人难招而头疼,而且全国各地也是如此。特别是新生代的农民工越来越不愿意花时间学技能,造成了我国技能型工人“老龄化”情况严重,职工技术素质偏低,结构性不适应问题相当突出。因此,有人惊呼:务工者技能型人才出现了断层。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据媒体分析,主要原因是:一是农民工怕吃苦,自身虽无技能却不愿学技术;二是企业怕流失,岗位培训效果虽好但不想投入;三是政府怕“麻烦”,虽有培训补贴却难适应市场需求。以上三个原因,都提到了农民工的培训问题。

    说到农民工培训,应该说有很好的基础。相关调查表明,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经历的比例人数在增加,普遍高出传统农民工,但这些新生代农民工仍停留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专门接受过技校、职高、高职等职业教育的人比例尚不足四成。研究还表明,受过培训的农民工平均收入比简单体力劳动者高25.44%,每年能增加收入1500元左右。同时,众所周知,国家实施“阳光工程”已有十年。这是一项由财政支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对有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业意愿的农民,由政府财政补贴,在输出地开展转移就业前的职业技能短期培训。而且,近年来各大城市作为农村劳动力输入地,也为农民工培训提供了多种优惠。

    然而,有两个信息令人遗憾,一个信息是农民工不愿意接受政府的免费培训,或者说是报名接受政府免费培养的农民工不多;另一个信息是不少农民工根本不知道政府免费培训农民工的 “阳光工程”这项惠民政策,甚至是怀疑政府的这项政策。农民工为什么对政府免费培训这个惠民政策持怀疑态度,不太领政府这个情呢?据分析,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吧。

    一是过去一些年里,一些地方对农民工的歧视政策或做法伤了农民工的心,使得政府在农民工中失去了威信与公信力。对农民工的歧视政策主要表现为身份歧视,具体表现在就业条件和待遇方面。同样是劳动者但仅因为农民工的身份,却受到用人单位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同工不同酬、无社会保险等歧视性对待。在私营企业更是如此,不论是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还是工资待遇、劳动条件等,农民工的状况都差于当地的城镇就业人员,而且随时有被解雇的风险。就业的不稳定状况,使得许多新生代农民工不想参加培训,“今天干这,明天说不定又换了,先混混再说吧!”他们认为在城市“不安稳”。这恐怕是农民工不领情这项惠民政策的主要原因吧。

    二是各级政府和媒体对于政府免费培训农民工的 “阳光工程”宣传力度不够,宣传不到位,导致广大农民工还不了解这项惠民政策。现在各地不少外来务工人员招聘会,进场人数不算少,但报名免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却寥寥无几。不少农民工压根不知道有政府免费培训的事,他们觉得免费不正常,“哪有天上掉馅饼哩!”很多农民工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培训,这说明政府就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没有很好地对农民工进行宣传。

 

 农民工对政府免费培训为何不领情

 各地进行农民工技能培训图片

 

    三是一些地方的农民工培训流于形式,效果并不理想。现在许多劳动力输出地劳动部门都会组织相关的培训,但这类的培训并没有针对性,农民工参加的热情不高。课程设置多在培训班开设前由各省级主管单位统一规划,这意味着课程设计是固定不可改变的,办学机构所做的只是按照政府设定的培训“格式”,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放到培训结构中进行培训,这就造成了课程种类呆板,与农民工的真实需求存在误差。这样,有其他发展与学习兴趣的农民工将因不符合“格式”的需要,而失去参加培训的机会。比如某省规定某机构开设钳工课程,那么想学电工的农民工只能望而却步。一些沿海地区的企业反映,劳动力输出地的培训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升级加快,对技术的要求在不断改变,但是他们经常发现一些西部地区培训过的技术工人来企业上岗后一无所知。而且,因为目前国家对农民工培训有相关的补贴规定比较死,必须是列入培训补贴目录的工种比如电焊、家政等,而一些市场新涌现的、急需的工种并不在补贴目录内。

    四是一些地方就业培训由于多头管理,造成培训资源浪费,补贴标准较低,培训的效果差强人意。目前扶贫、劳动、农业、教育、工会、妇联等部门均有培训任务和规划,但是培训投入和补贴标准不一致。受财政水平限制,贫困地区地方配套资金有限,培训投入明显不足,而有限的资源又分散在不同部门,但平均到地方的补贴资金并不多。培训机构要考虑成本,肯定是能省就省,其结果是培训效果不理想,再加上就业机会少,农民工觉得学了白学,更加不愿意参与培训。

    五是现有培训机构水平不高,有些甚至套取国家补贴获利。现在一般政府的免费培训工程时间比较短,而且大多数培训机构都是县域的职业培训学校,师资力量不是很雄厚。不少农民工认为学不到内容,对找工作帮忙不大,还浪费时间。同时,我国因为实施了对就业培训机构的补贴制度,有些培训机构纯粹是为了套取国家补贴来开办所谓的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应该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如果对农民工免费培训缺乏监督管理,让一些别有用心的单位和个人钻了空子,政府形象必会受到负面影响。

    更有甚者,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偷梁换柱”,欺上瞒下的现象。不少地方要求下属村(社区)定期汇报农民工参加培训情况,并根据情况组织培训。但在一些基层单位却以登记失业农民工情况为由,获取了农民工照片,身份证号码等信息,然后背着农民工制作好《失业证》,在区县劳动部门组织就业培训时,利用组织者“只数人头,不看照片”的疏忽,组织低保人员参与培训。而当农民工真正拿着自己的《失业证》申请培训时,却被告知“此证已进行培训登记”,而丧失培训机会。现在从中央到地方,有十来个部门参与培训,每个部门在总结汇报时,都表示自己培训了多少农民工。但是,真正就业了多少,真正学到一技之长的又有多少,很难有一个确切的数字。而且,每个部门都说自己在搞农民工培训,农民工究竟应该去学那个部门分管的培训课程,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 

    由此可见,对于农民工对政府免费培训的不领情,社会和媒体不应对农民工的“无知”表示不满,需要反思的不是农民工,而是政府。各级政府,无论是输出地政府还是输入地政府,都应把农民工教育视为政府职能的一部分,纳入公共服务的范围之中。由于农民工教育和培训涉及面广,迫切需要加强政府对有关职能部门,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农业管理部门、劳动保障等部门的统筹协调能力,建立跨部门的和有效的农民工教育培训统筹协调机制。一项好的惠民政策要切实落实,真正惠及亿万群众,政府只有努力做到宣传到位、措施到位、监督到位,落实到位,才能够利用国家实施众多惠民政策之机,重建地方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信和公信力,才能切实缓和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

    务工者技能型人才出现断层,必须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对政府免费培训工程这项惠民政策不领情,也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积极应对。

 

 

 

 

博文推荐链接

农民工不领免费培训的情  (光明网首页“光明社区·博客”栏目)  

农民工对政府免费培训为何不领情  (博客日报首页“建言献策”栏目)

农民工对政府免费培训为何不领情  (东方博客首页“最新推荐”栏目)

农民工对政府免费培训为何不领情  (光明博客首页“原创精华”栏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博文001
后一篇:海瑞轶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