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绪福斯劳作时代”的闲暇意义

(2012-10-19 08:47:53)
标签:

文化

民生

随笔

阅读

休闲

分类: 随笔杂谈

“西绪福斯劳作时代”的闲暇意义

“垂纶在林野,交情远市朝。淡然古怀心,濠上岂伊遥。”  (图源网络)

 

“西绪福斯劳作时代”的闲暇意义 

 

    今年中秋国庆长假里,各地出现了高速公路拥堵、景区游客拥挤的盛况,不但令人震惊,而且几乎令人恐惧了。

    在刚刚过去的“最长黄金周”,国内多个热点景区持续爆满。据全国假日办最新相关数据显示,9月30日至10月7日的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共接待游客3424.56万人次,国内游客总量创历年新高。杭州西湖、厦门鼓浪屿2日一天的上岛游客突破1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泰山长假期间共接待进山游客36.5万人,创造了黄金周制度实行14年来的最高纪录;南京中山陵的游客接待量最多时超过最佳接待量10倍以上;万里长城成了“万人长城”;华山景区惊现万人滞留山上事件。

    原本“放松”、“自在”这些假期里的愉悦心情却被“堵”、“挤”的沮丧心情所取代,本应舒适的“最长黄金周”成了“最浑黄金粥”。呜呼!这种旅游有何乐趣可言?!这种假期有何休闲可言?!

    于是,想侃侃“休闲”这个题目。

    近些年来,“休闲”这个慨念开始进入了我国大众的生活中,政府行政部门和学术界经济界对“休闲”这个新的社会文化经济现象进行了学术研究并进行了探索实验。应该说,今日之诸多假期便是这种研究和实验的结果,这无疑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然而,目前的休闲学术研究和探索实验,还存在着重经济轻文化、重旅游轻休闲、重产业收入轻人文关怀、重行政指令轻公民自主的倾向。

    现在,我国学术界有一种倾向是占了上风。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休闲的发展需要经济实体,这些经济实体实质上就是产业。为了发展的需要,应该提出休闲产业,通过强化休闲产业来促进休闲发展。而且,因为我国从经济角度研究休闲的人多是旅游出身,所以,由“假日经济”引发的休闲经济的思考也更多的考虑的是旅游。同时,目前的旅游研究多是从产业的角度来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过程的管理和服务、旅游业的投入和产出等,而不管旅游活动主体的内在感受和休闲效果。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就形成了人们一种概念——休闲就是旅游,旅游就是产业,产业就要赚钱。于是乎,赚钱就可以不顾一切。因此,需要对“休闲”理论正本清源。

    休闲之事古已有之。一般意义上的休闲是指两个方面:一是解除体力上的疲劳,恢复生理的平衡。二是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成为心灵的驿站。它是完成社会必要劳动之后的时间,是人的生命状态的一种形式。而对于人之生命的意义来说,她是一种精神的态度,并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实,比“休闲”更早的同义词是“闲暇”。《孟子》中就提出了“闲暇”这个词,宋朝叶适也说过:“人人劝酌,长幼尽盏,多闲暇自得,无勉强急迫之意。”这里“无勉强急迫之意”应是“闲暇”本意。

    读过一文,它解释“闲暇”更为深意,富有哲理。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敏斯特大学哲学人类学教授约瑟夫·皮珀写过一本书《闲暇:文化的基础》,他是将“闲暇”的概念设定为“工作至上”的对立面的。

    那么,什么是工作呢?皮珀说有三个特征:一是具有一种向外直接的主动力量;二是随时随地准备受苦受难;三是参与功利性质的社会组织并认真执行其理性程序。

    那么,又何谓“闲暇”? 皮珀论述闲暇的定义有三个“非”:非活动、非工作状态、非社会功能性。在皮珀看来,“闲暇”是一种精神状态,指向人性的完整培养,使人与自己社会身份取得和谐、完整、满意的一致性。闲暇的对立面不是懒惰,“懒惰”使人放弃随着自身的尊严而来的责任。闲暇的对立面也不是勤勉地工作,“勤勉地工作”是努力使自己与社会身份相吻合的追求。“闲暇”是更高层次上的工作,一种精神漫游,是心智更高的一种精神现象。

    以皮珀的“闲暇”观点来看今天的休闲现象,是值得深思的。 
 
“西绪福斯劳作时代”的闲暇意义
图为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一些景区游客拥挤景象 
 
    首先,休闲是“非活动”的,它不具有一种直接向外的主动力量。而当今的休闲领域,商业推介活动越来越庞大,商业行为越来越繁多,休闲产业只是在通过一系列商业和关系交易来扩大其社会影响。现在的旅游成为了一个有组织的商业性活动,已经将旅行商业化和产业化。旅游的最初动机在于休闲,但有组织、大规模的、商业化的旅游活动,则日渐淡化甚至扭曲了旅游原本具有的休闲性质和功能,而成为旅游业主赚钱的一种手段。毋庸讳言,有关行政部门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实,休闲是比旅游更大的范畴,如果说休闲是自古就有,那么旅游产业只是随着产业革命的发生以及市场经济的形成而产生的。旅游产业不能只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旅游业的投入和产出,更要讲旅游活动主体的内在感受和休闲效果。今后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休闲旅游,更关注人的生存和内在感受本身。 
    其二,休闲是“非工作状态”的,它不是一种与人性快乐原则相违背的劳动。本来休闲的主要形式是个人性的,但现在个人化休闲却被边缘化了。如今现代社会的评估机制和商业机制使休闲被机械化、工业化了。休闲,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一种生命状态、一种精神状态,是人“成为人”的过程,是人的一生中持久的、重要的发展舞台。休闲的最好状态应是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休闲应成为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于光远先生说过“人之初,性本玩”,人在悠然自得、无拘无束的玩耍中学会了许多生存的本领,然后才逐渐成为人的自觉的、有意识的文化活动,并随着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文字乃至其他各种符号的意义才成为休闲活动的重要内容。休闲与工作的区别,根本在于心态:是自由的还是强制的,是自主的还是被动的,是轻松愉快的还是沉重郁闷的。因而,真正的休闲应是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活动。
    其三,休闲是“非社会功能性”的,它不是一种具有明确功利目的的行为。而当今休闲领域完全被社会活动和商业利润所制约,社会功能要求成为了休闲活动的直接动力和评价体系。现在,国家对公民休闲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一是体现在国定假日的设置上,二是体现在休闲内容的引导上。这些都是必要的,但过多干预容易发生偏差。如过于强调国定假日的设置,就容易忽略职工的带薪休假;过于重视旅游景区安排,就容易让公民偏重旅游而忽略更多更广的休闲活动;过多要求休闲企业增强投资效益,就容易造成企业行为急功近利、侵犯消费者利益。
    由此,想起了古希腊神话中的西绪福斯,想起了西绪福斯这个代表劳作的意象,想起了西绪福斯劳作意象的时代的闲暇意义。
    西绪福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因为触犯了天神遭到惩罚。他被罚推巨石上陡峭的高山,每次他用尽全力将石头快推到山顶的时候,又会力不从心失手使巨石滑落到山脚,于是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推石上山。西绪福斯每天周而复始、没完没了而又不充满新鲜感的劳作,象征着人类的生命过程。当今的时代,确是个“工作至上”的时代,是具有西绪福斯推着巨石上山意象的时代。虽然,我们永远充满着庄严去迎接每一轮新的推石运动。不过,在现代社会里,劳动与人性的快乐原则、自然发展原则,距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不仅在一般的社会观念里,劳动只是被当作赚钱手段和违反人性快乐的行为,而且连最具备闲暇特质的领域,诸如教育、哲学、人文科学和文学艺术等,甚至休闲本身也渐渐地被苦力般的“工作”观念所占领。在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以忙忙碌碌为荣,这标志着我们对社会的作用在增加。但是,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离开闲暇状态越来越远,离开古代哲人所倡导的闲暇精神越来越远了。
    工作不易,闲暇难得。这是一种始终困扰着我们的两难处境。但我们相信,在“西绪福斯劳作时代”,今天我们毕竟开始接近了闲暇,将来也应享受更多更美的闲暇生活。
 
 
 
博文推荐链接

“西绪福斯劳作时代”的闲暇意义  (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草根大讲坛”栏目)

“西绪福斯劳作时代”的闲暇意义   (博客日报首页“文学长廊”栏目)

“西绪福斯劳作时代”的闲暇意义  (光明博客首页“原创精华”栏目)

“西绪福斯劳作时代”的闲暇意义  (东方博客首页)

“西绪福斯劳作时代”的闲暇意义  (形象网论坛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