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念谷超豪:数苑诗坛思不停

(2012-06-25 08:47:59)
标签:

文化

杂谈

人文/历史

阅读

随笔/感悟

分类: 随笔杂谈

怀念谷超豪:数苑诗坛思不停
谷超豪和以他名字命名的“谷超豪星”  (图源网络) 

 

感谢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草根大讲坛”栏目推荐

感谢博客日报首页“文教·军事·体育”栏目推荐

感谢光明网首页“光明社区·理论专家”栏目推荐 

感谢光明博客首页“理论博客”栏目推荐

感谢东方博客首页推荐

 

怀念谷超豪:数苑诗坛思不停

 

    昨天,惊悉我国著名数学家谷超豪院士在上海逝世,不胜悲痛。

    谷老是世界著名数学家,任教复旦大学,历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2009年8月6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编号为171448的小行星命名为“谷超豪星”,作为对这位著名数学家的褒奖。2010年1月11日,谷超豪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谷老在数学研究方面做出杰出成就的同时,也积极倡导“文理相通”,潜行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今日思之,殊深轸念。

    谷老从小非常喜欢古典文学,小学四年级时就开始读《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历史小说,四五年级时读《千家诗》、《诗经》,中学时重视写作,中国古典文学的潜移默化对他的数学思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谷老曾告诫广大热爱理科的青少年:“不要重理轻文,任何科学都需要语言的表达。读理要有文学功底作支撑。”他认为,一方面文学作品很讲究逻辑,比如“诸葛亮舌战群儒”一段,诸葛亮与群儒都是聪明人,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很强,辩论起来,能使对方无懈可击。另一方面,中国文学作品中,非常精练、简朴的词句往往包含许多深刻的内容,比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名句,在具体的事物中蕴含深刻的哲理,即具体又抽象。在欣赏古典文学的同时也是对自身数学思维的一个拓展。他认为,要学好数理不应仅仅是终日和数字、公式、公理、定理打交道,文学和写作一方面能够丰富生活,另一方面也有益于数理思维的发展。

    谷老同时又是文理相通的实践者。谷老闲暇时经常写诗自娱,他说:“写到哪里是兴致所致,不一定非常讲究格律。我写诗是要以诗言志,有时就是把某一段时间里碰到的事情写下来,自娱自乐。”他回忆起早期革命历程时,这样写道:“稚年知国恨,挥笔欲请缨。读书明真理,宣誓向红星。”谷超豪一生共发表数学论文130篇,与国际著名出版社合作出版专著两部,在75岁高龄时,他还一年发表了三篇论文。他在抒发自己科学探索的情感时写道:“上得山丘好,欢乐含苦辛。请勿歌仰止,雄峰正相迎。”谷超豪对弟子们严格,却又温暖;关心,但不纵容。他为他们咏诗道:“偏怜人间酷暑中,朝朝新蕾化新丛。笑倾骄阳不零落,抚育精英毋闲空。”谷超豪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写的那样:“数苑从来思不停,穿云驰车亦有成。”

     

 怀念谷超豪:数苑诗坛思不停
谷超豪院士留影

 

    我们知道,“读诗使人灵秀”这句名言是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弗兰西斯·培根说的。但这位著名科学家不是诗人,却极为推崇读诗写诗,有些出人意料。但细想之下却在情理之中。我们知道培根,首先来自他那句几百年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然后,还因为他的那段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密,格物之学使人深沉,道德哲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为何说“读诗使人灵秀”,我们可以从这三方面理解。一,读诗可以培养人的诗性。诗人是人格化的诗性,他们比往常人更为敏感,因而更能体认一个时代的痛苦与危机。二,读诗可以了解文学的兴旺衰落。诗不但是文学的源头,而且是微缩的文学。诗的凋敝映照出文学的衰落。三,读诗可以提升一个民族的想象能力。因此,读诗写诗有益于丰富生活,另一方面也有益于数理思维的发展。

    此时,我们也不由想起了谷超豪院士的老师——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苏步青先生不仅是位数学家,而且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功底,文思敏捷,才华出众,擅长诗词和书法。苏先生诗词不求工整,不讲雕琢,毫无矫作,但诗的韵仄还是讲究的。他的诗多白话,直言抒发心怀,真可谓符合是的本意是“诗言志”也,是有感而发,直抒感受,朴实无华,古风犹存,难能可贵。正如苏老常对后学谆谆教导的那样,诗歌创作是:“金字塔般基础之重要,文理相通之亮点。”苏老不光自己这样做,而且还利用一切机会大讲学习语文的重要性。1979年12月末,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一届年会在上海召开,苏步青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大会,并在会上作了振聋发聩的报告。他说:“学好语文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以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只要数理化,轻视语文显然是不对的。”他还向教育部长建议,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第一天考语文,及格的再参加以后的考试,语文不及格的就淘汰了。第二天考外语,然后考数理化,史地政也要考。针对理工科大学生语文成绩不好,论文缺乏逻辑性,语言不通,错别字多,不了解祖国历史等问题,苏老提出了加强对理工科学生的文史知识教育的问题,鼓励学生在休息时读点文学作品,也可以写小说,学写诗歌。这不仅有利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激发为祖国而奋斗的热情,而且有利于将来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有利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撰写自己的研究成果。90年代,他又指出,大学教育不必急于专业化,一定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把基础知识的面拓得尽可能宽一点,做到文理相通,把大部分学生培养成“通才”,才有后劲。

    谷老曾说过:“文学和语言的修养,对于任何一个从事科学工作的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个论点在谷老身上得到了充分印证。苏老、谷老他们这些老一代科学家在探索科学的同时,几十年如一日,巧用自称“零头布”(零碎时间)来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并积极进行诗词创作,是值得我们尤其是科学研究人员敬仰和学习的。

 

 

 

 

博文推荐链接

怀念谷超豪:数苑诗坛思不停  (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草根大讲坛”栏目)

怀念谷超豪:数苑诗坛思不停  (博客日报首页“文教·军事·体育”栏目)

忆谷超豪:数苑诗坛思不停  (光明网首页“光明社区·理论专家”栏目) 

谷超豪:数苑诗坛思不停  (光明博客首页“理论博客”栏目)

怀念谷超豪:数苑诗坛思不停

怀念谷超豪:数苑诗坛思不停  (东方博客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