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圣叹对宋江形象的误解及其原因

(2013-02-21 23:06:36)
标签:

杂谈

读书

历史

文学

 金圣叹对宋江形象的误解及其原因

 

金圣叹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小说评点家。作品创造出来,总要供人欣赏、评判。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讲,对作品的误解同样是一种接受方式,而且它可能进一步挖掘作品的潜力。金圣叹作为评《水浒传》的大家,他对《水浒传》的评价曾对后人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总体来讲,金圣叹对梁山起义是持否定态度的,称他们“皆豺狼虎豹之姿也,”“皆杀人夺货之行也,”将梁山的多数豪杰看作是失路的英雄。具体到梁山起义的首领宋江,金圣叹更把他看作是奸诈狡狯之徒。他对宋江的这一看法是建立在坚实的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属于正常的审美接受范围。金圣叹说:“《水浒》写宋江,骤读之而全好,再读之而好劣相半,又在读之而好不胜劣,又卒读之而全劣无好矣。夫读宋江一传,而至于再,而至于又再,而至于卒,而诚有以知其全劣无好,可不谓之善读书人哉!”金圣叹对宋江的批判可谓处处皆是,如他说:“作者只是痛恨宋江奸诈,故处处紧接出一段李逵朴诚来,做个形击。”“吴用奸猾便与宋江一般,只是比宋江,却心地端正。”“宋江纯用术数去笼络人,”“此书写一百七人,都有一百七人行径心地,然曾未有如宋江之权诈不定者。”“宋江放晁盖而倡聚群丑,祸连朝廷,”对宋江进行了政治判决。宋江被以父死赚回家中,官府捕捉,其父悔之不迭,宋江却道:“父亲休烦恼,官司见了,倒是有幸。明日孩儿躲在江湖上,撞了一般杀人放火的弟兄们,打在网里,如何能够见父亲的面?”金圣叹对此批曰:“于清风寨收罗花荣、秦明、黄信、吕方、郭盛及燕顺等,纷纷如水泊者,复是何人?方得老父赚回,便将生死热瞒。作者深写宋江之权诈,乃至忍于欺其至亲。”那么,为什么会造成金圣叹对宋江的这些责难性评语呢?细思起来,和作者塑造宋江形象时的许多败笔有直接关系。这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格的分裂,使宋江成了两面人

宋江具有复杂的思想性格,他在处理同自己命运相关的问题时,常常会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极端,前后判若两人。如他在清风寨为逼迫无意反叛朝廷的秦明一道起事,竟用计谋杀害了秦明的妻子儿女,断了秦明的归路,使秦明不得不违心入伙,这表明宋江造反的意志十分坚定。但当刘唐要杀公差救他上山时,他却说:“贤弟,是什么话!此是国家法度,如何敢擅动,”此时的他又似乎是一个全忠全孝的人物。宋江摇摆于忠君和造反之间,这正反两重性格行为不仅可以共存其身,而且一定彼此冲突,互相渗透,宋江背离了人物的性格逻辑,在一个人物身上,走于两个极端。

(二)性格刻画主次颠倒,使宋江成了伪善的人物

宋江能够坐上绿林第一把交椅,应有超群的胆识和非凡的智慧,然而作品在塑造宋江形象时却忽略的对此的刻画,只是突出表现了他的仗义疏财。如金圣叹说:“此书一百七人,未有如宋江权诈不定者也,初无青天之旷荡,明月之皎洁,春雨之太和,夏庭之径直,唯一银子而已矣。”“以十两银子买一铁牛(李逵),宋江一生得意之笔。”宋江在与众英雄的交往中,一方面是多施小恩小惠,少有大仁大义之举,一方面却是江湖上的英雄豪杰对他无不倾倒折服,这两方面的矛盾使宋江成为伪善的人物。

(三)领袖性格描写失真,使宋江成了欺世盗名的人

在作品中,为了表现宋江的阔大胸襟,作者写他一再让位,这种失真的描写,却让人看到了宋江形象的虚伪性。事实上,对宋江形象的负面评价并非是金圣叹一个孤立的现象,如明带无名氏在评《水浒传》时也:“若夫宋江者,逢人便拜,见人便哭,自称曰小吏,小吏,或招曰罪人罪人,的假道学,真强盗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