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mw.cn/images/2008-02/12/xin_0302051212124712088611.jpg
根据以色列被俘士兵沙利特五年级作文创作的儿童寓言插图(图片摘自网络)
感谢博客日报首页“文学长廊”栏目推荐
感谢敏思博客首页“群组日志推荐”栏目推推荐荐
破碎的沙利特寓言
近日,国际社会在高度关注一则新闻:10月18日,被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关押5年多的以军士兵沙利特获释回国。同一天,以色列当局释放了477名在押巴勒斯坦人员。这标志着巴以第一阶段换俘行动顺利实施。
同时,这条新闻也引起了我的关注。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又有着根深蒂固的血海深仇。多少年来,巴以之间战事不断,死伤无数,为什么这么一条新闻牵动了我的情感呢?2008年2月,我看到一条新闻:2006年6月25日凌晨,在加沙一场以色列军队和巴勒斯坦武装分子的交战中,以色列21岁的士兵沙特利(当时译作夏利特)受伤后被俘。经多方各种努力援救无果,沙特利至今下落不明。去年春,沙特利的五年级老师发现了沙特利10年前的一篇作文——寓言《当鲨与小鱼第一次相遇》。以后,《当鲨与小鱼第一次相遇》在以色列出版,以色列插图协会的29名画家自愿为《当鲨与小鱼第一次相遇》配了64幅插图。
11岁的沙特利的作文非常感人,反映了巴以人民特别是孩子们渴望和平的意愿。“这是一个11岁孩子传递的信息。他相信,即使动物也最终能够共同生存。”全文如下:
一条温顺的小鱼在宁静的海洋中游泳。突然,小鱼看见了一条想吃掉它的鲨,它开始快游,鲨也快游。小鱼猛地停了下来,对鲨说:“你为什么想吃掉我呢?我们一起玩吧。”鲨想了想说:“好吧,让我们捉迷藏。”
鲨和小鱼玩了一整天。太阳下山,鲨回了家,它的妈妈问:“今天过的怎么样?你吃了多少动物?”鲨回答说:“今天我什么动物也没吃,我和小鱼玩。”鲨的妈妈教训他说:“小鱼是我们的食物,别和它玩。”
在小鱼家里,同样的故事发生了。小鱼妈妈问:“今天在海里怎么样?”小鱼回答:“今天我和鲨玩。”妈妈说:“鲨是吃掉你父亲和兄弟的动物,别和它玩。”
第二天,在海里,鲨和小鱼都没有出现。他们许多天甚至几个月都没有见面。后来,有一次它们遇到了,各自赶紧游回到妈妈身边。接下来,它们又很多天甚至几个月都没有见面。
过了一整年,鲨和小鱼都去游泳,它们第三次见面了。鲨说:“你是我的敌人,但也许我们可以和好。”小鱼说:“好啊。”他们秘密地玩了好多天,好多个月,直到有一天它们一起去鱼妈妈和鲨妈妈那里,揭开了这个秘密。从此,鲨和小鱼和平地生活在一起。
2008年2月29日,我以诗歌的方式在博客上记录了自己的感受。诗中引用了以色列当代诗人阿米亥等中东诗人的诗句,因篇幅限制无法一一注释。今天,将当年的诗歌修改后重新发表,以寄情感。
我的心又一次被刺痛,
刺进了感官,恢复了知觉。
在这里,生命一片苍白、脆弱、死亡,
新生的爱情活不到明天就枯凋。
所罗门石柱总在淌血,
哭墙早已流尽了眼泪。
我展开了诗歌的羽翼,
因为有只年轻的鸟儿在歌唱!
我在电波里倾听;呵,多少次
我几乎认定了永恒的仇杀,
这最古老的兄弟,
这最古老的仇敌!
在这里,哦,死是多么壮丽,
在亢奋中慨然魂离人间。
耶路撒冷是一只转马,
战争——和平——战争——
永无尽头的旋转。
是谁在歌唱,但我却不再听见——
你的葬歌只能埋在荒草丛中。
我辨不出是哪种花草在生长,
是什么清香挂在树枝上;
在温馨的幽暗里,我只能猜想
田野中上帝赐予的芬芳:
他们要把刀打成犁头,
把枪打成镰刀,
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
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
大海,鱼儿绝望和梦想的家园,
天空,鸟儿厮杀和爱恋的世界。
雅各和实马利子孙的体内
也有疯狂的渴望在寻找,
寻找紧急出口,
寻找通向软弱和希望的和平门。
今夜,我偶然听到的歌声,
如夜莺、云雀——
林间嘹亮的仙灵。
或许,这同样的歌声也曾嘶哑,
但总让人想起鲜花、恋歌、阳光和舞蹈。


博文推荐链接
破碎的沙利特寓言 (博客日报首页“文学长廊”栏目)
破碎的沙利特寓言 (敏思博客首页“群组日志推荐”栏目推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