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都市艺术有喜也有忧

标签:
杂谈 |
寻访都市艺术有喜也有忧
程国政 上官钟妹 姜锡祥
|
||
|
||
|
||
|
||
|
||
|
世博城市世博后,过得如何?怀着种种疑问,三月春风剪杨柳的明媚日子里,我们穿行在上海的郊区古镇、闹市大街,乃至弄堂小巷,寻找着后世博城市的艺术氛围,感受上海的海派印记—— 程国政 文 [ 上海的精细和艺术品位追求一直延续到了新世纪,上海世博会又给了这种追求一个千载难逢的秀场。 世博会闭幕转眼已经5个月了,世博园中精彩的艺术氛围是否弥漫到上海的街头巷尾?上海是否以更博大的胸怀吸纳全球艺术家的才情挥洒?近日,我们在刚刚撩开面纱的北京路雕塑公园里找到了精彩的答案。 在这里,美国的、法国的、比利时的、英国的艺术家,装饰性的、抽象的、写意的、新古典的,各种风格的作品比比皆是。 肥肥的牛儿,肥肥的人们,配上瘦瘦的、高高的、红红的、鸟巢蜂窝状如云彩飘过来的“高楼大厦”,于是懒懒地卧在草地上的牛儿就百思不解:人们为何脚步匆匆?为何不停下来享受一下泼金洒铜的美妙夕阳?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儿童,火星上的,还是天外来客?他们的样子都很热烈,热烈地转成了圈圈,兴奋得个个模样都很卡通、很搞怪。 [ 音乐可以看?凝视着“一”字排过去的大提琴、小提琴、小号、中号,还有仿佛人形的腿,他们都被撕裂、分开,为何?法国艺术家就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音乐之都维也纳、诺贝尔颁奖盛典的崇敬、热爱和着迷。 走来走去,看来看去,“上海为何要请来这些‘撕裂’的乐器?”“艺术家为何要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艺术、对音乐的沉迷、陶醉?”这些铜雕的乐器应该是费了艺术家很多的力气和大把的光阴,普通路人却看不懂其中的奥妙。 为何看不懂?平时太缺熏陶。是不是因为艺术馆那张门票而被“挡”在了艺术殿堂的门外,结果户外有了这些艺术的“精灵”,自己却看不懂。看不懂,却很舒服,很不愿意离去。 徘徊在“撕裂的乐器”前,看着这些“爆棚”的乐器,感受着音乐的劲飙、“命运敲门声”的“笃笃”响起,久久不愿离去;又想起3月5日上海美术馆终于免费开放,看来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艺术带来愉悦的日子近了。 然后,大家一起来看“音乐”。看不懂没关系,看着这些跳出常理的雕塑,能产生一些思考就行。 [ 世博会期间,我们曾经提出园区“公共艺术导览图”的问题,联想到近期漫游街头基本靠“撞”的情景,还是要问:上海,能否绘张《上海艺术导览图》? 这张“图”应该标明上海角角落落的艺术馆舍、院校、户外艺术分布位置,同时载有到达路线、乘车路线等等。例如,户外装置、雕塑,如果能再标明与作品相对应的艺术家就更美了。 有了这张图,找寻起来,就方便多了,再也不用像我们这些公共艺术的发烧“驴友”们这样费力地满大街碰运气了。当然,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软实力自然也就多了一个加分点。 |
世博城市世博后,过得如何?怀着种种疑问,三月春风剪杨柳的明媚日子里,我们穿行在上海的郊区古镇、闹市大街,乃至弄堂小巷,寻找着后世博城市的艺术氛围,感受上海的海派印记——
程国政 文
[
上海的精细和艺术品位追求一直延续到了新世纪,上海世博会又给了这种追求一个千载难逢的秀场。
世博会闭幕转眼已经5个月了,世博园中精彩的艺术氛围是否弥漫到上海的街头巷尾?上海是否以更博大的胸怀吸纳全球艺术家的才情挥洒?近日,我们在刚刚撩开面纱的北京路雕塑公园里找到了精彩的答案。
在这里,美国的、法国的、比利时的、英国的艺术家,装饰性的、抽象的、写意的、新古典的,各种风格的作品比比皆是。
肥肥的牛儿,肥肥的人们,配上瘦瘦的、高高的、红红的、鸟巢蜂窝状如云彩飘过来的“高楼大厦”,于是懒懒地卧在草地上的牛儿就百思不解:人们为何脚步匆匆?为何不停下来享受一下泼金洒铜的美妙夕阳?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儿童,火星上的,还是天外来客?他们的样子都很热烈,热烈地转成了圈圈,兴奋得个个模样都很卡通、很搞怪。
[
音乐可以看?凝视着“一”字排过去的大提琴、小提琴、小号、中号,还有仿佛人形的腿,他们都被撕裂、分开,为何?法国艺术家就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音乐之都维也纳、诺贝尔颁奖盛典的崇敬、热爱和着迷。
走来走去,看来看去,“上海为何要请来这些‘撕裂’的乐器?”“艺术家为何要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艺术、对音乐的沉迷、陶醉?”这些铜雕的乐器应该是费了艺术家很多的力气和大把的光阴,普通路人却看不懂其中的奥妙。
为何看不懂?平时太缺熏陶。是不是因为艺术馆那张门票而被“挡”在了艺术殿堂的门外,结果户外有了这些艺术的“精灵”,自己却看不懂。看不懂,却很舒服,很不愿意离去。
徘徊在“撕裂的乐器”前,看着这些“爆棚”的乐器,感受着音乐的劲飙、“命运敲门声”的“笃笃”响起,久久不愿离去;又想起3月5日上海美术馆终于免费开放,看来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艺术带来愉悦的日子近了。
然后,大家一起来看“音乐”。看不懂没关系,看着这些跳出常理的雕塑,能产生一些思考就行。
[
世博会期间,我们曾经提出园区“公共艺术导览图”的问题,联想到近期漫游街头基本靠“撞”的情景,还是要问:上海,能否绘张《上海艺术导览图》?
这张“图”应该标明上海角角落落的艺术馆舍、院校、户外艺术分布位置,同时载有到达路线、乘车路线等等。例如,户外装置、雕塑,如果能再标明与作品相对应的艺术家就更美了。
有了这张图,找寻起来,就方便多了,再也不用像我们这些公共艺术的发烧“驴友”们这样费力地满大街碰运气了。当然,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软实力自然也就多了一个加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