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问政为何重在唤醒“休眠”官网

(2010-11-11 09:15:29)
标签:

杂谈

民生

和谐

网络问政

生活记录

随笔/感悟

随笔

知识/探索

分类: 阅报随话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3D/06/FD/FD.jpg

 网络问政漫画  (图片摘自网络)

                                           

  感谢林总在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草根声音”栏目推荐

感谢博客日报首页“建言献策”栏目推荐 

感谢敏思博客首页“观点”“群组日志推荐”栏目推荐

 

网络问政为何重在唤醒“休眠”官网

 ——阅报随话(99)  

                                                

    最近,有几则近乎笑话的“官网”新闻,令人啼笑皆非。北方一市民于去年11月11日隆冬到来之时,向“官民直通网”呼救“取暖”之急难,久无回音。然而到了今年7月11日,也即酷暑将临赤日炎炎之下,终于来了“关于供暖问题”的“统一答复”。还有,有网民问官网:“准生证怎么领?”官网答复:“这事属于南水北调的范围,不归咱们管,请向有关部门查询!”又有,有网民问官网:“30岁能否办退休?”官网答复:“根据政策规定,可准予落户。”答非所问,一派“梦呓”。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建立政府网站、设立网友留言板块、开通市长电子邮箱等等,网络问政正在成为各地政府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现代传播手段,最大程度地倾听和收集民意,以使政府决策更好地反映和体现民众需求的重要渠道。从网上的反响来看,绝大多数网民对各地各级政府推出的网络问政举措给予赞赏,认为这显示了我们的政府及各级领导干部努力回应民意,密切联系群众的善治形象。但与此同时,网民也尖锐地指出了当前网络问政的很多不足。其中,最集中反映的是“休眠”官网问题。

    “休眠”官网具体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沉睡”。现在,不少地方的政府部门的网站长时间不更新或沉睡,许多市长信箱形同虚设,热线电话无人接听,官员对民众的意见和建议没有反应。二是“梦呓”。一些官网对市民的回应敷衍塞责,对网民的回复千篇一律。怪不得有人戏称,一些官网像是“机器人”在办“机械”网站,如在梦游,一片梦呓。

    据国家行政学院有关调查,全国2500多个政府门户网站中,约有三分之一的网站难以打开,三分之一的网站应用价值较低,还有相当数量的网站存在内容更新不及时、服务功能不健全、发布信息无时效等弊端,还有一些甚至出现“死网”现象。另据中国社科院信息研究中心与国脉互联公司联合调查显示,我国政府网站绩效平均得分只有54.18分。这些现象的出现,不但浪费了宝贵的网络资源,更主要的是在民众中造成不好的印象,从而使政府的政策、信息,特别是中央的政令、意愿等,不能及时、准确地传播到社会各个角落,挫伤了民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也影响到政府的行政效率。

    缘何部分地方政府网站形同虚设,甚至处于“休眠”状态,沦为装点门面的“花瓶”呢?应该说,相应机制的缺失是产生“休眠”官网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目标机制的缺失。有调查说明,在罗列的各种没有访问政府网站的原因中,“不需要”是最重要的因素。对此,我们自己都有体验,需要去政府部门咨询或办事的,基本使用电话或直接去有关部门,而极少去政府网站的。原因之一是政府网站功能设计仅仅从方便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而忽视双向互动和网上事务办理,降低了对公众的吸引力。原因之二是网站日常维护的薄弱以及互联互通的不畅,要么无法打开,要么没有设置链接,使众多政府职能部门网站形同虚设。

    据统计,我国有4亿多网民,但使用政府网站的不超过20%,而腾讯网同时在线网民有1亿人之多,这就可以看出,政府网站和其他主流网站在对网民的影响力上有显著差别。我国政府官方网站“千网一面”的情况仍旧大量存在,缺少专业的规划和设计,致使一些单位盲目建立网站,存在互相抄袭的情况;各网站的特色表现与用户需求仍有很大差距,大量网站的地域特色、行业特色表现不明显,并且服务意识差,把建立一些特色服务、围绕公众开展特色工作看成是负担,在政民互动方面做得很不够;一些单位建立了一些特色服务或栏目,但未及时利用,闲置一边,不能发挥特色的作用。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3D/06/FE/FE.jpg

 

    其次,是动力机制的缺失。我们不少政府领导和工作人员,还没有将实施政务信息公开提高到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的必要途径的高度来认识。虽然国家关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应当编制、公布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并及时更新,但并不具有强制性,更缺乏惩罚措施,导致了部分政府网站只是虚充门面,漠视群众的知情权和利益表达诉求。

    对此,我们还是要客观地看到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可喜进步和不足。近几年来,我国政府网站的用户访问量快速攀升,中央门户网站开通后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创下了日均页面浏览量220万人次的纪录,居国内政府网站访问量之首。同时,商务部网站创下日点击率超过1 亿次的历史,教育部、国家统计局等部委网站以及上海市、云南省政府等地方政府网站的普及率、点击率不断上升。上述结果表明政府网站开始步入公众视野、进入公众生活。但即便如此,与电子政府建设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政府网站的公众普及度仍然有待提高。根据alexa.com公司对全球2284个政府网站中声望最高的前200名网站排名中,我国只有3个,即外交部网站、证监会网站、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在与经济、商务、娱乐等其他各类网站的比较中,政府网站的综合表现明显逊色于其他网站。

    最新统计显示,中国有4亿多网民,在网络世界中,这是一股无法回避的重要力量。而近年来,各级政府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现代传播手段,最大程度地倾听和收集民意,以使政府的决策更好地反映和体现民众的需求。例如,网络发言人的出炉、网络新闻发布会的召开、网络举报渠道的拓宽,网络会议,各级领导干部的网上访谈和在线交流,等等。网络问政,丰富了民众参与公共事务,表达意见和见解,以及政府听取民意,接受民众监督的途径和渠道。在这方面,中央领导人率先垂范,效果良好。不久前,人民网和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正式推出“直通中南海——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该留言板突出互动性,网民既可以个人“网友”身份,也可以“党组织”或单位名义留言。同时,网民还可查看所有留言,并就其他网民的留言进行点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广大网民对中央领导人倾诉心声,给中央机构提出意见和建议。

    毕竟,“网络问政”还是一个民主政治的新鲜事物,有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有着很大的改进空间。为适应“网络问政”的历史趋势,我们的各级政府应顺应时代要求,进一步拓宽“网络问政”的渠道,完善“网络问政”的机制。当前的当务之急,是迅速唤醒“休眠”的官网,修补政府网站的良好形象,恢复民众对政府网站的信任,通过政府于民众的网上互动与交流,切实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诉求。 

 

 

 

博文推荐链接

网络问政为何重在唤醒“休眠”官网  (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草根声音”栏目)

网络问政为何重在唤醒“休眠”官网  (博客日报首页“建言献策”栏目) 

网络问政为何重在唤醒“休眠”官网  (敏思博客首页“观点”、“群组日志推荐”栏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