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上西藏》唱浦江

(2010-09-07 08:34:48)
标签:

文化

文学/原创

人文/历史

随笔

随笔/感悟

和谐

世博会

知识/探索

分类: 行旅记痕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3C/41/FC/FC.jpg

在上海世博会“西藏活动周”上展演的大型经典歌舞《天上西藏》中的场景 

 (文中未加注明的图片均由浦江客拍摄)

 

感谢兰香花蝶、笑魇在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衣食住行·生活类圈子推荐”栏目推荐

感谢文学博客网首页推荐

感谢敏思博客首页“群组日志推荐”栏目

 

《天上西藏》唱浦江

——世博会上观赏西藏歌舞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选自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舞者霓裳,羽衣而霞帔;乐者磬箫,弹吹而逦迤。犹如一群仙女,在雄伟美丽的珠穆朗玛雪峰下,伴随着缓急有致的舞乐,翩翩起舞,娉婷袅袅。这幅舞姿飘然的群仙之舞美景,好似当年白居易《霓裳羽衣歌》中精彩的场面再现。这就是《天上西藏》大型歌舞给我们的视听震撼和艺术享受!

    上个星期六下午,我在上海世博会宝钢大舞台有幸观赏了西藏歌舞团表演的大型经典歌舞《天上西藏》,深切感受到了西藏文化的悠久历史和艺术魅力。

    9月1日至5日,是上海世博会“西藏活动周”。活动周期间,西藏藏族自治区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国家和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向世界展示西藏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据了解,西藏活动周共安排了四项大型文艺活动。一是大型经典歌舞《天上西藏》,汇集了西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节目,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艺术种类,充分体现民族性、艺术性、观赏性,展示多彩西藏、魅力西藏、神奇西藏、激情西藏的风采。二是经典藏戏歌舞《雪域祝福》,节目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藏戏和经典藏戏歌舞表演为主。三是展示民族、民间、民俗的《雪域珍宝》,突出西藏“非遗”类歌舞、藏戏表演等。四是巡游展示的《雪域腾飞》。我在宝钢大舞台和小舞台分别观看了《天上西藏》和《雪域祝福》两台节目。可惜,由于我坐的观众席离舞台太远,相机又太臭,无法清晰地拍摄演出场景。为完美展示演出效果,只好借助网络,选自媒体一些图片以飨博友。

    演出中,既有在西藏农区广为流传的、展现丰收喜悦的群体舞蹈《果谐之韵》,也有表现西藏特色手鼓和摇铃的《欢腾的热芭弦子》,还有展示西藏珞巴族、门巴族、夏尔巴等少数民族的独特舞蹈和民族服饰的组舞《喜马拉雅风情》等,让我们通过这些歌舞,了解了西藏传统的、民族的元素,感受到了新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上海观众兴奋的是,《天上西藏》大型文艺演出还请来了一位重量级的特别嘉宾——西藏歌舞团的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玛。已经年过七旬的才旦卓玛此次是专门放弃了其他原定的演出安排,坚持来到上海参与表演的。才旦卓玛曾经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上海也算是她的第二故乡了,她对上海的感情非常深。老艺术家的一曲《美丽的西藏,可爱的家乡》点燃了全场观众的激情,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响彻全场。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3C/41/FB/FB.jpg
年过七旬的才旦卓玛在演唱《美丽的西藏,可爱的家乡》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3C/41/E9/E9.jpg
反映西藏藏北牧区和谐美好草原生活的群舞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3C/41/EA/EA.jpg
展现丰收喜悦的群体舞蹈 (以上三张图片均摘自网络)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3C/41/E8/E8.jpg

富多彩的西藏“非遗”类歌舞、藏戏表演

 

    藏族歌舞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载,唐朝时期,松赞干布颁发《十善法典》时举行的庆祝会上,“令戴面具,歌舞跳跃,或饰嫠牛,或狮或虎,鼓舞曼舞,依次献技。奏大天鼓,弹奏琵琶,还击饶钹,管弦诸乐……如意美妙,十六少女,装饰巧丽,持诸鲜花,酣歌曼舞,尽情欢娱……”戴着白面具进行艺术表演的形式,早在吐蕃王朝的初期就出现了,如大昭寺内殿有一幅《文成公主入藏欢庆图》壁画,在反映拉萨万人空巷,以歌舞百戏欢迎公主的画面中,与中心位置有一个牧民戴着白山羊面具逗引两头野牛进行舞蹈的场面,旁边还有两个司鼓钹伴奏者,亦与藏戏演出的形式基本相同。西藏有一种综合程度较高的古老歌舞艺术“热芭”,最有代表性的《铃鼓舞》,所使用的鼓就是跳神中女巫手持的独柄鼓,这在《天上西藏》歌舞《欢腾的热芭弦子》中也有展现。 

    同时,《天上西藏》歌舞也充分显示出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的特征。音乐舞蹈表演中的藏戏和“非遗”类节目,和汉族早期的祭祀表演很相似,屈原《九歌》中祭祀场面也有相似的描述。古代汉族民间舞蹈中假面舞,起源于“鬼面”,即模仿各种动物的头形,戴在人头上而后起舞。明代岭南永安女巫在替人祛病时,也是歌舞并举,吹牛角,鸣锣而舞。而且有意思的是,有些舞蹈竟和西方舞蹈相近。如男子群舞《牧民欢歌》,是一种西藏踢踏舞。西藏踢踏舞将弹、唱、舞融为一体,以丰富多变的脚下点子为主要表现形式,节奏欢快、热情奔放。

    无缘去西藏,然而这次能在上海借助世博会观赏到如此精彩纷呈的藏族歌舞,也算是一种缘分了。当年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展现了盛唐景象,正如他自己所歌:“法曲法曲舞霓裳,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但愿西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起,在“政和世理”的年代,幸福吉祥,扎西德勒! 

 

 

博文推荐链接

天上西藏唱浦江  兰亭书院   (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衣食住行·生活类圈子推荐”栏目)

《天上西藏唱浦江》   (文学博客网首页)

《天上西藏》唱浦江  (敏思博客首页“群组日志推荐”栏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