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雨吹不散的“中国红”青春印记

(2010-06-25 08:36:20)
标签:

世博会

随笔

随笔/感悟

杂谈

民生

文化

分类: 随笔杂谈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3B/45/40/40.jpg

中国馆青年工作人员在认真检票  (图片由《劳动报》记者友情提供)

 

感谢文学博客网首页推荐

 

风雨吹不散的“中国红”青春印记

——走近世博会中国馆物业服务团队(二)

 

     在中国馆的采访中,我和记者们不时被物业服务团队的年轻人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奉献世博精神所感动。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每天都发生着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这里,我讲三段“轶闻”吧。

 

以示公正,撕预约券撕出老茧

 

    “我们的工作,就是每天把预约券撕掉。”

    乍听到中国馆小伙子们的介绍,我们都一愣,没听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经详细了解,才弄清了这项工作。

    由于中国馆采取的是全预约参观制度,因此每天5万张预约券就显得特别抢手,常常每天开园不到一刻钟预约券便发放一空了。于是,一些游客们很自然地怀疑:会不会是工作人员私下藏了票呢?中国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中国馆的工作人员是有严格分工的,一些负责外场引导的人员甚至没有进入中国馆的权限,而负责验票的工作人员也从来没有拿到过一张预约券。同时,为了以示公正,中国馆在检票口特地增设了撕票员,当着游客们的面将收到的预约券全部撕毁,以杜绝预约券被工作人员重复使用走后门。而且,每位游客的预约券都会被收取撕掉后投入回收箱中,每小时收集一次进行称重,以计算出当天的预约券数量,并与另一个工作人员用计数器记录下来的入馆人数进行核对。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可以供馆方了解中国馆每小时的客流变化和客流总数,二是以此加强对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监督。

    撕票这事看起来简单,可真要干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刚从学校毕业的小伙子严骏,目前是中国馆检票口的撕票员。他告诉我们,撕票员平均每小时要撕2000到3000张预约券,一天下来要撕将近1万张。一开始,撕票员都是一张一张的撕,以后为了加快进度,后来改成十张一起撕,而现在更常常三十张一叠撕,一个多月下来,小伙子们的两手虎口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有以善处,为老兵开一次“后门”

 

    由于中国馆的热门度实在太高,要想保证正常的观展秩序就要求严格执行全预约制度,没有预约券的游客想进入中国馆几乎没有一点可能。然而,几周前,青年检票员潘玮却悄悄给别人开了次“后门”。想来工作人员“知法犯法”换来的该是惩罚,然而他等来的却是一封表扬信和来自馆部的赞许。

  中国馆实行全预约制度后的有一天,当承担团体游客接待工作的潘玮刚刚引导完一个团队返回入口处时,有一群老人围住了他。原来这是一支从新疆赶来的老兵参观团,一行50余位团员全都是70岁以上的老兵。由于对于参观制度的不了解,这群特地冲着中国馆而来的老兵却没有取到一张预约券。当潘玮告诉他们必须凭券才能参观时,面对近在眼前却不得而入的中国馆,好几位老兵流下了遗憾的泪水。

  面对这些曾为国家立下过赫赫战功的老英雄,面对这一批一心只想看看60多年来建设成就的祖国奠基者们,潘玮的心被打动了。1985年出生的潘玮,是一位从军营走出的年轻人,当兵的经历让他对于军人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潘玮一手拉住团队领队要他稍等,一手举起对讲机迅速向中国馆馆部汇报了这一情况。所幸的是,在潘玮的努力协调和中国馆馆部的人性化处置之下,很快这些老兵得偿所愿,在潘玮的引领下终于步入了中国馆参观。

  对于潘玮来说,这只是一件小事,在每天忙碌的接待工作中,他很快忘记了这件事情。但是,这些老兵却没有忘记这个年轻人为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几周前的一天,当潘玮一如往常地在接待口进行着自己的工作时,一个时曾熟悉声音传来。他转头看去,竟是两周前那支新疆老兵团的领队站在了面前。原来,上次的世博之行让老兵们感受颇深,这次他们又组织了一个团队前来参观。“这次我们记得要领预约券了,不再麻烦你啦!”领队一边和潘玮开着玩笑,一边在一个牛皮纸信封上写下了潘玮的名字。不多时,潘玮接到馆部的通知,有一名来自新疆的老兵亲手送来一封表扬信,信中说,一个名叫潘玮的年轻人圆了50多位老兵心中的梦。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3B/45/3F/3F.jpg 

中国馆工作人员在将预约券当众撕毁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3B/72/9F/9F.jpg

小伙子们一小时撕两三千张预约券虎口都磨出了老茧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3B/73/51/51.jpg

中国馆工作人员在认真核对预约团体参观单

 

主动请缨,帮观博残疾人“盖章”

 

    在世博园中国馆“援助中心”,有一位名叫桂新铮的小伙子,他在中国馆的头衔是“走失人员接待员”。任务是主要负责为在中国馆参观的走失人员,找到亲人或组织者。世博开园以来,他已经帮助几千个走失人员重新回到亲人或组织者的身旁。份内事干得好,份外事他同样做得很出色。中国馆开馆后,有坐轮椅的残疾人反映,他们参观完展馆后,只能乘升降电梯直接下到一楼,无法乘自动电梯去距离地面14米的“九州青堰”户外展区为世博护照盖章,成了他们参观中国馆的唯一遗憾。

    听到残疾人观众的呼声,桂新铮主动请缨,担当起了为残疾人护照盖章的额外援助任务。在同事们的配合下,他在一楼“援助中心”设立了专门的盖章服务点。每天,他守候在升降电梯旁,只要有残疾人想盖章,他就收集好他们的护照,跑到300米外的“援助中心”盖章,再送回到残疾人手中。有时他一天要跑几十个来回,但看到残疾朋友拿到护照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小伙子的心里也乐开了花。这项份外服务开展以来,桂新铮已为1000多名残疾朋友在世博护照盖上了章。

 

    “每天的工作就像打仗一样,节奏很快也很紧张。”这是中国馆青年工作人员对自己工作简单而形象的描述。在这种超负荷的工作中,青年员工始终保持着亲切热情的服务态度和积极认真的规范服务。然而,在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中国馆物业服务团队青年员工最大的苦恼,是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为他们的工作带来了麻烦,给中国形象造成了损害。如,清除口香糖残渣就是保洁中的一大“难”。每天晚上,保洁人员打扫时,总会发现不少口香糖残渣,需要用小铲刀一点点清除。仅仅在环球影院,每天能发现好几十块。由于馆内一些地方铺的是地毯,就要费更多工夫才能处理干净。再如,“瘾君子”们违反禁烟规定,也为工作人员造成不小的麻烦。中国馆整个场馆属于“禁烟区”,但在馆内14米的“九洲清晏”平台上,居然时常有人在此过烟瘾。碰到这种情况,馆内工作人员便会上前劝告,但还是防不胜防。工作人员只好采取一些防备措施,在垃圾桶周围备上水,防止出现冒烟等现象。青年们说,在感受中华智慧和文明之旅的过程中,观众如何更加文明有序地观展,其实也在测试着这抹“中国红”的亮度。

    在和中国馆物业服务团队的年轻人接触的过程中,我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感动和欣慰。在他们身上,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广大普通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也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广大年轻人热爱祖国,乐于奉献的蓬勃朝气,我们的“80后”“90后”是大有希望的。我想,中国馆的年轻人无论他们以后从事什么工作,世博会的这段经历将永远铭刻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岁月的风风雨雨吹不散这抹“中国红”给他们青春刻下的印记! 

 

 

 

 

 

相关博文链接 

用青春擦亮“中国红”的年轻人

博文推荐链接 

《风雨吹不散的“中国红”青春印记》  (文学博客网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