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3B/45/29/29.jpg
年轻靓丽的世博会中国馆VIP礼宾团队员工
(图片由《劳动部》记者友情提供)
感谢狐狸之家在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衣食住行]栏目推荐
感谢博客日报首页[博客报道]栏目推荐
用青春擦亮“中国红”的年轻人
——走近世博会中国馆物业服务团队(一)
世博会开园已经一个多月了,万众瞩目的当然是那“中国红”——“东方之冠”中国馆。这里,我可以自豪地告诉各位博友,中国馆——这个世博园中规模最大,容纳观众最大,也是参观者最向往的场馆,承担场馆服务管理的是我区的明华物业公司。更值得自豪的是,一批“80后”“90后”已经挑起了服务管理中国馆的大梁!
由于工作关系,世博会开园以来,我和同伴们多次奔波在园区,了解我区入驻园区服务团队的情况,并努力做一些为他们的服务工作。这次世博会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在我区地域,而且我区进驻世博园的服务团队有36个、工作人员有5千多人。其中,占大多数的是安全保卫、餐饮行业和物业公司。在和这些普通的公安干警、环卫工人、营业员、服务员等接触中,每次都让我们为他们(她们)兢兢业业、奉献世博的行动和精神所深深感动。上周,我们策划了对中国馆物业服务团队的一次集体采访,得到了《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新闻晚报》、《劳动报》等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日前,采访报道均已发表。现在,我汇集一些报道内容和自已的体会,分几次介绍这些可爱的年轻人的感人事迹。
凡是到过世博会的游客,没有不想进入中国馆参观的。凡是进入过中国馆的游客,都是幸运的,同时又会为潮涌一般的观众人流所震撼。确实,作为上海世博会上规模最大、受关注度最高的展馆,中国馆每天都承受着园区里最大的客流压力。服务人员不仅要做好游客引导、场馆保洁等工作,每天还要接待不少来自世界各国的贵宾团队。每天近14个小时的开放时间、平均一天接待5万名游客,平均一天接待60多档VIP团队,同时馆内又陈列着超过40多件的稀世珍宝,用员工们自己的话说:“每天的工作就像打仗一样。”这种工作强度和压力可想而知。
本次参加中国馆物业服务的千余名工作人员中,有700余名是负责礼宾接待、场馆保洁、检票口引导等一线工作的服务人员,而这700多人全部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其中近三分之二的人更是刚刚踏上社会的“80后”、“90后”,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可不要小看了这些年轻人,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真正的睡眠时间甚至不到3个小时,但是在他们身上却完全看不到‘骄娇’二字”。老一辈员工对这些年轻人的出色表现除了欣慰外更多的是感动。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3C/0C/06/06.bmp
中国馆VIP礼宾团队的姑娘们每天以甜美的微笑迎接八方来客
中国馆是上海世博会的一个标志,不仅游客都想来看一看,来自各国的贵宾也将它列为参观的首选目标。这对中国馆礼宾接待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穿着制服、系着丝巾、带着甜美的微笑——这是中国形象啊!中国馆一天里平均要有60多档的VIP团队需要接待,而最多的时候一天甚至需要接待200档VIP团队。60名中国馆礼宾服务VIP团队接待员几乎没有一天休息,一档团队接待完还来不及喝上一口水另一档接待任务便来了,连续站上4、5个小时对于她们来说真是家常便饭。在这样的劳动强度之下,有的队员因为连续讲解喉咙长了息肉喝水都疼、有的因为长时间在人流拥挤的场馆里穿梭而晕倒,而几乎每个小姑娘的脚上都有水泡挑破后留下的痂。试运行时大家穿的是有跟的牛皮鞋,结果没几天就都走路跛着脚了。试运行之后,公司领导马上给大家都换成了平底低帮的软底鞋,但还是常常没多长时间就要换一双鞋。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3B/45/32/32.jpg
保洁员王爽义每天精心为国宝展区玻璃擦指纹一天要跑七八公里
在中国馆“国之瑰宝”展区,一共展出40件国宝。出于安全考虑,展区用厚实的玻璃,将国宝和观众隔开。由于室内光线比较暗,观众为了看清这些稀世珍宝,都会不由自主地挨近玻璃柜仔细观看,这样就难免会将双手按在玻璃上,留下触目的一个个指纹。为了及时消除观众在玻璃上留下的指纹,甚至是唇纹,保持其清洁度,保洁员每10分钟就要在该展区巡回擦拭一遍玻璃上的指纹。“我一天值一个班,一手拿专用毛巾,一手拿垃圾袋,8小时要来回走上40多趟,算算一天总共要跑上七八公里路吧。”28岁的王爽义告诉我们,这活干起来有点枯燥,也蛮吃力的。他以前在宾馆工作,听到明华物业进驻中国馆,他就应聘来做保洁员。对眼下这份工作,他从无怨言,他说:“这是一种荣誉,不累。”
像小王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如中国馆物业400多名负责设备检修等工作的后勤保障人员中的大多数青年员工都是如此。每天闭馆后,当大多数服务人员可以卸下一天的疲惫回家休息时,却是他们最为忙碌的时候。馆内的电梯、空调、灯光等设备都在他们的维护范围之内,特别是电梯更是维护的重中之重。按照设计,中国馆中的厢式电梯每次最多可搭载23人,而中国馆每天的游客接待量达到5万人,电梯的承载压力可想而知。按照常规来说,电梯的检修频率是半个月一次,而针对中国馆的运行状况,馆里的32部电梯却是每天闭馆后都要检修一次。检修一部电梯大约需要1小时左右的时间,一部电梯的检修工作需要两名维修员同时参与,而维修组成员一共只有10多人,分成两套班子轮流维护,从闭馆到第二天开馆之间的大约8个小时时间里,维护工作在馆内争分夺秒的展开,常常是到了开馆的时间,而维修人员才刚刚有了歇口气的机会。
在世博会园区,解放军、武警战士和公安干警是最可爱的人,大学生志愿者是最可爱的人,中国馆物业服务团队的青年员工也是最可爱的人,我所接触到的为世博会做着默默奉献的青年员工也是最可爱的人。正是他们(他们)这群“80后”“90后”一代,用美丽的青春擦亮了上海世博会的“中国红”!
我还要讲中国馆年轻人们的故事呢,且听下回分解。
博文推荐链接
用青春擦亮“中国红”的年轻人 (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衣食住行”栏目)
用青春擦亮“中国红”的年轻人 (博客日报首页“博客报道”栏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