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中国公共场所实行禁烟有多难

(2010-03-19 09:21:02)
标签:

杂谈

民生

随笔/感悟

生活记录

世博会

随笔

文化

分类: 阅报随话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39/5D/1B/1B.jpg

今年3月1日起《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开始实施  (图片摘自网络)

 

感谢新华网博客首页、[城市·生活]栏目推荐

 

在中国公共场所实行禁烟有多难

——阅报随话(77) 

 

    今年3月1日开始,《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开始实施。所谓的公共场所控烟分两个层面:一是部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二是部分公共场所室内区域除吸烟区和吸烟室以外禁止吸烟。然而,据报道,“禁令”实施至今已有半月,记者在部分商场、游戏机房、KTV调查发现,虽然禁烟标志随处可见,但服务人员往往“睁只眼闭只眼”,对吸烟的顾客视而不见,实际上控烟令形同虚设。其实,这些情况在北京、广州、杭州等大城市都是存在的。于是,人们不禁担心,即将举行的上海世博会能否办成“无烟世博”?因为世界卫生组织曾向中国政府提出,希望上海开世博会先例,办成第一届“无烟世博”。

    但是,据专家分析,“无烟世博”这个愿望尚难实现。一方面,个别国家和地区,烟草文化本身就是其历史和国家形象的一部分,要完全禁止这些国家馆的展览内容中没有烟草相关内容,有很大难度。另一方面,虽然园区内展馆、场馆等都将禁止吸烟,但其他室内场所如餐厅、咖啡馆等,完全禁烟尚难做到。更重要的一方面,中国吸烟人数可能多达3.5亿人,世博参观者中烟民不在少数。参观世博会,所需时间远比看奥运比赛或文艺演出长,通常要大半天,让有烟瘾的人进入园区后就不吸烟,恐怕会抑制这部分人群参观世博的热情。

    看到这些报道,再联系自己身边的现实,我是对“控烟令”的实施持悲观态度的。我切实感到,在中国的公共场所实行禁烟该有多么困难!

    如今的公共场所,吸烟者根本就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以致成为了一种“灾害”。当你难得欣然赴宴品尝美味佳肴时,往往会被满屋弥漫的烟雾呛得没了好胃口。而在座的又都是亲朋好友,同事客户,出于礼貌和工作,你只能硬着头皮陪笑陪坐,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当你每天上下班,漫步在大街小巷时,总会忽地闻到呛鼻的烟味。当你在大城市的清晨企图呼吸难得的清新空气时,往往会因无端吸入厌恶的烟味而坏了好心情。当你舒心地走在街道、小区和楼道时,不难会看到大煞风景的镜头:乱丢的烟蒂横七竖八地卧躺在人行道上、花树丛中和楼道里。看着清洁工费力地抠挖着烟蒂,我想每一个吸烟者会有何感想?当你……时,相信诸位都会有很多熟视无睹而又深为讨厌的遭遇和场合吧?!

    公共场所禁烟难,当然难在要面临着众多烟民根深蒂固生活习惯和依赖的强大挑战。目前,全世界共有吸烟者11亿,中国拥有3.5亿人,占了三分之一还多,而且烟民还在逐年增加,并有低龄化趋势,女烟民人数也在上升。据说,北京市的禁烟令出台后,有烟民竟说:让我戒烟不如上吊。他们说,这话的原版是“叫我戒烟,宁可上吊!”还是我们著名的老舍先生说的。可想而知,让烟民自觉地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多难!但是,国家对控烟办法不多,力度不够,是中国公共场所禁烟难的主要原因。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39/5D/30/30.jpg

会议室里吸烟屡禁不止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39/5D/11/11.jpg

餐厅里香烟成为美餐时不可或缺的佐料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39/5D/17/17.jpg

办公室里香烟缭绕是一道常见的风景线

 

    从北京实行公共场所禁烟来看,禁烟涉及的公共场所范围之广对新规定的执行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北京市大大小小的餐馆、餐厅包括集体食堂共47000多家。数量如此之多的餐饮单位,想达到全面禁烟的目的,困难可想而知。北京市有将近10万名公共场所禁烟检查员,兼职劝阻吸烟。餐厅、宾馆、酒吧、商场等7类28种主要公共场所的禁烟执法权。可现实情况是无法组建一支专职的控烟执法队伍。面对北京市230万烟民,如何靠得了一纸禁烟政府令?而目前实施的政府禁烟令,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场控烟的宣传运动,推进公众树立不在公共场所抽烟的观念。同时,目前城市的硬件也不具备。由于北京市的餐厅经营规模和就餐环境参差不齐,很多中小规模餐厅只有一个就餐空间,如果不改变房间结构,吸烟区和非吸烟区不可能完全隔绝。左边是“上帝”,右边是法律,这使得餐饮服务场所在“禁烟令”面前将面临两难境地。从开始起草《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的若干规定》以来,罚款的问题就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根据禁烟令规定,在个人公共场所违禁吸烟,劝阻无效可罚10元,责任单位可处1000至5000元罚款。很多人评价这种处罚方式是“懒人立法”,是“连坐”的行政思维模式。尤其是餐饮业的经营者纷纷大呼不公平,“我们不是执法者,吸烟的也不是我们,凭什么罚我们?”

    至于讲到国家对控烟办法不多,力度不够的根子,恐怕就是巨额“税收”了。   

    从历史上看,烟草在明代传入中国以来得到了迅猛发展,至迟到清朝康熙年间烟草种植已基本上传遍各省。据专家考证,烟草在中国传播的动因在于自然环境、种植技术、制作技术、社会需求与政策环境的共同作用所造成的。其中,政策环境是最重要的动因,历朝政府都是烟草传播的重要推动力量。烟草及其制品是历朝政府的重要税源之一。为了获取更多的税源,晚清以来历朝统治者都大力推动烟草种植、加工和贸易。民国政府甚至“商请金融机关,从事贷款”,以解决烟农资金不足问题。

    那么,我们现在如何呢?2004年,“中国纳税百强排行榜”上榜最多的仍然是烟草行业。500强中有78家烟厂登上排行榜,纳税总额1325.35亿元。其中前100名中有35家烟厂共纳税1077.2亿元,占前100强纳税总额的34.91%。烟草制造业无疑依然是我国税收贡献的第一大产业合第一大税源。2006年,“中国纳税百强排行榜”中,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红云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傲居前十位,烟草制造业以1761.50亿元的税收贡献傲视其他行业。500强的排行榜中,企业数目最多的行业是烟草业,共有71家企业上榜。仔细研究这71家企业名单,其中不少企业还是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可见烟草之威力。有人惊呼这是“油烟熏出来的纳税百强”!2007年,“中国纳税百强排行榜”显示,从行业分布看,纳税百强中,烟草、石油天然气和银行业位居前三。同时从2007年度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信息发布报告看,其中,钢铁行业利润最大,而烟草行业利润率最高,达17.3%。所以,不管历朝历代政府,谁都不会舍弃烟草这个“香饽饽”的。

    因此,在这种矛盾心理支配下,中国政府对“控烟”的力度显然是软弱无力的。从全球范围看,公共场所禁烟时代已经来临。目前,已有我国等147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0%左右。很多地区已经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禁烟,包括中国香港、台湾。香港特区从2007年1月1日起,规定香港所有的工作地点、公众地点、饭店、街道以及公众游乐场所内的大部分范围实施禁烟 ,违规烟民最高可判罚5000港元。我在2008年到香港旅游时深有体会,特别是餐馆的空气清新给我们留下美好印象。应该说,禁烟运动正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走向文明的潮流,而禁烟的首要之地便是“公共场所”,这正是从保护非烟民权利出发的。

    截稿时,无意间正巧发现一条关于“控烟”的新闻:3月16日,广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对《广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二审稿》删除了办公室、会议室、礼堂等工作场所禁烟的规定。此前的《草案》规定,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礼堂、会议厅(室)、办公室、办事服务大厅禁止吸烟。但第一次审议后,有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场所,本条例是公共场所控制吸烟立法,应该明确区分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而将礼堂、会议室、办公室列入禁烟范围过于严格,不符合广州市的实际。看到这条消息,我无语,我悲观:我们的公务员、我们的领导干部尚且如此不愿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怎么去要求普通老百姓呢?

    当然,还是寄希望于上海世博会,根据新实施的控烟条例,政府有在举办大型活动时临时设置禁止吸烟场所范围的权力,这为世博会开展控烟工作创造了条件。作为世博举办城市,上海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展区,整个城市世博期间的控烟情况如何,也是一场特殊的展示。上海理应抓住世博机遇,让控烟水平上一个台阶,为中国公共场所禁烟带个好头。

 

 

博文推荐链接 

叫我戒烟,宁可上吊:在中国公共场所禁烟有多难?  (新华网博客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