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贵自省最忌狂
(2010-02-28 22:31:50)
标签:
杂谈 |
人贵自省最忌狂
孔子就很赞同自省,他认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省、自省,也就自古成为中国人用来修身养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三省之内容,也并不是完全局限于曾子所说。三省更代表的是一种精神,是勇于自责、诚心向善、乐于有德的精神。古代狂士也是不少,“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李白,魏晋时竹林七贤,都是狂士代表。但他们的狂是追求人性的洒脱,而非目中无人、贬抑旁人的狂。这些狂士,皆为大家,自有狂的资本。普通人,还是多多自省、谦微些好。
三省也是中国人很喜欢用来起名字的依据之一。最有名的,莫过于为《资治通鉴》做注的胡三省了。胡三省,字身之,旧字景参,号梅磵,浙江宁海县中胡村人,生于南宋里宗绍定三年(1230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胡三省历30年所著的《资治通鉴音注》294卷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人谈起《通鉴》,往往都是用的《通鉴》胡注。《资治通鉴》本身就卷帙浩繁,为其做注更是工程浩大。胡三省能够完成这一艰巨任务,除了继承先父遗愿之外,坚韧、执著的人格与品德更是强力保障。
胡三省一生充满艰辛,多经坎坷,但磨难并没有消磨掉他的意志。宝祐三年(1256年),胡三省与文天祥、陆秀夫、谢枋得等同登进士第。文天祥与陆秀夫后来都成为南宋宰相,由此足见胡三省之才。有才有德的胡三省为人刚正不阿,咸淳十年(1274年),胡三省出任沿江制置司机宜文字,次年,改任贾似道幕僚。胡三省始终坚持认为,乱世中节操更可贵,有德更为珍。虽为贾似道下属,但观点不合,胡三省也不去趋炎附势,而是决然弃职回家,潜心著述。南宋亡后,为了不受元朝统治者的拉拢,胡三省又毅然举家回到中胡村。
如果说胡三省的高尚人格和道德品质是受其名字影响,或许有些牵强。但古人提倡的“三省”精神确实在他身上有着深刻的体现。今人忙于事业、忙于还贷,很少有时间自省,看看古人,真是应感到赧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