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2C/11/AC/AC.jpg
农民工在如此恶劣的生产环境中工作(图片均摘自网络)
感谢贾东岸在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草根声音]栏目推荐
感谢新华博客首页、新华博客首页[传媒·科技]栏目推荐
感谢博客日报首页[博客说事]栏目推荐
尘肺病世界第一:拷问农民工劳动环境
——阅报随话(49)
在中国有超过2亿人受到职业病的威胁和危害。而在各类职业病中,尘肺病占到80%。尘肺病包括12种疾病,主要表现是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矽肺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尘肺病。据卫生部门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67.6万例,其中尘肺病累计发病61万多例,病人广泛分布于煤炭、冶金、坑道建设等行业。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有14万多人死于职业尘肺病,每年新增约1万例,以上各数据均居世界首位。——(摘自《南方都市报》)
近日,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开胸验肺”事件有了最新进展,郑州市“张海超事件”协调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职业病防治专家就张海超职业史、现有能够收集到的影像学资料和追踪到的多家医疗机构诊疗内容进行了缜密科学的诊断复诊,诊断为“尘肺病”。与此同时,在事件发生后,国家卫生部责成卫生部相关司局和中国疾控中心权威专家组成联合督查调研组,赴河南对该事件进行调查。河南省卫生厅、郑州市委市政府等相继对“开胸验肺”事件中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责任追究。河南省还组织开展了全省职业卫生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存在粉尘、铅、苯和有机溶剂职业病危害的企业,督促企业完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落实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告知制度。
张海超“开胸验肺”似乎可以告一段落了,但“开胸验肺”事件不应就此淡去。透过这一事件暴露出来的我国农民工职业病防治问题和劳动生存环境,急需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据《光明日报》记者报道,最近记者收集到的部分事实和数据让人揪心——2003年起,云南省水富县先后有多名农民工到外地某石英干粉厂务工,返乡后陆续有12人死亡。今年有关专家对63名村民进行职业病诊断,被诊断为尘肺的达30例。今年初,国家安监总局对广西马山县进行调查,1985年至1991年共有1001名农民工赴外地金矿打工,在已进行尘肺病体检的600人中,确诊尘肺病患者225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已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近年已死亡14人。北京木城涧煤矿的农民工邓麒祥说,“矿上曾有人得了二期尘肺病死了,医生把他的肺掏出来,用大锤都砸不烂,比石头还结实。”这类事例举不胜举,令人唏嘘不已。就拿自己身边的最常见的事例来说,城里人房屋装修,都嫌粉墙时粉尘大、油漆时味儿大,最起码一个月后才能往里搬。但你想想,在里面粉墙油漆的农民工天天猫在呛鼻的粉尘和油漆味里,而且不是做你一家啊,他们的健康要受到多大伤害!更何况这些零星招来干活的农民工,没有劳动合同关系,谁会去关心他们的职业病,他们日后生病谁会为他们“埋单”?!
据卫生部部长陈竺介绍,目前我国农民工的职业病危害“形势十分严峻”。一是严重职业病危害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我国正处在职业病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尘肺、急性职业中毒等重点职业病发病居高不下。截至2008年底,各地累计报告职业病70多万例,其中尘肺病累计发病近64万例。近几年,平均每年报告新发尘肺病1万例左右,同时尘肺病发病工龄明显缩短,急、慢性职业中毒呈上升趋势。由于一些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职业健康体检率低,再加上职业病具有迟发性和隐匿性的特点,我国每年实际新发职业病情况要远高于现有报告数字。据专家估计,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职业病发病总数还将继续呈上升趋势。二是农民工职业病危害问题突出。据调查显示,大多数农民工在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中小企业工作,工资偏低,劳动时间长,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由于劳动关系不固定,流动性大,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情况十分复杂,其健康影响难以准确估计。近年来,在一些地区,群发性职业病危害事件时有发生。如河北省高碑店市农民工苯中毒事件,福建省仙游县、安徽省无为县、云南省水富县农民工患尘肺病事件等。由于尘肺病和慢性职业中毒的潜伏期较长,往往不受重视,而一旦发病又往往难以治愈,病死率高。在一些地方农民工家庭因职业病致贫、返贫问题十分突出,农民工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2C/11/9E/9E.jpg
然而,勿庸讳言,面对尘肺病这个“世界第一”的严峻局面,我们的政府和社会对此显得决心不大,方法不多,令人遗憾!各地政府必须下狠手对尘肺病高危企业加大监督和治理,否则都是纸上谈兵,无济于事。
不能幻想企业的自治自理能力。从企业来讲,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第一责任人,职业病诊断与鉴定需要用人单位提供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可是在张海超事件中,即使最终的诊断结论都下来了,张海超所在的振东公司至今仍然没有给他出具任何证明资料。让一名农民工去要求企业“自证其罪”,在现实中何其难也!
不能幻想指定的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所谓公信地位。按《职业病防治法》以及卫生部2002年出台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办法》,职业病只能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来诊断。这样,当事人只能到某一指定的医疗机构去检测,而这样的机构如果和用人单位在同一地域,就极有可能发生某种利益上的勾连,无数的事实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由此,建议:
一、各地政府坚决清理甚至关闭那些尘肺病高危企业。长期以来,在某些地方,老板追求超额利润,地方追求GDP政绩,一些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各种企业照样开工,造成很多工人不知不觉就患上了尘肺病,严重者更丧失了劳动能力。尘肺病波及人数众多,而且不可治愈,由此造成的对职工健康的损伤和对社会资源的消耗要远远高于矿难等突发性灾难,地方政府对此将蒙受很大的政治和经济代价,最终还是得不偿失的。
二、卫生部尽快修改职业病诊断程序。诚然,卫生部早已认识到职业病诊断程序的弊端,正如其在修订有关管理办法的说明中说的那样:“现行程序导致了劳动者申请诊断难,职业病诊断机构受理诊断难、难以作出诊断等问题。”这些问题正是张海超所碰到的,也是许多其他职业病患者所碰到的难处。具体的修改意见主要集中于解决“诊断难”等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希望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管理办法的修订能更广泛地听取社会各界特别是农民工的意见,并尽早出台。
三、尽快建立农民工尘肺病等职业病的维权渠道。工会无疑是为农民工维权的主要渠道,患病农民工所在的工厂若有工会组织能够与资方就工作环境、工资等问题进行谈判,若有工会组织在患病农民工碰到需要维权时站出来说话撑腰,可能就不会出现像张海超这么令人绝望的“讲道理”方式。各级法律援助组织也无疑可以成为农民工维权的一个重要渠道。遗憾的是,在张海超事件中,当地这两大维权组织却无所作为,以致上演了共和国历史上罕见的“开胸验肺”惨剧。
四、尽快建立农民工尘肺病等职业病的援助机制。目前职业病发病率高主要在中小企业。据统计,2008年超过半数的职业病病例分布在中小企业,特别是69.85%的慢性职业中毒病例分布在中小企业。同时,由于目前职业病高危、高发群体不是在正式企业工作的职工,而是以农民工为主的流动群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职业病患者在维权方面的弱势地位。另外,职业病本身具有的“潜伏期长”、“发病滞后”等特点和农民工流动性大、自我防护意识薄弱等因素,致使很多职业病患者往往在调整务工单位或返乡之后才发现明显症状,这给职业病的工伤认定、补偿和早期治疗带来很大难度,使很多患病农民工身体饱受病痛折磨,整个家庭也为此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们应当从制度设计上解决这一问题。有专家提出,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使工伤和患职业病的农民工通过工伤保险待遇得到及时救治和康复,并长期保障其基本生活。还提出建立工伤预防机制,主要是通过工伤保险的行业差别和企业浮动费率,通过从工伤基金中提取预防费,用于农民工的安全健康宣传、培训,通过对在职业危害岗位工作的农民工开展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等方式,早期排除隐患,降低事故率和发病率,从源头上保护农民工安全、健康。这些都是保障农民工安全健康的好建议,望政府部门予以考虑并积极采纳实施。
在1999年召开的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体面劳动的理念,并将实现体面劳动作为国际劳工组织推动的战略目标。去年第97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宣言》,进一步明确了推动包括劳动保护在内的体面劳动的四大战略目标。我国政府对此已作出了庄严的承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2亿人;保护农民工的健康,已经成为实现劳动者体面劳动的重要内容。在这个意义上,关注尘肺病等职业病这个公共卫生问题,事实上也是在关注以农民工为主要代表的劳动者群体。善待他们,也就是在善待为这个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付出了艰苦努力的中国“脊梁”。
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再也不能发生!尘肺病“世界第一”的帽子再也不能戴下去了!
必须重视了:中国尘肺病世界第一
(新浪草根名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