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晚会现场(可惜不能带相机,图片来自网络)
五一文艺晚会遐想
这些年来,每年“五一”前夜,我都要去观看上海市“五一”文艺晚会。如今的文艺舞台,出现普通工人形象的演出已属鲜见,只有在各地的“五一”文艺晚会上,才能够集中展示一下。
上海每年的“五一”晚会,都有一个传统;演员都不是专业文艺团体的专业演员,当然更不是什么大腕明星。参加演出的都是职工文艺团体,演员大多是来自基层一线的职工。总之,它是一次群众性文艺演出的大汇演。质朴、真挚、生动、感人,是工人演员表演的最大特点。反映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服务台服务员帮助一名失去独生女的老年痴呆症老人的小品,主要演员就是这个真实故事的主角。反映年初那场冰雪灾害中上海电力工人支援兄弟省市抢修电力设施的多媒体情景诗朗诵《冰雪英雄》,其中不少演员都曾亲身经历了那场战斗。可喜的是,舞蹈《劳动号子响云天》的演员都是来自两所高校的大学生。我想,让学生在演出中体会劳动神圣的真谛是有益处的。这台晚会上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演员。他(她)们把来自家乡的民歌风情和对第二故乡的真情奉献给上海人民,感动了全场观众。
※ ※
每年五一前夕,上海市的最高领导和来自生产第一线的普通工人欢聚一堂,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当然,不仅是这一天这一晚,各级政府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慰问关心着一线工人。在今年的冰雪灾害中,共和国总理不顾自己已是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执意爬上冰雪覆盖的陡峭山坡看望正在抢修的工人,和他们握一握手,说上几句贴心的话。这个场景,曾湿润了多少人的眼眶。但是,不庸违言,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线工人的地位下降了,收入低、生活差,不少基本的权益都难以得到保障。这些年来,一线工人的工作生活状况得到了高度重视,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确保他们的基本权益,劳动条件有所改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工人们有一句实在而又让人忧心的话:不要把我们工人当作一把伞,用得着的时候撑一撑,用不着的时候就搁在一旁。执政党当以为戒,时刻想着普通工人和农民,是维系一个政权生存和发展之本啊!

上海电力公司职工表演多媒体情景诗朗诵《冰雪英雄》
※
※
环顾剧场, 看到观众中有很多穿着各种工作服的年轻人。可以判断,他们应该是来自工厂车间的普通青工吧。我去过大众、宝钢等大型工厂,看到的一线工人中青工占了很大成分。平时在商店、饭店、宾馆、机场等处,看到的一线员工也已年轻人为主。这是一个企业、行业乃至一个国家之幸事。现在,我们的择业观念出了问题,好像每个青年都要读到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毕业找工作都要当白领金领才算国家人才。于是,千军万马都去挤高考一条独木桥,弄得年轻人的人才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扭曲。由于工作关系,我接触了不少一线青工,尤其一些优秀青工。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纯朴、善良、敬业、向上的好品质。我觉得,他们同样和青年公务员、青年白领一样,都是企业、地区和国家不可或缺的人才。
※
※
每当红五月临近,心中总会涌现出两首歌曲来。一首是《五月的鲜花》,这支歌是我们这个年龄段以前的中老年大概都会哼上几句的歌。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了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的抗战不息。
……
哼之,心中自会升腾起一股悲壮、坚毅、深情的热流,仿佛心灵为之纯洁了许多。另一首歌是《咱们工人有力量》。
咱们工人有力量,
每天每日工作忙。
盖成了高楼大厦,
修起了铁路煤矿,
改造得世界变呀变了样!
……
今天唱着这首歌,好像已不大有底气了。咱们工人还有力量吗?劳动还光荣吗?!劳工还神圣吗?!现实时常向我们提出这样严肃的问题。回答这些问题,任何空洞的理论都无法梳理工人们的疑虑,只有看得到的实践才能让工人们释怀。
※
※
看着演出,想到了当今文坛工人题材的文艺作品奇缺的现象。我国有近3亿的工人,而反映其生存状态、精神面貌的小说、影视剧真是凤毛麟角。说到工人题材,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雨果的《悲惨世界》,狄更斯的《艰难时世》,高尔基的《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外国名著。由于中国是农业大国,描写工业建设和工人生活的文学作品历来为数不多。然而,进入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工人题材的作品还是凤毛麟角,那就值得文化人探讨了。是我们的文化人对工业题材特别是以工人为主角的题材,缺少应有的创作热情呢?还是创作者缺乏生活的体验,没有真正深入工矿企业,去了解工人,熟悉工人,挖掘反映工人生活的素材呢?还是创作工业题材,表现工人形象确有一定的难度呢?我们呼唤工人题材的文学作品,并不仅仅要多几部以工人为主角的小说和影视片,而是期待小说家和影视艺术家以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感受,塑造出性格鲜明,血肉丰满的工人的典型形象。
※
※
散场出来,上海大剧院四周灯光灿烂,夜上海被装点得如同水晶城一般璀璨剔透。豪情尚在胸中,感动还未消逝。眼前的一切不都是千千万万普通工人和知识分子、管理者一起共同创造的吗?谁能说,今天一线工人已不再需要?!谁能说,今天体力劳动者已不再是先进生产力?!
今天,我们歌颂普通工人,就是在歌颂人类历史,就是在歌颂优秀传统,同样更是在歌颂和谐明天。
五月,怀念起工人阶级的先驱们。想起了《国际歌》作者,一个工人出身的革命家和诗人——欧仁·鲍狄埃来,想起他的一首诗《起义者》,以此献给我们的工人兄弟们!
起义者!……他的名字是人,
不再是当牛做马的奴隶。
他永远服从真理,
奋勇前进,坚定不移,
因为科学的太阳
已经从天边升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