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年的蒙太奇叙述

(2008-02-07 20:38:06)
标签:

文化

情感

生活记录

人文/历史

文学/原创

随笔/感悟

旅行

知青

感悟随笔

杂谈

随笔

怀旧

分类: 随笔杂谈
 
                                          (图片均摘自网络)
过年的蒙太奇叙述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这些天来,看电视,读报纸,眼前不时浮现着因今年初这场雪灾阻挡了回家路的上百万人们的身影。看着、读着,又勾起了对知青生活的联想。于是,一幕幕感人的镜头就像电影一样,从近及远,从远及近,“蒙太奇”叙述式地跳跃在我的脑海里……
 
    场景一  广州火车站。因特大雨雪京广线瘫痪,136趟列车延误,18万人滞留车上,1月28日滞留旅客约达60万!几十万张焦急万分的脸孔,几十万双急切盼望回家的眼睛。
 

 过年的蒙太奇叙述

 

过年的蒙太奇叙述

 

    场景二  贵州江口县印江县交界处苗王坡
    时间:2008年1月17日——1月23日 
    人物:贵阳医学院2007级新生任文彬
    从1月13日晚上开始,贵阳气温骤然降到摄氏零下几度,飘雪的雨雾粘到哪里都会结冰。受雪凝天气影响,贵州电网220千伏以下低压配电线路较大范围遭受不同程度损坏,全省41个市县受到停电影响。与此同时,贵州省共有6045个移动基站由于停电导致377万手机用户通信中断。贵州东、南部的高速公路封堵已逼近高峰。东部,从玉屏到凯里滞留了300多辆车,南边,往广西方向的贵新高速连绵20多公里,阻塞了2800多辆车,1万多人在荒郊野外的公路上瑟瑟发抖。
    任文彬的家在印江县城附近的板溪镇上洞村。从贵阳到印江,原本只需要买张车票,往客车一钻,就到家了。可是所有的长途汽车15日就停运了,回家的路,突然就断了。任文彬和同学们只得辗转火车、汽车到了离印江近一些的铜仁。然而,一个更坏的消息在等待他们:去往印江半路上的苗王坡已经封路了,最高海拔1200多米处,已经积了10多厘米的雪。山脚下,邻县的德旺镇上已经滞留了上千人。   
    任文彬决定:走回去!1月22日一大早,天下冻雨。任文彬拎了旅行包和背包,还有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三嫂煮的12个鸡蛋。下午两点,任文彬和其他6个男生开始爬苗王坡。4个小时后,任文彬和同伴跌跌绊绊爬到了山顶的公路。岔口上的风更猛烈了,夹着细碎的雨雪扑面打来,脸颊冻得发硬。树桠子上的积冰也不时“咔嚓”“咔嚓”地一块块往下掉。暗黑的天色中,大家一开始是手拉手连成一排,蹲着身子往下滑。但是,一个人摔了,所有人都猝不及防地往后翻。众人撒开手,三三两两地牵着,一步一步地慢慢往下挪。穿着一双球鞋的任文彬侧着身子,小心翼翼地走着,或许是饥渴的缘故,他感到身体发冷,双腿也越来越僵硬,接连摔了几跤。山坡上不时传出尖叫声。还有个穿红衣服的男人摔出了一二十米,滚到沟坎下面,折腾半个多小时才被同伴拉上来。
    天黑了,他们终于下山来到山脚下一个村庄。大家高兴地喊叫起来,原来缠溪镇(好像在叶辛小说里经常读到的一个地名)政府在这里设立了救援站。救援站不仅有火有饭,还有棉衣棉被和医生。后经统计,这一天,有3500多人从江口德旺镇翻越苗王坡抵达缠溪镇。这个数字在1月27日累计达到一万余人。再经过一番辗转周折, 1月23日早上,任文彬坐上了县城开往板溪镇的第一班车。半个小时后,任文彬终于走进了上洞村——他风雪兼程要回来的地方。
 
过年的蒙太奇叙述
 
    场景三  江苏宜兴——上海
    时间:知青时代
    人物:储福金(作家)
    我插队在江南水乡宜兴,那是我的祖籍所在地。我的户口落在农村有八年多。每到年底,就早早地在乡下准备要带回家过年的东西。先与镇上肉店订好一条猪腿,再与捕鱼的订鱼虾。有时还带上一袋乡村深秋收上来的新鲜大米。乡村的新鲜猪肉,七角钱一斤;虾基本是活的,五角钱一斤;鳖是活的,也只有五角钱一斤;鱼是活的,也是五角钱一斤。别看东西这么便宜,因为当时的社会收入很低。我从小身体弱,下乡时依然单薄,在农村别人干一天拿十分工,我干一天只挣三到五分工,而十分工才收入三角多钱。一年下来,我挣的工分勉强能领回基本口粮就不错了。我总是将父母寄来的零用钱,省吃俭用,积攒下来,买了过年的物品再回城去家里过年。
    每一次回家过年,我都要挑上一担,搭船去大镇的汽车站。船是一种小火轮,烧着煤,吼着“突突突”的声响。挑着担上船去,跳板不宽,挑着重担踩上去,感觉是软晃晃的,只怕稳不住身子。临过年的船上,鸡、鸭、小猪等活畜也比人多。人声杂着活畜声,纷纷乱乱地在舱里闹着,人与活畜的各种气息也都在舱里纷纷乱乱地传着。我心里想着:我就要到上海去过年了,我就要回家过年了,但我的根却要扎在这里了。一种人生飘浮同时又被窄窄地固定着的感受一点点地渗在心里。
    节前的交通总是那么挤,船上还好,因为大都是短途的;长途汽车就挤了,往往临时去买不到票,只有等下一班车。那时的车不多,一等就是两三个小时。下了长途汽车又赶火车。为了节约钱,我搭的火车是那种运货的棚车,没有座位,没有玻璃窗,实实在在一个闷罐子。所有的人席地窝在里面。然而,只要抢到一块地方,能把东西放下来,能在东西的旁边坐下来,便感到是多么的高兴了。上海站是终点站,棚车自然算慢车,一路上大大小小的站停十几个。就不住地拣空处往里面挪,一步步把散乱了的物件移到了最里面贴壁,归拢了,才算安下心来。棚车没有卫生间,只是车厢右后角的下面有一个洞,供人大小便。洞上面拉着一根铁丝,吊一挂帘子。帘子只能挡着前面,女人去方便,只有拉一同伴站在侧面,那走光是难免的,要不走光,全靠后面的旅客自觉偏开脸去。
    也就是那一年除夕,我躺在家对门一位邻居朋友的床上。我城里家只有不到10平方米的一间租房,哥哥的小床上再添我就挤得不行了。我和邻居朋友聊了一会儿天,很晚很晚地便独自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爆竹声,听着孩子们的欢叫声,我睡不着。一瞬间,有一个念头浮在心中,那就是:年是别人过的,我一年年的青春岁月是无望的。念时,心中自是一份苍凉感。那时我最多也就二十岁出头吧。 
     
过年的蒙太奇叙述
要回城过年时,常在这个乡镇小码头上船
 
    场景四  吉林边陲山坳小村——上海
    时间:荒唐岁月
    人物:知青刘丽亚
    十六岁那年,我下乡到吉林边陲。经历了春耕、夏锄、秋收,冬季来了。庄稼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过年能回来一趟吗?”父亲信里的一句话,透出了父母的思女之情。不料,邻村的知青顶着刮脸的北风跑来告诉:提倡过革命化的春节,不让知青回家了!车站管得紧呢,我们户那几个人就没走成。然而,黄豆、木耳早已装进了鼓鼓囊囊的旅行袋,想家的念头与日俱增。我和小王带上干大蒜、窝窝头,包上头巾,穿上棉靰拉,套上老乡借给我们的黑棉袄,上路了。像电影里潜踪卧底的特工,紧张,兴奋,期冀成功。
    不敢直接买去上海的火车票,只能先买去兖州的票“曲线回上海”。低头默默坐在候车室的长椅上,这时,两个红袖标走了过来:“你们到哪里去?”“兖州。”“你呢,一起的吗?”他转脸问小王。小王刚答了两句,他们便提起地上的行李,毫无商量余地地说:“你们不能回去,这是上边的规定。”说着,把我们领进了车站旁的明月镇车站知青管理办公室。一个负责人模样的人跑来棱角分明地通知我们:明天一早必须乘汽车返回。    
    第二天,我们向汽车站方向走去,但半路又悄悄折了回来。待到天将擦黑时,我们绕到了车站侧面一片小林子里。暮色中,我们终于等来了火车。迅速穿过林子、跳过壕沟,我们就直奔车门。上车后刚喘了一口气,就瞥见车厢那头,昨天那几个红袖标正往下拽一名上海男知青呢!幸好,这时火车启动了。 
    济南到了。没出站台,我去补票,还有好几站才到兖州呢。在队里吭哧吭哧做满一年,才挣到一张车票。我把两张票递上去,希望她能少收这一段钱。“这票从哪来的?”售票员双眼闪着疑惑,语调比东北的大烟泡还冷。“买的。”“为什么不到兖州?……几个人?……把票放这,叫她一起过来。”我转身走出几步,过了拐角,飞一般跑到小王那里,一把抓住她拉到没人的地方:“票,票被他们没收了!”边说边回头,心里直扑腾。
    后来,我们径直登上了去南京的车,一上车,马上补了票。将到南京时,忽听见吴侬软语,那个亲切哟,仿佛是自家的阿哥阿姐,恨不能上前抱住肩膀。没好好吃饭睡觉,扛着两包行李爬上爬下,在满是汗臭味烟臭味脚臭味的车箱里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可是,都值啦!南京到上海,一路顺风。走出上海站,眼睛一亮,相隔半年多,上海人怎么个个都变得洁白粉嫩,好像抹了增白蜜。我们走在大街上,就像两粒黑米,掉进了雪白的大米堆里。 
  
 
    【画外音】看着这些闪回的镜头,我的眼睛湿润了。这些现实和历史的场景都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过年意味着什么?回家团聚!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春节最核心的文化意义。“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中国人对家有着强烈的凝聚力和恋土意识。辛苦了一年,劳累了一年,总要回家放松一下,让亲情抚慰一下疲惫的心灵。
    为了能回家过年,中国人经常会不顾一切的。广州火车站的几十万旅客焦急执拗的举动,我的同辈人平俗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旅途,无不强烈地表述了回家团圆的情愫。所以,不要轻言“今年过年不回家”。作为政府来讲,要千方百计创造让百万游子回家过年的条件,这也是老百姓的“三最”啊!温总理在广州火车站候车大厅里深情的承诺,无疑是符合广大老百姓心愿的。即使由于种种原因让游子们留在异乡过年,政府更要满怀热情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让他们留得安心,留得舒心。对广大农民工来讲,有关企事业单位更不要发生扣减节日加班费等违法悖理的行为(而依我的经验这又是极易发生的),让已经不能回家团聚的农民工兄弟留得寒心,留得伤心。
    同时,我还选编了两段当年知青回家过年的故事,一是因为它触动了我的知青情结,使我陷入了当年艰难岁月的回忆之中;二是作为游子的过来人,对今天的异乡客们深怀理解同情之心。“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近日欣闻全国各大车站滞留旅客已全部疏运完毕,衷心祝愿广大旅客早日回家和亲人们团聚。
   
    【背景音乐响起,这是姜苏的《风雪回家路》】  
    雪花呀纷飞的雪花呀,
    请你别下啦别下啦!
    多少漂泊异乡的游子,
    正在苦苦赶着回家。
    寒风呀冰冷的寒风呀,
    请你别再刮别再刮!
    多少望眼欲穿的父母,
    还在痴痴盼着孩儿过年回家。
    风雪天涯,隔不断思乡的亲情,
    天寒地冻,挡不住回家的步伐!
    心中有一团热腾腾的火,
    那就是家乡亲人遥远的牵挂,
    那就是家乡亲人遥远的牵挂!
    雪花呀快快停吧,
    冰雪冰雪快快融化!
    保佑在归途赶路的人儿,
    都能平平安安回到温暖的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