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哈,一不小心成了“活跃博客”

(2006-12-18 22:10:14)
分类: 随笔杂谈
    掐指算算,作博客也有半年了。半年来,从起初好奇到开始认真,从一时性起到感到责任,从随心涂鸦到略有计划,从单枪匹马到拥有朋友。总之,自我感觉做博水平有所提高。但是,自己做博水平倒底如何,有无一个通用的标准可衡量?现在,有些网站的博客也有等级评定,大致是按发布日志的数量来衡量的。最近,看到一份资料,称国际通用标准是按博客更新时间来衡量的。
   据美国著名的市场调查公司加特纳日前发布的报告说,按照博客搜索引擎网站Technorati的定义,每3个月至少更新一次的可称为“活跃博客”。(另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称,每月更新一次以上的为活跃博客)哈哈,如此一说,俺就是国际公认的“活跃博客”了!幸甚,幸甚。
    据对我自己的博客统计,从今年七月到十二月共发布文章约170篇左右,达到差不多1天更新一次。如果扣除代儿子发布的《大卫周记》56篇,基本上达到平均2天更新一次。虽然不能与众多勤奋的博友相比,但也算跻身于“活跃博客”了。
    然而,问题在于:做一个“活跃博客”并不难,难得是做一个“长久博客”。
    据加特纳公司预测,全球活跃的博客用户数量在2007年上半年突破1亿后,将在这个水平上保持稳定。统计显示,目前全球提供博客服务的网站数量已经超过2003年的100倍,不过,博客的增长速度现在已经明显放缓。据该公司首席技术专家普拉默解释,尝试博客这一网络日志形式后,喜欢的人会保持更新,乐此不疲,但很多人只是一时性起,没过多久便不再更新。“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话可说,但一旦平台搭建起来,时不时需要更新时,很多人就坚持不下去。”另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显示,在我国接近3400万的博客空间总量中,有七成以上的是平均每月更新不到一次的“睡眠博客”。
    如此而言,“生存还是死亡”就成为每一个博客爱好者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对我来讲也是一样。本人写博起初出于好奇。经人推荐,尝试登录了几个网站的博客,写了一些文章发布。后来在新浪网博客上试探着做了几个博客,直至以“浦江客”为名安身至今。然而,新鲜感过去后,紧随而来感觉到了责任和压力。现在,每天以一种复杂的心情打开博客。首先是一种冲动的心情,晚上一有空打开电脑,就急于查看博友对自己博文的评论和留言,就急于敲打键盘写博文。其次是一种感激的心情,阅读博友们的评论和留言是非常快乐的事情,不管说好说孬,我都很感激。为此,我还特地创建了“博评汇编”栏目,(不知是否首创)对较受关注的博文评论进行汇编发布。另一种心情叫兴奋,经常会在上班、开会、路上、枕上、厕上、读书、读报、聊天时,从脑中蹦出博文的题目和词句,有时就会随手在纸上涂抹几笔。更多的是一种焦灼心情,自从写博后总有种欠债后急于还债的感觉。由于经常忙于工作和家务,抽不出时间写作、回复、阅读;由于水平所困,“书到用时方恨少”,一时找不到题材,一时写不出文章,一时想不出合适的词句,一时找不到心仪的引典,等等,心里很着急,有时甚至有种“上船容易下船难”的后悔心情。
    看来,要坚持下去做一个“长久博客”不易。一般而言,做博客是无利可图的,特别对“草根博客”来说是这样。这就更需要我们有一种正确的心态来从事这项“事业”。现在对自己说一套坚毅之类的大话过于太早,还是低调做事、埋头写博吧。好在有朋友和博友在身后推搡着,跟着慢慢走便是了。
    刚刚看到美国《时代》周刊将网友作为2006年年度人物的消息,题目很帅:祝贺,你成了《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这么说来,我和所有博友又都享有了这个荣耀。看来,无法舍弃这个“事业”了。浦江客,加油!博友们,加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