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浦江客
浦江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28,252
  • 关注人气:61,6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遗落在黑土地上的诗情(四)——三间房变迁

(2006-11-17 19:13:38)
分类: 青春诗语
      三间房变迁
  ——献给国庆二十三周年的歌
 
    我连曾名三间房。因以前只有一栋
三间土房得名。一九五八年,垦荒大军
到此,才根本改变了面貌。
 
    一条大道铺身上,
    南北两岗依身旁。
    西濒菽浪喜晚霞,
    东临麦海笑朝阳。
 
    房前榆树记风雨,
    屋后青松留创伤。
    三间土房人烟稀,
    野兽出没烂泥塘。
 
    战号响,大军来,
    机车隆隆垦荒忙。
    快催万古荒甸醒,
    北国大地变粮仓。
 
    电杆银线降银河,
    彤红砖房歌声嚷。
    肥田沃土育良种,
    千吨金粮漫三江。
 
    一条大道通北京,
    南北两江催飞翔。
    西接五洲传佳音,
    东连四海送麦香。
 
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九日
发布时略作修改
 
    【后记】我一九六八年八月来到北大荒后直到一九七八年八月返沪,在连队里整整生活了十一年而从未离开过。
    我所在的连队当时全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九团二十二连,后改称绥滨农场二十二队。我们的农场地处黑龙江东北部三江平原,再准确的位置是处在黑龙江和松花江汇流夹角之间的边境地带。农场的北面与苏联(现俄罗斯)一水相隔。境内无山少岗,地势低平,泡沼众多,土壤肥沃,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我的连队地势略有不同,连队南北两端各有一段稍稍凸起的土岗,大家称之为“北大岗”和“南大岗”。连接我连交通的只有一条公路,北接团部(绥滨农场场部),南连着松花江畔的绥滨县城。故而我诗中言:“一条大道铺身上,南北两岗依身旁。”
    我们连队有个特征,那就是没有一条河渠从境内流过。但地表无水,地下水却很丰富,随便打个井都能见水,所以每个职工家中都有一口水井。当然,地下水仅仅只能满足人畜饮水和菜地灌溉,种地还是要靠天吃饭。学大寨时,不顾实际挖了很多水渠,建了不少机井,但杯水车薪,最后水渠机井只能报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幸好农场是块福地,一般年景是风调雨顺。如遇旱灾和水灾,那只能干瞪眼。
    我们连部筑有南北和东西两条大道,整个连部呈T型布局。南北大道的东面是职工家属区,西边是办公区和知青居住区。东西大道的北面是停放和维修农机的工作区,是建有食堂、礼堂、小卖部和锅炉房等设施的生活区。大道是沙石路面,道边挖有水沟,种着行道树。小路则是泥土道,下雨天就泥泞难行了。家属区是典型的东北建筑结构,一家一套几间的土坯房,外加一个堆柴禾和种点蔬菜的院子。知青区则比较现代化了,一长排新盖的砖瓦房分隔成六七间,每间住四人。房子之间是知青自己修建的篮球场和排球场。由于知青的影响,连队有些文化气氛,有文艺宣传队,有图书室。最热闹的是广播室,设备都是知青回家采购的,由知青管理,每天上班前、午休和下班后放新闻、放音乐,使得连队很有生气。“电杆银线降银河,彤红砖房歌声嚷。”就是当年的写照。
    离开连队快三十年了,尽管对逝去的年代怨恨不已,但对连队和战友的怀念从未断过。“梦见相聚笑,觉见半床月”,对遥远的第二故乡和往事的怀念看来这辈子总是梦回萦绕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