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国文学作品对月亮的另类描写

(2006-10-05 17:30:44)
分类: 读书杂谭
    明天,是中国人传统的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是少不了咏月的。从古到今,咱中国人对月亮的赞美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文学作品中对月亮描写的词语散落在数不清的诗歌和文章之中,大多遣词优美,简直俯拾皆是,举不胜举。然而,翻阅外国文学作品对月亮的描写,虽然大多类似中国文学,但对月亮的另类描写也为数不少,随便看看别有情趣。
    譬如:“水中的月儿在呼吸,在神经质地颤抖、瑟缩。它似乎生活得很痛苦和不安。”([苏]田德里亚科夫《月蚀》)
    “(月亮)银光好似一条无头蛇,遍体明鳞,盘来盘去。一直盘到河底;又好似一枝其大无比的蜡烛台,点点滴滴,流下不可胜计的金刚石颗粒。”([法]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半轮斜挂着的下弦月亮完全是惨白的,在天空中显出没有气力的神情,并且象是衰弱得不能走动,只能在天上待着。它也是受到拘束的,被天空的肃杀之气麻木了的,向人间散布一种枯涩暗淡的光,它那种在每次月望以后散给我们的了无生气的灰色微光。”([法]莫泊桑《爱情》)
    “银色的月光好像一身白得耀眼的寡妇的丧服,覆盖着广阔的沙滩。”([印度]泰戈尔《沉船》)
   “仿佛一位苍白、瘦削、垂危的少妇,/轻掩着朦胧的面纱,踉踉跄跄移步,/在她萎靡不振的头脑虚弱、迷惘、游移不定的神志引导下,踱出了闺房,/月亮升起在东方黝黑的天边,/形体不辨的白茫茫一片——”([英]雪莱《下弦月》)
    “今晚的月亮的样子好奇怪。你看她的样子不是很怪吗?她好像一个疯女人,在到处找着情郎,她完全赤身裸体。她在霄汉之间脱得赤条条的。那些云彩想去遮盖她的裸体,可是她不愿意。她好像一个喝醉了的女人摇摇晃晃地在云里穿过……”“你看月亮的样子好奇怪!她好像一个从坟墓里走出来的女人一样。她好像一个死女人一样。人家一定以为她在寻找死人哩。”“她好像一个带着黄色的面纱而把白银做脚的小公主。她又好像一个把小白鸽儿做脚的公主。人家一定以为她在舞蹈着哩。”([英]王尔德《莎乐美》)
    这些外国文学家对月亮的描写跟写作心境情绪和作品主人公有关,同时是否也和文化审美有关。据专家分析,西方文化对太阳这一客体赋予了浓厚的宗教精神,而中国文化则赋予月亮于人性德性的内涵,分别体现着追求“崇高”与“中和”之美的审美意趣。
    看来,中国的月亮确实和西方的月亮有些不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