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杂谭 |
一天,百虫之长黄龙发令:凡查到百虫中有三个名字的便要治罪。于是, 蚯蚓和蛆不约而同地连夜外逃。路上,蛆问蚯蚓:“你怎么有三个名字?”蚯蚓说:“那识字的,叫我蚯蚓;那不识字的,叫我曲鳝;那乡下人又叫我寒现。这不就是三个名字了吗?!”接下来,蚯蚓问蛆:“你这么也有三个名字,说来听听。”蛆说:“我一名叫蛆,一名叫谷虫,还有一名叫读书相公。”蚯蚓听后不解,说:“你既是读书相公,来来来,你且把书上的仁义道德讲与听听。”蛆憋了半天才说出这么一句话:“我如今让屎攮了心窝子,那书上的仁义道德,都记不得了。”(见清《笑得好初集》)
【我来聊聊】这篇古代笑话取自清扬州石成金撰写的《笑得好初集》,是讽刺读书人的。笑话后作者点评:“书上载的仁义道德,俱是圣贤教训嘉言,应该力行,为何不行,非屎迷心而何。予见世间不读书的,还有行仁义道德;偏偏是读书人,行起事来,说起话来,专一瞒心昧己,歪着肚肠,同人混赖,所以叫吃屎的蛆为相公,就是此义。说之不改,变蛆无疑。”好辛辣!作者对当时知识界有些人满嘴仁义道德,一肚男盗女娼的行径深恶痛绝,比之以蛆。我看,当今有些领导干部也可一比。书上台上道貌岸然,煞有介事,背地里却“让屎攮了心窝子,那书上的仁义道德,都记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