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浦江客
浦江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6,440
  • 关注人气:61,6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山西行之一——遥望雁门关

(2006-08-13 12:10:29)
分类: 行旅记痕
 
    8月7日,清晨坐飞机降落太原后,即乘旅游大巴赶往大同。京大高速路况很好,车行平稳,加上起得早,没看几眼晋北大地景色便昏昏欲睡了。车行约两小时左右便被导游唤醒:“雁门关到了”。急忙临窗巡看,公路两旁山脊上隐约可见一些残破的烽火台,孤寂地突兀在山顶上。能看见有几段保留比较完整的城墙,横空出世,山雾之中犹如天上宫殿一般,甚是雄伟。
   书载:从战国到明清两千多年里,历代王朝在山西共修筑了七千多里的长城。现有遗迹可辨的还尚存三千余里。有些段落的长城至今保存尚好,可更多段落特别是南北朝、隋唐时期的长城已风化殆尽。就雁门关而言,现在关城仅存东门、西门、小北门三个门洞和靖边寺前的一对石狮、一副石旗杆、明镌李牧碑石一块等。
    这里,千百年来曾是著名的古战场。从战国的赵武灵王起,历代都把此地当作战略要地。曾驻扎在此的历代名将至今让人耳熟能详,战国大将李牧、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在民间流传最广的便是宋将杨业,“杨家将”的故事至今还在被人搬上舞台银幕。
    汽车很快驶过了雁门关。遥望渐渐远去的长城遗迹,遥想当年金戈铁马、浴血苦战的场景,让人感慨万千。纵览雁门关战史,自公元前4世纪至20世纪,此地曾发生过约140多次大小战事,可无法统计的是这里曾埋葬着多少所谓敌我双方的青壮年汉子的尸骨。可以设想,将这些尸体堆积起来,也将是一座让人惨不忍睹的蔚为壮观的城墙。如今,当年所谓的外族突厥、匈奴、契丹等少数民族早已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是中华文明史的开拓者、创造者和继承者。“铸剑戟为犁锄,化干戈为玉帛”这不仅是当代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我想,这也是地下亡灵们的夙愿吧。
    可惜,这次随团队无法下车登临雁门关,以后有机会一定实现这个愿望。那时,月夜登临城楼,领会李贺《雁门太守行》中“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商隐“一帆彭蠡月,数雁塞门霜”的悲壮苍凉的意境,那将是如何的一种享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