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官职类别与职能;《水浒传》官职古今对照

分类: 寓教于乐 |
《水浒传》官职类别与职能
搜狐2019-09-25
班头亦称“班首”。班头,乃第一位。领班人,泛指领头的人物。
提点
干人官府的小吏。
堂候官唐宋时代中书省中的官员,掌管案牍庶务。书中系指亲王府类似的人员。
枢密院
殿帅府
衙将
都军
监军武官名,古代监军仅为临时差遣,唐代后期于各镇及出征讨叛之军中,以宦官为监军。《水浒传》中的监军,是宋代禁军中的官职。
里正
提辖
缉捕使臣专门负责捉捕盗贼的官役。宋制,各州郡都设有缉捕使臣若干。
指挥使官名,初设于唐中叶,称都指挥使。宋代殿前司属下有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指挥使、副指挥使,皆为禁卫官。
殿司制使
推司
团练使
都监
祗候
保正保长。北宋时推行保长法。十家为一保,设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设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设正副都保长。
押司
巡简
相公
郎中
总管
官家
统制
孔目原指档案目录,后即作为掌文书之吏员名称。宋时内外衙署,多设这种吏职,任检点文字之责。
统领
提刑官宋时朝廷派驻各地查勘刑法执行情况的官员。全称为“提点刑狱官”,掌管所属各州的司法、刑狱和监察官吏。
留守
防御使唐武则天时始设,宋时为武将兼衔,官阶高于团练使,低于观察使。
保义郎
虞侯
闲凉官即闲官,职务清闲的官员。
判官
节度使
翰林待诏
中书省
厢官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将京城都门外居民区划为若干厢,置厢官,掌管民间诉讼之事。
十将
太尉
贴书旧时书吏的助手叫“贴书”。宋制,府吏置贴书三十人,县吏亦设贴书。
都头军职名。唐之中世,以诸军总帅为都头,其后,一部之军谓之都,其部帅呼为都头。宋代的都编制缩小,都头、副都头降为指挥使之下的下级军官。又州县的捕快头目也称都头。
节级
教授
军政司
经略唐于边州置经略使,宋有经略安抚使,皆简称“经略”,掌一路兵民之事,率其属听狱讼、颁禁令、定赏罚,稽钱谷、甲械、出纳之名籍,而行之以法。
总兵明代遣将出征,始立总兵、副总兵官。以后军务日紧,总兵统军镇守,遂成武官要职。
仵作
牙将
客帐司
直阁
押番
使臣
承局
相官
都寺
都管
部署
教头北宋时军队中专门传授教习武艺的教官。
堂头
尉司
维那
殿头官
管营
待制
参政
廉访使
观察
令史
通判
太史院、司天监“太史院”,宋代称“太史局”。太史局、司天监,都是专掌推算历法的官署名。两个名称为不同时期对同一官署的不同称谓。
朝奉宋代官名《宋史·职官志九》:“朝 奉大夫,正五(品)。”又:“朝奉郎,正六上。”另,系对富人或土豪的称呼,如《水浒传》中对祝家庄庄主称祝朝奉。
御史大夫
大理寺
长史
同知
右正言
武学谕
皇城使
招讨
都督
评事
武德大夫宋徽宗政和中定武臣官阶五十二阶,武德大夫为第二十七阶,低于武功大夫。高宗绍兴时改定次序,列为第十六阶。
承宣使宋初沿唐制,置节度观察留后,位在节度使之次。后均成为武臣加官的虚衔。政和七年(1117年)改称承宣使,无定员、无职任,虽冠有军名,并不赴任。
《水浒传》官职古今对照
来源:天涯

(二)地方官职
宋代吸取唐朝和五代节度使尾大不掉、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地方行政上分路、州、县三级,但是路一级诸司并立、各有统属,虽然路转运使地位最高,但并不存在一个最高行政长官。这就好比,虽然有河北省的行政区,但不设立一个省政府机构,而由中央直接管辖河北省财政厅,公安厅等下属机构。所以地方上的最高的行政机构实际上是州。与州同级的行政区域,还有府、军、监。府的地位略高于州,宋代在比较重要的州设府,军是军事重地,监设在有重要资源的地点。中央直接委派州县的长官。一般来说,中央派往的地方官在中枢都另有(寄禄)官名,到地方上称“知某州军事”、“知某府事”或“知某县事”,宋史上说:“宋初革五季之患,召诸镇节度会于京师,赐第以留之,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其后,文武官参为知州军事,二品以上及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称判某府、州、军、监。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
1)大名府留守司梁世杰 – 首都市委书记兼首都军区上将总政委
大名府为北宋的4京之一,地位特殊,又是北疆重镇,对金辽的前线。所以本身行政级别就高于一般的州府。留守司高于大名府尹,亦可兼府尹。北宋置留守司的四京为,东京开封、西京河南(今河南洛阳市)、南京应天(今河南商丘市)、北京大名(今河北大名县)。留守司又可兼府尹,比方说,宋室南渡之初,原天下兵马副元帅宗泽(大元帅是康王赵构,即南宋高宗)为东京留守兼开封府尹,全权掌管北方抗金事宜。
留守司地位极高,宋史上记载,“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皆谓之使相”。枢密使,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等都是宰相级的官员。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称梁世杰为梁中书,“中书”,就是指中书省(相当于国务院)的中书,留守又与枢密使等同、称“使相”。因此留守是个相当于副总理级的高官,高于一般省部级的官员。
留守司是集民政和军事大权为一体的,水浒上也说“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现今体制,省(直辖市)委书记已是地方上的最高文官,我国曾经有过大局书记(比如东北局,华东局) 的设置,对应于留守司文官职能可能更妥切。但这个设置现今已经撤销,所以文职上只能委屈梁中书为省级市的市委书记了。不过为了表现梁中书的副总理级地位,就给他加了个政治局委员头衔,(现在的上海、北京市委书记多半也兼政治局委员)。大名府是相当于省级的行政单位,大名军区则相应为省级军区,而大名军区的军事主官(大名府兵马总管)亦要受留守司节制。为了体现梁中书副总理级的地位,所以就在省级大名军区上面虚设一个正大军区级北京军区的上将总政委一职来体现这一点。
每年10万贯(300万人民币)送蔡京的生辰纲,也符合梁中书位高权大的身份,否则要仅仅是个知府级别的,就算再能刮地皮,也难以负担吧!
2)东京开封府藤府尹 – 首都市长 (正省级)
东京开封府是北宋首都,开封府尹是从三品的高官。相当于今天的直辖市北京市长。宋代开封府尹位置极为重要,一般储君继位前都要担任这个位子历练一下。
3)大名府尹王太守 – 省级市(直辖市)市长 (正省级)
北宋四京地位相当,三京府尹同于首都开封府尹,也是从三品的高官。如果将州按其职能对应为现在地市一级的话,大名府就应该比较东京开封府相当于现在的省级直辖市(如上海,天津等)。所以王太守的级别高于一般知府知州,宋史上也有,“政和三年,资政殿大学士邓洵武言:河南、应天、大名府号陪京,乞依开封制,正尹、少之名。从之”。可见大名府的地位等同于东京开封府。宋代,大名府尹可以兼北京留守司公事,但水浒上,大名府尹王太守没有这个兼职,梁中书的留守司应该是中央特派的、地位要高于大名府尹。
4)知府,东平府知府陈文昭等 – 副省级市市长
还有青州知府慕容彦达,高唐州知府高廉,江州知府蔡德章,济州府知府张叔夜等(查宋史地理志,青州、江洲、济州是州而不是府,高唐州宋代实际上叫做博州,也是个州不是府)。宋代在重要的地区设府,府的地位高于一般的州,所以以州为地市一级,府应该算副省级行政级别。府的最高长官知府应相当于副省级市的市长。知府低于北西南三京留守司和东京开封府尹,但高于知州,一般由相当于正五品官以上的京官担任。超过二品的京官被下放到地方就不叫知府了,而叫做“判某某府”。
5)知州,泰安州知州 – 地级市市长
按照州的职能,应该等同于现在的地市一级的行政级别。看施大爷恐怕也未必弄得清知府与知州的区别。水浒上出现的州一级地方官几乎均为知府,只有74回燕青去泰安州参加相扑比赛的时候,出现过一个无名的泰安州知州。宋史上有州刺史一职为从五品,知州应相当于刺史,一般由从五品京官担任。
6)通判黄文炳 – 副市长
通判为知州、知府的副手,所以对应为副市长。举报宋江的反诗给蔡九知府的黄文炳就是卸任的通判。通判一般由从六品京官中委派。
无论知府、知州还是通判,理论上都算是临时性的差遣,不是常设官职。担任知府、知州和通判的官员的具体行政级别,是由他们的寄禄官或散官阶反映出来。上面所说的正五品知府、从五品知州、和从六品通判只是个大致情形。作为临时性差遣的知府、知州、通判等,并没有确定的品秩。比方说,知州可以是低为七品,也可以高为三品。举个例子,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苏东坡贬官后起复以正七品的朝奉郎知登州,而在哲宗元祐四年(1089),苏东坡则以正三品的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7)知县, 郓城县知县时文彬 – 县长
宋代的县按人口多少分为赤县(京城内,好比现在直辖市下面的区),畿县(京城外,好比现在直辖市下面的县),望县(四千户以上),紧县(三千户以上),上县(二千户以上),中县(千户以上),中下县(不中千户),下县(五百户以下)。从辖地大小上来看,同现在的县差不多(宋史地理志,宣和四年,全国共有1234个县,基本数量上与汉族本土18省的县的数量相当)。查宋史,东京的赤县县令为正七品,另外三京的赤县县令和所有畿县县令为正八品,其余县令均为从八品。不过县令与州刺史一样都是虚职,真正执掌县政大权的是中央委派的知县。
与知府、知州类似,知县也是个临时性差遣,若京官知某县,其品秩也未必一定是从八品,根据其寄禄官可以高也可以低。比方说包青天包拯,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中进士后的第一个官职是“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大理评事是正八品的寄禄官,要高于建昌(今江西永修)县令的从八品。
虽然一般知县在宋代只是个八品左右的小官,不过我们还是根据其职能和所辖区域对应为今天的县长(正处级)一职。
8)都管 – 秘书
梁中书派杨志往东京的押运生辰纲时,派了个谢都管,相当于梁中书的秘书,考虑到梁中书的级别比较高,谢都管可能至少是个副处级。
9)押司宋江 – 郓城县政府正科级***
押司主要从事县府的文书工作,是吏途。低于副县级的县丞,县尉,主簿。但看县长时文彬对宋江比较倚重而且交好,而且地方上呼风唤雨,宋江的职位在郓城县政府里面也不会太低。以县为处级,宋押司为一个正科级县府***还是比较合理的。
10) 保正晁盖 – 村长 (相当于排级)
大宋最小的官,比乡长还小。
(三)地方官职 - 公检法系统 (以下基本均是吏途)
1)三都缉捕使臣,观察何涛 – 市公安局局长 (正处级)
宋史上观察、使臣都是从八品的小官,相当于县令。看水浒上的描写,这个观察似乎地位也不是很高。知府说要发配就发配。三都缉捕使臣,看名字就像个公安局长的角色。何涛的具体工作就像个公安局长。生辰纲一案,中央和外省高官巨款在本地被劫,市长当然要压公安局长尽快破案了,也不可能越级去压公安局下面的一个小干警。地级市的公安局长应相当于正处级。
2)都头武松、朱仝、雷横、李云 – 县公安局刑警队长 (正股级)
都头的职能就是抓捕犯罪分子,下面还有土兵。虽然县公安局长一般是由县尉(副县长)兼任的,但县下面的局应该是正科级的,再下面的刑警队则应相当于股(连)级。
3)公人董超、薛霸、张千、李万等 – 普通公安干警
还有很多无名无姓的,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普通***都叫作公人,没有行政职位。
4)孔目 – 检察长 (正处级)
孔目是个吏途,相当于各级政府的办事人员。梁山上的裴宣当过这个官。水浒中好汉吃官司时,公诉状均由孔目提出,判词也由孔目决定。从水浒上描写的孔目来看,相当于一个检察长的角色。宋代法官的职能是由知府、知州兼的。地市一级的检察长应相当于正处级。
5)州两院节级戴宗、杨雄、蔡福 – 市监狱长 (正处级)
看水浒上的描写,两院节级又称院长相当于现代的市监狱长。宋代的监狱长似乎还兼任刽子手,杨雄,蔡福都有这个兼差,从这点看节级的地位又不高。地市一级的监狱长应该是正处级。蔡福身为大名府的监狱长,地位应该更高点。
当然这是个吏途,跟县长的正处级相差之大不可同日而语。其实今天也类似,一般来说,监狱长仕途上很难再能往上发展。但如果是县长,还是有可能将来升到市长、省长、甚至中央的。
6)郓城县当牢节级朱仝 – 县监狱长 (正科级)
县一级监狱长应相当于正科级。朱仝是从都头(正股级县公安局刑警队长)任上提拔到这个位置的,也算合理。
7)管营,施恩的父亲 – 劳改大队长 (正科级)
相当于劳改营的最高领导劳改大队长。水浒上的描写,地位上要低于两院节级,所以相当于正科级。施恩的父亲为安平寨管营,似乎一个州内不止一个劳改营。
8)差拨 – 劳改队长 (股级)
陷害林冲而被林冲在山神庙杀了的那个差拨就是这个官。管营的属下,相当于劳改队长,具体管理犯人的***。正股级。
9)押狱蔡庆,牢子李逵、乐和 – 监狱看守 (普通***)
监狱里的普通看守。似乎押狱地位要高于牢子,但都是普通***没有行政职位。
(四)军职
1)节度使 – 正大军区司令员上将
高俅征讨梁山的十个节度使如王焕徐京王文德等人。节度使级别很高,从二品,相当于正大军区司令级别,高于路安抚使和州府的兵马总管,地位尊崇、是宋代武将的最高荣誉。俸禄每月400贯(12万人民币)甚至高于宰相的300贯(9万人民币)。唐五代节度使权高位重,但宋代中央直接控制各州军事,这个大军区建制(节度州)名存实亡,虽然级别很高但没有实权,也并不到各州实际统兵。从水浒的具体描写来看,高俅率十节度使攻打梁山时,每个节度使能控制的人马也不过一万人这个师级的军事单位。
2)领兵指挥使关胜 – 野战军少将军长
查宋史,都指挥使不过正五品。所以指挥使最多也就是个从五品。按前面梁中书大名府阅兵时的序列,指挥使应高于团练使,但低于都监,所以差不多是个上校旅长(副师)的位子。但根据宋史兵志,一个指挥使不过下辖500人,这样看连个副师级都未必有,这儿我们仍以施大爷的说法为准。
从水浒上看,蔡京将关胜从巡检司提拔到领兵指挥使这个职位,让他去救援被梁山所围的自己女婿的大名府。考虑到一万五千精锐这个量级超过一个师的建制,而且身为陆军上将(步军太尉,从二品)的段常来负责关胜***的后勤、充当监军,总参少将高参(防御使、从五品)的宣赞受其节制,由此可见,关胜这个领兵指挥使至少应该是少将军长的级别。
从宋史上看,武将五品在宋代算很高的军职了,元丰改制后的武散官共52阶,除第一级的太尉是正二品外,第二级的通侍大夫就仅为正五品。而武将大部分的官职(几十个级别)集中在五品到九品之间,从二品的节度使下面一级就是正四品的承宣使,再下面的两级就是正五品的观察使和从五品的防御使了。
一种合理的解释为,加上定语的指挥使(如领兵,兵马,亲军),地位要大大高于普通的指挥使,相当于正五品的都指挥使。比如汉代的将军是个中级军官,但加上车骑两字,车骑将军就是一品大员了。以此类推,普通指挥使为上校正旅(副师),但领兵指挥使就是少将正军级了。
3)汝宁州都统制呼延灼 – 野战军驻汝宁地区少将军长
宋史上,“旧制,出师征讨,诸将不相统一,则拔一人为都统制以总之,未为官称也,建炎初,置御营司,擢王渊为都统制,名官自此始。”由此可见,都统制实际上是南宋高宗建炎年间(1127-1130年)才开始设立的官职。都统制下面有副都统制,再下面有统制和统领。率领朝廷正规军驻守各州并在前面冠上州名。好比现在38集团军驻守保定,就叫做保定38集团军军长一样。都统制要高于统制。所以如果我们认为统制为正师级的话,都统制应相当于少将军长。从水浒上看呼延灼虽然本部只有5000人,但是有3000连环马,算是个高科技装备的重装***,好比现在一个坦克军,人数虽然少,但是质量却不低,维持费用也比一般的一个步兵军要高多了。
都统制高于统制还可以参考高俅率10节度攻打梁山时,所带的水军都统制刘梦龙,就是因为西川峡江讨贼有功,从统制升上来的。
4)衙门防御使保义宣赞 – 总参谋部少将高级参谋 (副军级)
宋史上,防御使为从五品,是高级武官,从防御使到节度使仅3级(正五品的观察使,正四品的承宣使,从二品的节度使),薪水每月200贯(6万人民币),相当于参知政事(副总理)的工资,至少应该是个少将副军的职位。看宣赞在蔡京召开的军事会议上能发言并为蔡京采纳,也说明其级别不会很低。而且宣赞说关胜“屈在下僚”,以少将的身份这样说一个上校也算合理。防御使是个虚职,水浒上又说他”不得重用“,而且同童贯不睦,因而应该是个闲差。因宣赞在枢密院任职,所以对应为总参副军级少将高参。
5)大名府都监闻达、李成 - 大名军区少将副司令 (副军级)
查宋史,“路分都监 掌本路禁旅屯戍、边防、训练之政令,以肃清所部。州府以下都监,皆掌其本城屯驻、兵甲、训练、差使之事,资浅者为监押“。都监分成两种,路分都监和州府都监。前面说过大名府是相当于省一级的军区,宋史中亦称大名府为大名府路,军事最高长官应该是大名府正兵马总管,所以大名府都监应该是相当于兵马副总管。少将副军职。看水浒的描写,梁中书阅兵时,其他将领阶下分立两旁,而闻达、李成站在梁中书身边,也显示出他们地位远高于指挥使,团练使等一众军官。
6)青州兵马总管、统制秦明 – 大校师长兼青州军分区司令
兵马总管和统制是两个不同职位。州兵马总管掌管一州兵马等同于军分区司令。州军分区司令应该低于都统制但高于都监,而都监高于正团级的团练使。州府是地市或副省一级的行政单位,所以相应的军分区司令对应为大校正师级,应该是合理的。
宋史上,兵马总管实际上是应该由知府、知州等文官兼的。另设的武职应该是副兵马总管。所谓“知州军事”本身就包括军事。但水浒上看,施大爷似乎将兵马总管同知府、知州分离成两个独立的职位。除了明确写明高唐州知府高廉兼任兵马总管外,水浒中其他知府都没有这个兼职。青州兵马总管是秦明,也不是慕容知府兼的。所以这里还是参照水浒的说法,也将这两职分开。
统制官则是朝廷派驻各地野战军***的军官,在都统制和副都统制之下。看秦明同时身兼州兵马总管,此两职级别应等同。另外从都统制为少将军长来看,统制官为大校师长也算合理。水浒上的统制官还有高俅手下的党世雄、党世英兄弟。
7) 御前飞龙飞虎大将酆美、毕胜 – 大校师长
童贯征讨梁山时带的十都监外,从御营挑选出来的两将,级别上应高于都监,相当于统制,所以为大校师长。
8)州府兵马都监黄信、董平等 – 军分区上校副司令 (副师级)
州府都监高于团练使但低于州兵马总管,应该是副师级。类比大名府都监,州府都监相当于州军分区副师级上校副司令。这是黄信、董平上梁山前的职位。陷害武松的张蒙方都监,童贯镇压梁山带的十个都监段鹏举、陈翥等也是这个位置。
9)团练使 –上校团长。
梁山上韩滔、彭[王己]、单廷[王圭]、魏定国上梁山前就是这个位子。前面已经解释过,水浒上的团练使,对应为上校正团。
10)蒲东巡检司–蒲东市警备区上校警备司令 (正团级)
这是关胜最早的职位,宋史上关于巡检司的记载是“巡检司有沿边溪峒都巡检,或蕃汉都巡检,或数州数县管界、或一州一县巡检,掌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擒捕盗贼事”。可见巡检一职可大可小。而水浒上有首称赞关胜的西江月中有一句,“蒲东郡内产豪英”,蒲东称郡,那么关胜这个巡检司应该是州一级的,比照团练使,应该也是个上校正团的级别。
虽然宣赞称关胜当时“屈在下僚”。但考虑到军事会议的级别,军委副 蔡京和军委委员总参谋长童贯同时参加的高规格军事会议中,讨论的话题又是如何救援蔡京的女儿女婿,宣赞也不可能推荐职位太过低微的人。另外从关胜上梁山后招降单廷[王圭]、 魏定国两位团练使的态度和口气来看,关胜原先的级别也不会低于团练使。
警备区上校司令略微有些牵强,巡检司职能上更像民国时期的税警团团长,但现在并没有这个职位。
11)金枪班教师徐宁 - 中央警卫局上校侍从武官 (正团级)
从林冲对徐宁的谈话来看,徐宁的地位应不低于林冲。而且徐宁家的排场看似也好于林冲。另外据宋史,金枪班属殿前司,相当于皇家近卫队,水浒上也说了徐宁要随侍皇帝的。所以级别不会很低。徐宁作为皇家卫队军官,又是大内高手——相当于今天中南海保镖的教官,至少应该是个上校正团的级别。
12)行军统领官凌振 – 炮兵营中校营长 (副团级)
宋史上统领在副统制之下,下面有同统领和副统领。考虑到水浒中还有都统领一职高于统领,而且根据梁中书大名府阅兵的次序团练使下面两级才到统领,所以统领是应该是个中校副团级别。凌振的炮兵营算是当时的高科技***,所以炮兵营长为副团职也说得过去。
13)80万禁军教头林冲、王进 - 国防部士兵训练局中校教官 (副团级)
禁军是北宋正规军的统称,北宋后期禁军纸面上的人数大约为60万。80万若单单指驻守东京***人数的话,那么应该是个虚数,不可能有这么多人。根据宋史,禁军教头是从士兵中选拔出来的。按现在的体制,除国防科大外,一般军校校长不过就是个少将。林冲不过是个普通教头(宋史上记载东京禁军教头有270人之多),上面还有都教头,而且是训练士兵的,地位也比不上今天的军校教官,所以级别不会很高。
但从水浒上描写来看,林冲的职位也不会太过低微。这从高衙内同林冲相互认识,以及高俅派人骗林冲进入白虎节堂可以看出,林冲至少能跟上将国防部长高俅混个脸熟的。看林冲的家境,也差不多就是个中级军官的样子。要是级别很高,就显得有些寒酸了。要是级别很低,林冲毕竟家有使女,随手就能拿出1000贯买把刀,不是个低级军官能轻易办到的。而且林冲看似地位要比他的朋友虞侯陆谦高。综合一下,无斋主人给了个中校副团的级别。
14)殿帅府制使杨志 – 国防部中校副团级军官
杨志最早就是担任这个职务押运花石纲。从梁中书阅兵的次序,可以看出制使低于团练使但高于统领使,所以是个中校副团级的位置。
15)提辖鲁达、索超、孙立等 – 少校营长
另外,杨志到大名府同索超比武后也被提拔为提辖官。无斋主人以为提辖官应该是少校正营级的位子。理由如下,首先、索超同杨志比武,索超当时为正牌军,下面至少还有个级别副牌军,梁中书喜欢,于是同时将两人提拔为提辖,正牌军似乎应该是个连级的位置,提一级就应该是营级。第二、梁山攻打大名府时,闻达、李成(两个均为都监),在研讨作战计划时,索超请缨,李成命索超率本部到城外三五十里处、下寨防守。两位少将副司令召开的军事会议,哪有一个小连长能插上话的?再说如果提辖仅为一个连长。李成副司令派一个连的兵力出城去下寨防守岂非儿戏?第三、孙立为登州提辖,水浒上说是登州的土匪之类的均为他所绥靖。单靠一个连的兵力能绥靖整个州(地级市)也是说不过去的。所以提辖应为少校正营级,下辖四五百人马比较合理。
16)清风寨知寨花荣 – 少校武警大队长(正营级)
清风寨为青州主要关卡,所以驻军不可能只是个百多人的连级军事单位。否则恐怕连清风山的匪徒也对付不了。从水浒上的描写来看,清风寨就是差不多五百人马左右的样子。另外花荣同刘高发生冲突是黄信(都监)来调解的。黄信为副师级军分区副司令,若花荣仅为一个小连长,焉能出动一个副师级的人来调解?应该派他的顶头上司才对。因此花荣的位置不会太过低,至少应该是个少校正营。另据水浒的描写,清风寨应该是一个比较热闹的大乡镇,那么花荣的知寨为乡镇一级也无不妥。考虑到花荣的责任主要是为了绥靖地方更接近武警的职能,所以给了个正营级少校武警大队长的级别,而文知寨刘高对应的就是镇长兼武警大队政委了。
17)虞侯陆谦 – 少校正营职参谋
虞侯的职能是参谋。宋史上可查到都虞侯一职,略高于防御使(宣赞的职位),从五品,是高级武官,相当于今天少将副军级军参谋长。但虞侯则是个低级军官,宋史上有“每军有都指挥使、都虞候,每指挥有指挥使、副指挥使、每都有都头、副都头、十将、将、虞候、承勾、押官”。指挥使是上校正旅(副师),虞候最多是个少校正营。另外看水浒的描写,陆谦的职位也不应高于林冲,所以这位出卖林冲的陆虞侯差不多就是个少校正营职参谋,甚至可能更低。
(五)再论军职 – 梁山招安后诸好汉之封官
梁山招安后,众人并未马上得到朝廷封官。等梁山征完辽、扫平田虎、王庆后,朝廷才给宋江封了个皇城使,卢俊义封了个团练使。其他人,天罡星给了个正将军,地煞星给了个副将军的空头官名,类似西游记里的齐天大圣,只是名义上让众位好汉爽一下的名衔。再看有资格朝见的只有宋江和卢俊义两人,就可知梁山的其他人众除得了个虚名外,并不算在宋政府的正式***编制内的。有关宋江的保义郎、皇城使和卢俊义的宣武郎、团练使,前面都已经解释过了,这里不再赘述。平定方腊后,梁山剩余的27人都受到了朝廷封官,这次的职位相对还不错。
1)安抚使 – 副省级市市委书记兼正军级少将政委
梁山平定方腊后的宋江和卢俊义的职位,宋史上上记载“经略安抚使一人,以直秘阁以上充,掌一路兵民之事。“,另有“若河南、应天、大名府则兼留守司公事。太原府、延安府、庆州、渭州、熙州、秦州则兼经略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定州真定府、瀛州、大名府、京兆府则兼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泸州、潭州、广州、桂州、雄州则兼安抚使、兵马钤辖。”安抚使低于经略安抚使和留守司,但比知州、知府大。地位上比市长大但比省长小,只能对应为市委书记。同时又兼管军事,类似留守司职能,但地位低于留守司两级。比照留守司为正大军区级上将总政委,则安抚使低两级为少将正军级政委。
宋江还有楚州兵马都总管的头衔,看楚州设安抚使,应该是个正省级的军区。所以兵马总管前加了个“都“字,相当于正军级。所以宋江的头衔应该是楚州市委书记兼楚州军区少将司令兼政委。而卢俊义的“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其副总管,实际上是指副都兵马总管,卢俊义的头衔应为庐州市委书记兼庐州军区少将政委兼副司令员。
而确定宋江卢俊义行政级别的散官阶武德大夫、武功大夫,均为正七品的中级军官级别,显然这里是施大爷犯的错误。虽说宋代不乏有低的寄禄官去担任比较重要的差遣,但武功大夫与实差遣的安抚使相差实在太大,好比今天让个县级***去代理省长一职,显然不合常理。宋江比较合理的官衔,应该是“某某州防御使(或观察使)、淮南东路(楚州所在的路)安抚使兼知楚州”,虽说以从五品的防御使担任安抚使还是略有点过分,因为除南宋初的一小段非常时期外,像安抚使这样的重要职位几乎都是由高级文官担任的。
2)武胜军承宣使吴用 – 正军级少将政委
宋史上,承宣使是正四品的高级武官,距节度使仅差一级,工资每月300贯(9万人民币)跟宰相一样。从宋江的武德大夫到承宣使中间要差上十几级,这当然是施大爷犯的另一个错误。宋史上说:“政和七年,诏:观察留后乃五季藩镇官以所亲信留充后务之称,不可循用,可冠以军名,改为承宣使。”,从这段看承宣使原本是个监军的角色。武胜军的军指府州军监的那个军,朝廷在军事要地设的行政机构,军事地位较高,应等同于大名军区的级别,相当于省军区。当然宋代承宣使是个官名不是差遣,如同节度使,防御使一样仅是个虚职,并不真的去地方上任。如果按宋史上描述,仅次于节度使的承宣使应该是个中将,但从水浒上的描写来看,这个职务是当成实差的,而且也不应高于宋江的安抚使,所以我们还是按照水浒的说法,对应承宣使为正军级少将政委。
3)大名府正兵马总管关胜 – 大名军区少将司令员(正军级)
前面已经介绍过大名府是省级军区,所以大名军区的司令官应该是少将正军。实际上如同前面提到的州兵马总管,大名府兵马总管其实也应该是大名府尹兼的,但是水浒上既然将其分开,我们还是以水浒为准。
4)御营兵马指挥使呼延灼 – 东京卫戍***少将军长
参见前面关胜的领兵指挥使。根据呼延灼在梁山上排名,这个兵马指挥使的封官,也应该不低于余下的其他天罡星的都统制的职位,而都统制前面已经分析过是少将军长的级别。所以兵马指挥使应该是至少等同于都统制为少将正军。查宋史,御营是南宋建炎年间才设立的机构,“又别置御营司,擢王渊为都统制“。相当于御林军,御营最高指挥官就是都统制。从这个角度看,呼延灼的兵马指挥使也应等同于都统制。
5)诸州都统制 – 少将军长
梁山平定方腊后剩余天罡星花荣、柴进、李应、朱仝、戴宗、李逵、阮小七均被封为各州(府,军)都统制,前文已经解释过,都统制相当于正规军分驻各地的少将军长。
6)都统领 – 上校旅长
梁山平定方腊后所有地煞星朱武、黄信等人的封官。查宋史有统领一职,但没有都统领一职。从都统制到统领中间有副都统制、统制、同统制、副统制等职,统制为正师级,都统领有个都字应高于统领,所以可能相当于副统制。考虑到都统领是正职,所以对应为上校旅长。如果按军-旅-营三级的新建制(解放军目前主流还是军师团营四级建制),天罡星为正军,地煞星为正旅也比较合理。
(六)军职补遗
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将水浒人物的官职大小都介绍清楚了。还稍微有些遗漏,这里补充一下。
1)张清、龚旺、丁得孙
张清虽然水浒上没有明写官职,但是作为东昌府的主将,应等同于东平府的董平的军职(否则攻打东昌府的卢俊义也太差劲了),差不多上校旅长或副师级军分区副司令,而龚、丁两人作为张清的部将,应为属下的少校营长。
2)郝思文
郝思文原先是关胜担任蒲东巡检司的副手,相当于副团职军官。关胜被蔡京提拔为少将军长后,任命郝思文为先锋。这个职务应该是正职,关胜提两级而郝思文提半级也算说得过去。以一个军的兵力,派一个团作为先锋也非常合理,所以郝思文应该是上校先锋团长。
3)丘岳、周昂
此两人是高俅征讨梁山不利时,朝廷派去的援军。一个是80万禁军都教头,官带左义卫亲军指挥使,护驾将军,另一个是80万禁军副教头,官带右义卫亲军指挥使,车骑将军。
禁军都教头要高于林冲的禁军教头,应该差不多是大校正师的级别。若左右义卫为诸卫将军的话,则地位很高、是从四品的官。不过宋史上诸卫中没有左右义卫,诸卫称将军、大将军也不叫作亲军指挥使。而护驾将军和车骑将军北宋并无此官职。诸卫将军高于通侍大夫(武散官职第2级)的正五品,所以至少是个少将军衔。亲军指挥使可能略低于或等同于诸卫将军,所以丘周两人差不多是少将军长的级别。这也符合前面关胜的领兵指挥使,和呼延灼的兵马指挥使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