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一个IPO,不同轮次的投资人能赚多少倍?每一轮投资估值应该涨多少倍?

分类: 创业创新 |
一、不同轮次的投资人在IPO时能赚多少倍?
我们先来看,IPO时,不同轮次的投资人能赚多少倍。这个课题估计做投资的朋友都想了解。
具体每家的数据因为太多,就不放了。直接上每轮次投资回报的计算结果,如下表。
注:
(1)
(2)
(3)
(4)
(5)
我们来看这个统计结果,有很多有意思的发现:
(1)
(2)
(3)
(4)
(5)
(6)
(7)
二、不同轮次融资后,多久能上市?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下,这些公司不同轮次的投资人分别经历了多久才上市。数据如下:
注:
(1)
(2)
来看看有哪些有意思的发现:
(1)
(2)
(3)
(4)
三、一些总结与思考
结合上面的一些数据,个人有一些启发,也跟大家讨论一下:
(1)
(2)
(3)
(4)
(5)
(6)
(7)
上面是一些初步的发现和研究,本来还想结合退出时间和回报倍数算下IRR,应该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发现。
再次申明,做这些研究只是基于个人对投资这件事情的兴趣的探究,不存在任何其他目的。通过这些研究,会得到一些启发,验证一些观点,想明白一些事情,所以对我个人还是很有帮助的。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研究了如果一个项目IPO了,不同轮次的投资人能赚到多少钱。有一些朋友说,揭了行业老底。
投资是一个十分符合“知行合一”的事情。了解我们做的事情能赚多少钱,自然可以更好的指导我们的投资行为。
坦白来说,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投资赚钱的事情的了解,是来自于未经严谨论证的新闻、口口相传,是片面的个案。所以在很大程度来说,我们对于投资的收益、风险如何,并没有十分深刻的理解。
比如,当你跟同行吃饭吹牛时,XX说他投的项目多少IPO了,你会觉得牛逼闪闪。但是可能他这个ipo并没有赚到多少钱,可能还不如你投的一个项目隔一轮退了赚得多。
我之所以持续在研究、思考这些问题,是因为我入行还太浅,对很多问题还没想明白,对这些事情了解的不够深刻,总希望通过研究、统计来提升自己。初心并不是为了“揭开行业老底”以博取大家的眼球。
在我自己整理、总结、统计、分析这些数据的同时,至少我觉得我是有所收获的。在我将这些收获应用于我自己的投资实践时,已经在多个案例中得到了验证和帮助。
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也许大家看了这些碎碎念式的文章,能触动大家一些思考,印证大家的一些想法,对大家的投资有一点点帮助。
当然,也有可能你们觉得说的狗屁不通,毫无意义,我也非常希望大家能告诉我,帮我提高和改进。
既然花了那么多时间统计了上市公司的融资信息和数据,是不是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利用这些数据?
做风险投资,估值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科书常用的PE/PS/PB/DCF等等方式,在互联网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以至于很多VC阶段的投资,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拍脑袋 讨价还价的过程。那么,过去我们的脑袋拍的到底对不对,只有回报的数据说了算。
今天我们继续用数据来分析:从最终回报的角度来看,每一轮投资时,估值应该涨多少才合理?
这个表格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部分是13个美港股公司不同轮次投资人的投资回报,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有详细分析;
下半部分算的是每家公司,下一轮投资的估值相比上一轮估值涨了多少倍,计算方式其实很简单。比如说,拼多多天使投资人赚了610.37倍,A轮投资人赚了168.87倍,那么A轮投资的估值就是天使投资的(610.37 1)/(168.87 1)=3.6.
值得说明一下的是,最后一列的平均是前面13家公司的简单加权平均。
我们先来看平均数:
13家上市公司,A轮投资人的估值是天使投资的4.69,B轮是A轮的3.25,C轮是B轮的1.91,D轮是C轮的1.67,E轮是D轮的2.8,F轮是E轮2.45.
由于E/F轮样本数量不多,A-D轮的样本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看下面这个表格,可能更直观些:如果天使的估值是1,那么A轮的估值是4.69,B轮估值是15.24,融到E轮时,估值是天使轮的136倍。
也就是说,如果天使轮估值是1000万人民币,那么E轮估值则达到了13.6亿。
所以从估值的角度上来说,如果不算股份稀释之类,天使投资确实能赚100倍。
我们接下来看有哪些估值给的过高,导致这一轮的投资回报不高的情况。
上面的表格里,有标黄的部分,是我标记下来,这一轮次投资人的投资回报倍数明显相对较低。这个较低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相比上一轮投资人赚得太少,比如上一轮赚了40倍,这一轮只赚了5倍,那显然,如果估值谈的好点,那这一轮赚8-10倍是有大概率的;二是说跟其他项目相同轮次比较,赚的也不多。
可以看到,比如流利说的天使投资人赚了24.5倍,A轮投资人只赚了3.14倍,那么是不是说A轮的估值给的太高了(A轮/天使轮=6.16)?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小牛电动的A轮、云集的B轮、拼多多的E轮、亿航的A轮、流利说的A轮。
上表中,还有个标绿色的数据,即房多多的A轮/天使轮=1.3,说明A轮投资的估值压得比较低,使得A轮投资的回报和天使轮没什么差别。我又查了一下原因,原来是这两轮融资的时间相隔仅两个月。
回到投资的现实世界中,大家有没有感觉,A轮投资时,其实公司的数据和天使轮没什么太大差异,风险差不多大,估值却涨了挺多?
反应在上面的数据中,就是很多个项目,天使都赚了30-40倍,A轮却只有5-6倍的回报。
那么,哪些公司的每一轮估值给的相对较好呢?
从数据来看,我觉得荔枝FM、老虎证券、新氧、摩贝、瑞幸咖啡、以及拼多多的天使-E轮,都还给的不错。
我个人衡量这个不错,主要是说,每一轮估值上涨的倍数不是很大,每一轮投资人赚钱的倍数都还可以。
总结一下,通过这个课题,有几点发现:
-估值对于投资的回报倍数有明显影响,估值谈的不好,回报倍数相差甚远;
-一个合理的估值,应该是每轮次的投资人的风险和收益相对成正比,不会相差太大(比如说,上一轮赚了20倍,新一轮只赚了3-4倍);
-可以参考的市场估值上涨倍数,A到D轮估值上涨倍数分别是4.5,3.2,1.9,1.6;
-看起来,A轮估值较高,是个普遍现象,大家在投资时可以适当考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