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高考状元去哪儿了?
(2014-06-25 00:20:47)分类: 正在发生 |
【摘要:数据表明当年的高考状元都已达到小康或超越小康的水平,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科学界,商界,政界没有他们的脚印。这给予我们自小学习并非顶尖的人以希望,我们同样有希望成为社会的顶梁柱,以坚毅的决心宽广的梦想必能达到心中的那个彼岸】
时光流逝,当年的天之骄子——高考状元们的现状。经历人生路他们是否依然是状元?
毕业时间 籍贯
1995
河南 崔伟
1995 山西 郭建业
1995
广东黄大治
1995 江苏
黄昕北京协和医学院- 南通第一中学
1995 陕西 梁浩 上海财经大学 -
西安铁一中
1995 湖北 肖锐
1995 湖北 闫海进 北京大学 -
老河口一中
1996 江苏 胡琦玮
1996 浙江 来国明
1996 湖南 李路珂
1996 山东
1996 安徽 凌振华 -
- 合肥一中
1996 山东 刘阳阳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
- 五莲一中
1996 湖南 欧阳觅剑
北京大学社会学湖南新化县一中
1996 广西 熊远萌
1996 广东 袁文涛
1996 陕西
卓玲
1997 江西 黄小玉
1997 陕西 李雅娟
1997 四川 龙瑾 北京大学外交学专业 - 博瑞纵横国际广告(北京)有限公司客服总监
1997 湖南 秦宁
1997 广东 曾卫华
1997 江苏 赵霖莹
1997 四川 赵懿 ----
德阳市第三中学
1998 辽宁 何京芮
1998
江西
1998 广西
1998 四川
1998
吉林
1998 陕西 晏萌 北京大学
- 西安市第一中学
1998 广东 张锐
1998 天津 张颖
从以上数据可以表明他们都已达到小康或超越小康的水平,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科学界,商界,政界没有他们的脚印。这并非偶然现象而是中国传统教育使然。这给予我们自小学习并非顶尖的人以希望,历史的经验已证明我们同样有希望成为社会的顶梁柱,以坚毅的决心宽广的梦想必能达到心中的那个彼岸,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2013-06-25
关联阅读1》》当年的“高考状元”都去哪里了
记者综合有关数据,调查了1977年至1999年湖南24名状元的职业状况,竟发现无一人成为所在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甚至大多已湮没无闻,有的成了全职太太。“高考状元”为何难成“职场状元”?
【状元人生】
珍藏的“状元”
竖立的发型、黑框眼镜,黑底衬衣上印着白色的祥云纹,黑西裤、黑皮鞋,展现在记者面前的龙赞如他的思想一般新潮。一见面,龙赞从白色的肩包中拿出了一叠报纸的复印件,最上面一份是1985年8月8日出版的《湖南广播电视报》,这是他毕业后特地从图书馆复印珍藏的。在头版头条处,模糊印着:“文科"状元"由湘潭市十一中的杨锟夺得,成绩是519分。隆回县一中的龙赞以547分的高分夺得外语冠军。”
“我才是那年真正的文科状元。”龙赞和记者反复强调:“上世纪80年代初,学校高考分文科、理科、外语三类,考试科目都一样,我的总分最高,是实质上的"状元",只报道外语冠军是不够的。”
分歧的人生
当年的龙赞,顺利进入了复旦大学中文系。然而,进入复旦仅半年,因为曾作为状元“优人一等”的感觉不再,龙赞产生了思想动荡,开始质疑起中国的心理教育问题。
随后,在听了几场中西方教育学专家在华东师大的专场讲座后,龙赞决定转学,要做中国教育界的权威。1986年,龙赞转入华东师大,1993年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至上海某师范大学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
正当龙赞准备大展拳脚、在教育行业有所建树时,“下海”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看着同学们开始成为弄潮儿,他蠢蠢欲动。
1994年,龙赞停薪留职、下海经商,并在对外经贸大学研究院学习了三年的“市场营销”。1997年,龙赞和同学一起创办文化传播公司,出版直销畅销书,很快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但也只是昙花一现。2000年,龙赞在国内率先提出了“亲子教育”概念,并将公司更名为东方穆迪亲子教育研究所。2004年,龙赞再次转移了公司的主营业务,成立企业管理咨询顾问公司。
如今,45岁的龙赞已沉浸在商海十余年,但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名学者,在他的每一份简介里,第一头衔也都是“亲子教育学专家”。当然,每份简介的第一句话都是“1985年湖南省高考状元”。
【记者调查】
大多数高考状元已湮没无闻
云南教育厅长罗崇敏一共研究了1977年到2009年32年来全国的124名高考状元,他在6月25日公开发表调研结果:“他们一个都没有成为所从事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无独有偶,早在2007年,中国校友会网课题组负责人、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公布了中国首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调查的全国近400名高考状元,鲜有领军人物。
其中,课题组还调查了湖南自1977年到2011年的高考状元73名,其中1977年至1999年的高考状元有30名,但和其他省份相比,能查到职业状况的状元仅9人。
随后,记者依据这份数据核实了1977年至1999年间24名高考状元,在24名高考状元中,9人职业状况去向不明,在已核实工作去向的5人中3人从事科研工作,仅一人从政,无一人经商,且无一人成为所从事工作领域的领军人物。核实工作去向的5名状元中,现在的职务分别为湖南师范大学公管院教授、湖南潇湘技师学院党委书记、亲子教育专家、某卫视记者、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副教授,无一人成为所从事职业的领军人物。另据记者了解,1988年的湖南文科状元已成全职太太。
【专家分析】
高考未必考出真状元
“任何时代都有选拔人才的指挥棒,只是指挥棒是否科学而已。”在龙赞和其他教育专家看来,导致高考状元成不了职场状元的关键原因是高考这根指挥棒并不科学。
“目前的高考选拔机制更侧重于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对学生能力水平的考核不够。”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丁道群认为,真正的状元应该知识储备与能力水平齐头并进。现有的选拔机制未必能考出真“状元”。
“当然,状元要成为领军者,也需要时间。”丁道群表示,根据国外研究发现,不同学科领域成功的高峰期不一致,一般自然科学专家需要敏捷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在35岁左右最容易出结果;而人文社科类专家需要深厚的底蕴,需要的成功时间比较长,一般在45岁以后。
“在中国,"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职场。”丁道群解释。“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司做得最好的20%的员工和最差的20%的员工,他们的智力水平是一致的。唯一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良好的性格、人际关系、情绪调控力和坚强的意志。” 湖南大学教科院副院长姚利民亦表示,个人在职场成功的关键因素不在智力,而在于个性、情绪智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状元也一样。
“在中国的中学教育和家庭教育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分数,忽视了性格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丁道群指出。
而据中国校友会网高考状元课题研究组专家调查的1400名高考状元,发现大多数内向、高傲、情商低。“封闭的环境,加上老师、同学对于学习好的同学比较包容,容易将他们打造成"温室的花朵""象牙塔内的状元"。如果未在大学调试好,进入社会后短期内将很难适应,对社会的理解、接受度也不高。”
(三湘都市报
关联阅读2》》盘点当年高考状元的后来发展,都做什么职业?
从《1977-1998年我国部分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状元”后来的前途:
1977 重庆 董运庭
1977 四川 胡小钉 北京大学新闻系
1977 四川 黄宗瑜
1977 吉林 李沛然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 东北师范大学附中
1977
北京 刘学红 北京大学新闻 和平街二中
1977
浙江 宋安澜 清华大学自动化 杭州市清河中学
1977
江苏 童星 南京大学哲学 南京一中
1977
海南 韦坚 中国科技大学 文昌中学
1977 上海 袁均英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 哈佛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
1977 黑龙江袁启鸿 哈尔滨工业大学热能工程 上海62中学 黑龙江省政协常委,哈尔滨锅炉厂原董事长
1978
1978
陕西 韦成枢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 西安高级中学
1978
江苏 萧柏春 南京大学数学
1979 江西 陈通文 清华大学自动化 南昌十中IEEE Fellow,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
1979 四川 霍永忠 北京大学物理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
1979 河南 宋新宇 北京大学数学- 易中创业董事长 openBC中国区总经理
1979 山西 吴滢 中国科技大学 太原五中
1980 浙江 蔡申瓯 北京大学物理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
1980 江西 邓勋明 中国科技大学 南昌十九中
1980 山西 马晓光 北京大学中文 太原成成中学
1980 山东 戚学勇 北京大学法学 山东省外经贸厅某处处长
1980 广东 吴欣 中国科技大学物理
1980
陕西 许仁 北京大学化学 西安市第85中学
1980
陕西 于彦智 北京大学哲学 铁道部建厂局宝鸡铁中
1981
重庆 敖刚 复旦大学新闻 重庆市育才中学
1981
黑龙江 陈俊生 北京大学法学 佳木斯一中
1981
海南 符策虎 北京大学中文 文昌中学
1981 湖北
1981
云南 赖松 中国科技大学物理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1981
山西 李晓英 北京大学经济管理 太原五中
1981 江西 王勇 南昌十中 美国某公司高级科学家
1981
海南 韦文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 文昌中学
1981 海南 张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海南中学 上海某国际公司法律顾问
1982
陕西 程迈越 复旦大学行政管理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1982
黑龙江 李贤玉 北京大学通信 牡丹江机车中学
1982 湖北 刘向耘 北京大学 黄陂一中 中国人民银行职员
1982
山西 聂红 北京大学 太原五中
1982 海南 王竞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 澄迈中学 加州大学博士生导师
1982
广东 王铮 中山大学医学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1982
山西 赵惠林 中国科技大学物理 太原五中
1983 上海 车晓东 复旦大学物理 上海市建设中学 美国硅谷CONNER公司科研组经理
1983 山东 李建光 北京大学经济管理 牟平第一中学 IDGVC副总裁兼合伙人
1983 湖北 潘敏 武汉大学经济管理 鄂城二中
1983
山西 宋晓红 北京大学法学 太原市成成中学
1983
四川 徐永恒 北京大学中文 万源高中
1983 湖南 杨君武 北京大学中文 邵东三中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1983
江苏 南京大学中文 无锡一中
1984
福建 陈伟鸿 上海交通大学 厦门双十中学
1984 湖北 何立强 中国科技大学物理 武汉三中 深圳国扬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1984 福建
1984 湖北 刘向东 北京大学经济管理 黄陂一中 北京大学博士毕业
1984 江苏 王溯舸 复旦大学经济管理 海安高级中学 友邦华泰基金副总经理
1984 四川 叶顶峰 中国科技大学 隆昌一中 中科院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1984 江西 郑彤 中国科技大学物理 九江第一中学 现移居美国工作
1984 山西 周开让 北京大学 康杰中学 北京宣武区常委、政法委书记
1985 广东 陈权 湛江市第一中学 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馆外交人员
1985 山西 葛允斌 清华大学建筑 太原五中 现移居美国工作
1985 陕西 郭宝发 北京大学考古 宝鸡中学 陕西秦俑馆某部主任
1985 广东 李朱清 华大学土木建筑 湛江市第一中学 启德教育集团董事长
1985 湖南 龙赞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 现代教育工程院高级研究员
1985 陕西 王晓朝 复旦大学经济管理 宝鸡中学 现移居美国工作
1986 广东 黄国力 清华大学 连平忠信中学 合生创展有限公司规划设计总监
1986 山西 彭涛 上海交通大学 太原五中 上海UT斯达康部门经理
1986 安徽 徐琼 中国科技大学 留学耶鲁大学,现留美工作
1986 湖北 余庆 武汉大学经济管理 武汉六中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公司工作
1986
海南 张琼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 海南中学
1986 山西 张咏梅 北京大学计算机 太钢一中
1986
海南 邹姬 北京大学法学 海南中学
1987 广东 黄辉龙 复旦大学法学 汕头一中 汕头某律师事务所律师
1987
甘肃 唐文挺 清华大学计算机 孟坝中学
1987 山东 王桂星 中国科技大学物理 五莲一中 美国纽约大学博士毕业
1987 海南 郑孔栋 北京大学 海南中学 美国某银行职员
1988 海南 李博白 北京大学 文昌中学 北京大学光华学院任教
1988
山西 杨今强 清华大学 遥中学
1989 陕西 毛新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管理 中铁一局子校 现移居美国工作
1989 江西 谭小强 中国科技大学 南昌二中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
1989 甘肃 吴小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 北京市某律师事务所律师
1989 海南 肖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 琼山中学 海南烟草公司工作
1989 广西 张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管理 哈佛商学院MBA硕士生
1990 湖北 肖欲晓 清华大学计算机 荆州中学 美国某IT公司软件设计师
1990
江苏 叶蕾 南京大学中文 南京三中
1992 浙江 陈天奇 北京大学经济管理 现留新加坡工作
1992 安徽 程海泳 安徽省灵璧第一中学 华夏基金项目经理
1992 重庆 丁春霞 北京大学经济管理 重庆市育才中学 北京大学硕士生,职业未知
1993 海南 李文德 北京大学经济管理 文昌中学 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某部副经理
1993 广东 刘之焱 清华大学计算机 深圳实验高中 美国谷歌(Google)公司高级工程师
1993 陕西 倪婷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管理 陕建二中 北京某集团财务公司工作
1993 江苏 徐少伟 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 张家港梁丰高级中学 复旦大学内科主治医师
1993 陕西 薛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 西安中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1994 陕西 楚怀 湘清华大学电机 西安中学 上海某企业电子工程师
2012-06-26 10:46:00 来源:未来网
关联阅读3》》浙江当年的高考状元今何在
新华网综合 2010-06-25
15:46:34
50%选择出国,多数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尽管称不上完美,但浙江的高考状元们,在之后的学业和工作中,仍是佼佼者。
高考成绩公布,全省文理科状元也被迅速“揪”出。
毋庸置疑,新鲜出炉的状元们,必将被鲜花、掌声,乃至奖学金所簇拥。他们短暂的明星生活自此开始。
30多年的高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状元。但刹那耀眼之后,人们发现,当年的高考状元们似乎永久地淡出了视线。
他们在哪里?他们是否如人们期盼的那样,成为社会的精英?又或者褪去光环,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5月下旬的一天,美国芝加哥大学校园里,阳光明媚,空气清新。但2000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状元陆文,却丝毫没有心思去欣赏眼前的美景。当然,她也不知道,一件颇有意思的事情即将发生。
下个月,陆文将进行博士论文答辩,所以这几天,她天昏地暗地改写论文。陆文用博客记录了她当时的状态:眼睛开始发酸发涩,无法聚焦,有大团云朵状物体漂浮。
最后她不得不去看医生。医生告诉她是用眼过度,叫陆文注意休息。可没过多久,她又发现自己的脖子也开始咯吱咯吱作响,最后连后背和肩膀都开始剧烈地抽痛。
医生说,颈椎也出了问题。
但论文还得写下去。陆文准备去校园小店买咖啡提神。
就在路上,她碰到了周翔。
周翔和陆文,分别毕业于桐乡高级中学和嘉善高级中学。2000年,两人同时以655分的成绩,获得浙江省21世纪第一个理科状元头衔。同年,他们一起进入北京大学生物科学系学习。
2004年,陆文拿到了芝加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到该校分子生物遗传学系读博。周翔也不负众望,在拿到北大优秀毕业生和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诸多荣誉之后,拿到了美国杜克大学的offer,攻读神经生物系博士学位。
6年时间里,两人不曾联系。但兜兜转转,周翔最后也来到芝加哥大学面试。当年的两位高考状元,分隔6年后,在芝加哥五月明晃晃的阳光下偶遇。
陆文称这是一团很大的“猿粪”。如果面试成功,两人又将继续在芝加哥大学成为同学。
没人再提起“状元”
尽管十年过去了,周翔还是老样子,憨厚的笑容,时不时露出两颗虎牙,不过结婚了,还有了小孩。可能因为生活压力大,周翔经常叹气,并感慨“还是本科时候开心”。不过每次谈到孩子,他总是幸福地笑,笑得眼睛只剩一道缝。
陆文,仍旧是那个开朗、古灵精怪的女孩。不过因为读了博士,开始自称李莫愁:“今年9月,开始读博士后,将升级成‘灭绝师太’。”
周末,一群旧友聚会,有人唱起《十年》。
对于状元的头衔,陆文和周翔似乎都已淡忘。
“本科同学是知道的(她和周翔是高考状元),但之后就基本没人知道了。我不刻意宣传也不刻意隐瞒,只是过去很久了,不值得太多强调。”她说。
成为状元,陆文觉得很偶然。
“在我看来,高考是一个机会,一个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而且也许是人生里最公平最没有杂质的机会,所以如果可以,努力抓住这个机会。”陆文说,“十年后,我回想那一年的高考,都很感谢十年前的自己,那么坚持和努力。半夜两点睡觉,早上六点起床,一周七天,全年无休。如果没有那样的努力,我的人生可能会完全不一样。”
很自豪可以烧得一手好菜
陆文出生在单亲家庭,父母早年离异,妈妈一直辛苦工作,为女儿提供最好的教育。因此,让妈妈高兴,也成为陆文最大的学习动力。
虽然不像周翔那样,早早地结婚生子,但陆文目前也处在甜蜜恋爱中。她说,以前“状元”这顶帽子给了她不少压力,但到了美国之后,压力少了很多。
“我开始明白,真正的成就感不是来自跟人比较,我现在觉得自豪的事情跟考试跟成绩跟挣多少钱没有太多关系。”她说,“我很自豪我可以烧很好吃的菜,尤其擅长红烧;我可以拼装各式家具,尤其擅长带抽屉的柜子;我可以自己决定想做的事。我觉得更多的成就是来自内心的满足感。”
谈到将来,陆文希望在美国再呆三五年进行博士后的研究,“然后如果有机会就成为‘海龟’,希望可以找到大学里面的职位,教书育人、做科研。”
●调查 50%状元选择出国
记者调查走访的浙江近十多年内的20多位状元,50%选择了出国。
这一点,和去年“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基本一致。
该课题组调查了1977年至1998年全国各省份高考状元共计724位。调查显示,高考状元进入大学之后,基本是大学校园中的佼佼者。大部分状元本科毕业时选择继续在国内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统计到的350多名状元中,可统计到职业状况的有130多人,其中约40%选择出国留学深造或定居海外。
浙江的高考状元呈现两个特征,一是理科状元出国率远比文科高,二是近年来出国率越来越高。
难怪当时课题组学术负责人、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疾呼,对于考上大学的优秀学生,国家应该想办法把他们留下来。
部分状元简历:
1999年理科状元吴茁青:丽水景宁一中毕业,进清华大学学习,后在北京微软公司工作。
1999年文科状元包婺平:东阳中学毕业,考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清华医学院(八年制),目前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
2001年理科状元林赛华:温州十五中毕业,2007年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毕业,后进入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读博士。
2001年文科状元徐舒扬:嵊州一中毕业,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毕业,目前在广东一家电视台工作。
2002年理科状元孙思思:余姚中学毕业,进入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后进入哈佛大学,建筑学专业硕士毕业。
2003年理科状元张颖心:杭州外国语学院毕业,进入北京大学元培班生物科学专业学习,本科毕业后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读博。
2003年文科状元陈杭霞:浦江中学毕业,进北大国际关系专业,目前就读香港大学。
2004年理科状元吴杰行:绍兴鲁迅中学,进入北大元培班,后选择统计学,2008年进入美国哈佛大学攻读统计学博士学位。
2004年文科状元周之悦: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海宁)毕业,进入北京大学元培班,2006年交流到香港科技大学学习,2008年到法国高等经济与商业科学学校(ESSEC
Business School Paris)学习。
2005年理科状元章捷琼:温州瑞安中学毕业,进入清华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学习,2009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生物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