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存档】宁波FOB离岸价格费用包括哪些?

(2013-11-21 13:07:41)
标签:

宁波北仑港

fob

包括哪些费用

分类: 人在江湖
所在公司,经常会有些出口东南亚的业务,这段时间公司负责外贸的同事请假,做为销售部管事的,只好临时替补,下面这个是我上周处理的一个出口泰国的订单,核算单只产品额外成本。存档于此,分享一下,同时自己今后用起来也方便。

外贸宁波港FOB价格核算

FOB=Free on Board / Freight Board=离岸价格;也就是按离岸价所进行的交易,买方负责接运货品,卖方则按合约于交货期内在规定的港口将货品装置于买方指定的船只,并及时通知买方。然而,货品在装置上船越过船舷时,风险即由卖方转移至买方。

单只产品外形尺寸:325*180*90MM=0.00526立方 

数量:5000只    合计:26.3立方   港口:宁波北仑港

 

方案一:走托运

温州乐清到宁波,泡货70/立方,重货170/

另外:到宁波后送北仑仓库,送货费 80/

进仓费:25/立方(不足1方的,按1方算)

打单费:40元

费用小计:70*26.3+25*27+100+40=1841+675+140=2656

另外:报关费100+手续费290+文件费400+码头装750=1540

费用合计:2656+1540=4196元

每立方平均分摊运费:4196 /26.3=159.54

每只产品分摊费用:159.54*0.00526=0.84

 

 方案二:走货代

一个20尺小柜最多可以装28个立方18吨的货,26.3立方的货貌似刚刚好,以下为货代费用清单:

订舱费290 

THC Terminal Handling Charge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费,简称码头费: 750

文件费: 400

箱单费 20

报关费100

拖车费1950 (温州工厂到宁波港口的集装箱费用)

合计国内所有费用3510元

 每立方平均分摊运费:3510/26.3=133.5

每只产品分摊运费:133.5*0.00526=0.702

 小结:

           1、社会分工,专业人做专业事是大势所趋,通过第三方货代,我们差不多省了七百块钱,而人家货代这一单做下来,多少还能赚点钱。

            2、上面这个案例,是刚好够一个货柜的货,如果是只有几个方或几吨的货,大多只能是方案一走托运,上面的收费可以参考。

      3、不管是国际贸易还是国内销售,物流成本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上次货代还报了一个到曼谷的到货价,如下:

如果在FOB费用基础上加上以下费用, 

CIC container inbalance charge的缩写,指的是集装箱不平衡附加费USD 100

EBSEmergency Bunker Surcharges - b]]紧急燃油附加费USD 200

O/Focean freight-,海运费 USD 120

----------------

合计美金费用420= 420 X 6.1 = 2562人民币

 -------------------------

总计从工厂到曼谷所有费用:3510+ 2562= 6072 人民币

 

附:百度知道里一个2009-05-18蛮详细的回答

如果是出整箱货,要多出一笔工厂到码头的拖车费;给货代的订舱费RMB290/20',RMB420/40';THC费用RMB475/20',RMB760/40';文件费RMB115-150/票;报关费RMB105/票;报检费RMB100/票;美国加拿大货还需要支付AMS(ACI)费用USD25,折算成RMB175-200;如果是指定货代,还要付操作费RMB100-200一票。到时分摊一下就行。

如果是出
拼箱货,要多出一笔工厂到货代仓库的送货费;仓库的进仓费RMB10/CBM再加RMB15/托盘;报关费RMB105/票;报检费RMB100/票;美国加拿大货还需要支付AMS(ACI)费用USD25,折算成RMB175-200;如果是指定货代,还要付操作费RMB100-200一票。
不过万一是收货人指定走自
拼箱,那么还需要分摊整个箱子的订舱费、仓库装箱费、THC费用。

以上,如若有不对的地方,请懂行的朋友在博文后评论中指证。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