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清醒
(2011-04-13 15:03:24)
标签:
反观清醒 |
分类: 小说 |
我们曾在<<追忆逝水年华>>一书中,读到过这样一段故事,而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社会现实中简直是太普遍太为常见了,书中写道:有一位中产阶层的绅士去一家非常高级的餐馆,去和他的一个贵族朋友会面,共享晚餐,他的朋友是一位候爵,他在朋友之前到了餐馆,餐馆招待见他穿着很一般,听姓氏也不是名门贵族,并断定这是一个小人物,他们在他面前表现得相当倨傲,将他领到一个寒风口的位子,服务一点也不殷勤______
过了一会儿,候爵来了,喊他的朋友,这时,在招待眼里这位先生的地位一下子上升了。负责的经理走来对他弯腰深鞠躬,并且莞尔浅笑,表现出发自内心的敬重。
这是在社会现实中很常见很普通的故事,而在我国民间也有狗眼看人低的说法,狗在看任何东西时,都会把大东西看小了,把高东西看低了。正因为狗看东西时,看到的不管什么东西都比实际的要小,所以,它才什么也不怕,比如像骡子啊、马啊,还有牛之类的动物,它一样会敢咬也敢追,所以在民间也就形成了这样的一句俗语,这就叫狗眼看人低,相信大家都知道,将其引申也就是有眼无珠、瞧不起人、歧视人这样的意思,其实,这也是一句骂人的话。
另外还有像狗咬吕洞宾的典故,这句话原本出自于八仙过海,吕洞宾有一次路过一位高官家的门口,门前的狗对着他气势汹汹地高声吼叫,非常嚣张,令人厌恶,当时也让我们的吕神仙颇为尴尬,后来知道了他是神仙后, 那只嚣张的狗便赶紧趴在那儿不动了,你想,连神仙都敢追着咬,何况你还不是神仙。
人类的劣根性决定了这种现象一直存在,直至将来,而狗的生理特征也会决定这一见怪不怪的现象永远持续存在。这些现象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极为势利也极为普通的价值判断,也同样显示出了作为一个社会人内心的根深蒂固的势利,虽说这是一个社会痼疾,可是在一般人眼里就是很难根除得了。
只凭个人的力量,你无法挣脱这样势利的桎梏,因为这种势利的病因是社会性、群体性的,源于社会的不公,而真正能了解到、意识到人世之不公、社会的不公,也未必是人生的不幸,相反它是我们人生的一种自我意识,并且是一种生命的反省,它使我们时刻保持着一种清醒,保持着自己对于人生不足的透彻的反观。 (小说.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