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插画展望京津冀发展新愿景————访《京津冀协同发展》特种邮票设计者邹庆

分类: 签名手迹 |
插画展望京津冀发展新愿景
——访《京津冀协同发展》特种邮票设计者邹庆
文:倪俊峰
近年来,中国邮政先后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天津滨海新区》等反映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成就的邮票,体现出邮票作为社会发展见证和记录的功能。2017年3月9日,中国邮政发行《京津冀协同发展》特种邮票一套3枚,小全张1枚,分别表现“交通互联互通”、“生态联防联治”、“产业对接协作”三大主题。日前,这套邮票的设计师邹庆应笔者之邀,讲述了邮票背后的设计故事。
来自广西南宁的80后插画师邹庆,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自2008年起,她先后多次为广西邮政部门设计相关封片、邮册,所采用的插画创作手法,色彩亮丽,清新自然,符合现代审美需求。2016年,邹庆的《南宁六城区》插画中的“青秀区”被选用在《中国2016亚洲国际集邮展览》邮资门票上。正是这张看似普通的明信片门票,让她的作品进入了更多人的视线,也得到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编辑设计部的垂青,使她赢得了设计邮票的机会。
初涉方寸,大题“小”作有新意
《京津冀协同发展》属于政策概念性题材,涉及面广,且通常没有精准的实物素材,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对邮票主题进行准确的定位,对所用的元素进行提炼和创作。谈及这套邮票的设计过程,邹庆用“历时半年,三易其稿,颇费思量”来形容。
起初,邹庆采用自己擅长的手绘创作手法,把邮票论证后指定所要表现的元素和城市建筑,相融相通地“扭”在一起,形成一个赋有美好寓意的整体,也就是广大集邮者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2017年纪特邮票预定宣传海报中所看到的图稿。
http://s14/mw690/001m1pkJzy79auTrLIN6d&690
未用图稿(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邹庆介绍:在第一稿的设计中,她采用了“交通一体”加“宝瓶”[象征突破“瓶颈”,“一路平(瓶)安”]、“产业对接”加“机芯”[寓意“科技创新(心)”,“技术创新(心)”,“团结一心”]、“生态防护”加“手护”(代表三省连手,联防联控,共护城市与自然生态圈)。然而,这个在邹庆看来十分用心创作的图稿并没有通过图稿评审。虽然有点遗憾,但邹庆还是非常感谢邮政集团公司将其印在宣传材料上,让这套邮票的初稿有幸面世。
http://s9/bmiddle/001m1pkJzy79k4t7UQU48&690
由于第一稿太“个性”、“扭曲”、“费解”,专家建议“收敛”、“规范”、“直白”一些。”于是,邹庆采用矢量3D的设计风格,省去引申联想,所有元素平铺展开,道路伸直,相互连接,让各种元素一目了然。
发行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看过第二稿后,表示此画法,严重掣肘了设计者的自由发挥。于是,邹庆又重拾手绘,将第一稿和第二稿的设计风格相结合,取长补短,才最终形成了邮票定稿。邹庆笑着说,看到邮票定稿,有种“重见天日”的感觉。
http://s15/mw690/001m1pkJzy79auX4DFA7e&690
邹庆向笔者介绍,在正式的邮票图稿中,“交通互联互通”邮票选用了京津冀城际高铁、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首都环线高速、天津塘沽港、G95高速公路河北段等,表现了京津冀地区加速铁路、公路、航空等领域的互联互通,一个连接三地、现代立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已逐步显现。
“生态联防联治”邮票在碧水蓝天中,安排了城市自行车绿道、电车汽车充电站、湿地公园等反映城市生态建设的举措,配以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天津永乐桥摩天轮、石家庄电视塔等三地标志景观,背景表现了延庆小海陀高山滑雪道(2022年北京冬奥会比赛场地)、河北风力发电、防护林带等,彰显出三地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所取得的成效。
“产业对接协作”邮票则重点突出天津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空中客车天津总装有限公司、河北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以及汽车制造、生物制药、云计算、仓储物流、农业科技等三地优势产业,表现出三省市发挥各自优势,以“一盘棋”的思路调整产业布局,在产业升级方面率先进行突破。
希望年轻人爱上中国邮票
http://s10/mw690/001m1pkJzy79avgS6s959&690
《果恋》邮品设计
http://s6/mw690/001m1pkJzy79aviDxmlf5&690亚展明信片门票原稿
今年2月底,《京津冀协同发展》邮票图稿一经公布,就受到了广大集邮者的热议。谈起这套邮票的设计,邹庆用“改革创新”、“引入新派”、“不忘初心”来概括。
“我略查了近几年类似题材的邮票设计,多数采用实景照片加电脑特效,或是扁平元素层层叠加,当然这些也能很好地表现主题。但为什么不能绕开既然大家都已熟知的方法,去尝试一些新锐的、创意的、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画法呢?”在邹庆看来,即便是重大题材,也可以在设计上放手一搏,或许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国邮票迫切需要一个更多元化的创作空间。
邹庆认为,插画、漫画、涂鸦也是艺术创作,如今已在商业领域广泛应用,而在邮票上的运用,相对来说还是较少的。“如果说这套邮票算打破常规,由此为小众绘画博得一席之地,我倒是非常乐意接下这面号召的大旗。”她希望日后在邮票里看到更多插画、漫画、涂鸦的表现手法,也不枉这半年顶着各种压力艰苦地“吃螃蟹”了。
作为一位80后,在邹庆认为,插画、漫画、涂鸦的艺术形式已深深影响着现代年轻人的成长,如果能在邮票上多尝试这些表现手法,说不定能吸引广大的年轻人、青少年关注中国邮票,喜欢集邮呢!(感谢邹庆女士对本文的支持)
http://s11/mw690/001m1pkJzy79avoRHei1a&690设计师简介
邹庆,1985年10月1日生于广西南宁。2008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广告学(广告设计)专业。曾在杂志社、传媒公司、百货公司担任特约插画和设计工作,现为自由插画师、设计师。自2008年起,一直参与各类明信片、邮折、邮册、个性化邮票的插画绘制和相关设计工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