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南海邮局,我来了!

(2012-08-24 12:49:05)
标签:

旅游

分类: 集邮路上

中南海邮局,我来了!

◎文:倪俊峰

中南海邮局,知道它是在十年前的2002年,当时我只是个初中生,偶然在一份集邮刊物上发现首都北京还有个中南海邮局,并且启用了一枚“新华门”的风景日戳,便寻思着想要得到它。于是乎,我给中南海邮局写了一封信,寄去了邮戳卡希望得到“新华门”的风景日戳和“中南海”的邮政日戳。记得那封信寄出十多天后,欣喜地收到了回信,戳卡上赫然盖有这两枚邮戳,如获至宝地将其放入了邮戳集。http://s1/bmiddle/4a0084a1gc7fbb977a080&690

后来,随着集邮知识地积累,我渐渐了解到中南海邮局并非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邮政支局,而是伴随着共和国一同走来的“红色邮局”:1948年2月21日,一所专门为党中央提供通信服务的邮政机构,在河北西柏坡孕育而生,这就是中南海邮局的前身——山河邮局当时山河邮局为安全保密起见,巧妙的借用了所在地平山和滹沱河这两个地名的末位字命名,寓意“祖国的大好河山”。从那时候起,这所邮局就承担起为党中央服务的神圣使命,并伴随着党中央从西柏坡到北京。1949年3月27日,山河邮局部分工作人员随中央办公厅秘书处最后一批迁往北平香山,并更名为“北平五十支局”,继续它服务党中央的光荣任务。不到半年后,新中国诞生,邮局由“北平五十支”改称“北京五十支局”。

1950年2月,中央机关陆续迁往中南海办公,香山邮局按上级指示迁往中南海,组建“中南海邮政局”,编号为十七支局,据说当时的中南海邮政局所在地距离西花厅不过百米。上世纪60年代末期,邮局从中南海内迁出,在中南海西侧围墙外府右街旁安了家。不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南海邮局是不对外挂牌营业的,以至于左邻右舍的群众都不知道它的存在。直到1997年末,中南海邮政局终于向普通百姓敞开了大门。集邮者关的“中南海”邮政日戳是在1993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当天启用的

正是中南海邮局有着如此光荣的历史背景,才让我对它产生了关注。当年给中南海邮局写信求戳,只是单纯地想收集一枚标有“中南海”的邮政日戳,或许没有想到十年后,自己居然有机会亲自走进中南海邮局。

2012年暑假,我终于踏上了首都北京,开始了为期十天的“京城自助行”。期间,我特地腾出半天的时间寻邮北京,其中很重要的一站就是中南海邮局,不仅是想亲眼看看自己十年前曾写信求戳的地方,更是对这个红色邮局的向往。此外,还是个目的就是想为家乡一对集邮老夫妻寄上一枚中南海的明信片,弥补先前他们来京旅游时,错过邮局营业时间,而未能盖上“中南海”邮戳留下的遗憾。

8月6日中午,我游览完雍和宫后,顾不上吃午饭就地铁来到西单,出了地铁站凭借着手机地图开始寻找中南海。从西单到府右街只有一段不远的距离,而行走在府右街却是一番不同的感觉,一旁是中南海的红墙,一边则是北京人家的四合院,人来车往却显得安宁静谧。为了能更快找到中南海邮局,我甚至向执勤的武警战士问路,并加快脚步径直找到邮局,走了将近半个小时,终于来到期盼已久的中南海邮局,迫不及待地推开了邮局的门。

http://s13/middle/4a0084a1gc7fbbe3d8d8c&690

http://s7/middle/4a0084a1gc7fbbe7f4336&690

http://s3/middle/4a0084a1gc7fbbebd8932&690

座落在府乙街27号四合院里的中南海邮局,外表和北京其他的邮局并无太大的差异。然而,走进中南海邮局,却能从今天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感受到从“山河邮局”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优质的服务。

在集邮柜台上,我选购了有中南海特色的明信片,明信片上将新华门和邮局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点缀着绽放的花丛,显得喜庆而不失庄重。副片上有这样一段文字:“中南海邮局自建局以来,从只为党中央服务,到现在面向大众,伴随着新中国走过了60个初夏秋冬,每一枚日戳见证这新中国艰难、喜悦与收获,是集邮者珍贵的藏品。”聊聊数语,却传递出这个邮局的荣耀和使命。

写好地址后,工作人员认真地为我加盖上了清晰的新华门风景日戳和中南海邮政日戳。期间,我和邮局工作人员攀谈到自己十年前曾寄信求戳的往事,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经常会收到全国各地集邮者的来信,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奔着“中南海”的戳来的。而每到与中南海原地有关的邮票发行,或者是特别的纪念日,这里更是人声鼎沸,来邮局寄封盖戳的邮迷络绎不绝。

http://s10/middle/4a0084a1gc7fbc16aefb9&690
http://s7/middle/4a0084a1g7a65f9baf906&690

走出中南海邮局,我不禁抚摸了下那块局名牌,并拍照留念,小小的邮局是很多外地邮迷希望一游的地方。回家后,我把收到的中南海明信片发在了微博上,并@中南海的官方微博,很快便得到回复称:难得难得!这可是最红最红的邮局!别看简单的五个字,很有意义!

抚今追昔,从专为党中央服务到面向人民群众,从西柏坡到中南海再到府乙街,从实体邮局到网上邮局、微博邮局,中南海邮局一路走来,已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然而它依旧在不断变革与创新,但是唯一不变的是那份“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的使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