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上旬,与苏州朋友一起,包了辆大巴车,前往江南水乡三古镇一日游。先到常熟的唐市,再到太仓的直塘,后到昆山的巴城;返苏州时,顺便进入沪宁高速阳澄湖服务区参观游览。三古镇均去过,这次前往,随意拍摄了一些老街的水乡风貌景色。今天发在唐市拍摄到的片子。
江苏省常熟市唐市镇,于江苏省常熟市东南,距离苏州40公里。唐市素有鱼米之乡,金唐市之类称。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河网交错,鱼虾繁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商贾云集,历史是上就曾有“东乡十八镇唐市第一镇”之说。
唐市历来是常熟的大镇,梁时已建有寺庙,明代富商众多,被誉为“金唐市”。唐市有条石板街,更是闻名遐迩。石板街傍水而建,街不算长,400
来米。宽窄不一、横卧于街道的石板,被岁月磨去了原有的棱角,踩在上面光滑溜秋的。底下是与街道并行的下水道,能听到脚下淙淙流水。用
628块石板铺就的这条别致的石板街,两旁街坊都是清一色的清代建筑,虽然看似简朴,但并不单调。高低不平、错落有致的楼宇、灰门、褐窗、黛瓦,色彩明丽。连片的店铺大多前店后宅,上宅下店。店门多为敞开式,卸掉门板,即可开张。街道很窄,开阔处仅四五米,狭窄处两臂平展手指可及,上面的楼屋差不多挨在一起,像依偎相拥的恋人。
石板街原名河东街,位于尤泾河东岸而得名,解放后又名繁荣街。河东街的鼎盛期在抗战爆发后的一个时期,上海、苏州、常熟、昆山等地的大批避难者云集于当时交通较为闭塞的唐市,形成了河东街的畸形繁荣。这种繁荣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直到解放后的60年代后期,唐市的商业中心才逐渐西移至新区。
昔日,这里是商铺林立,短短一条街,南货店、绸布庄、面货店、酒家、点心店、腌腊店、银楼、茶馆、书场、典当、油坊、米行、鱼行、木行、竹行等共有百余家。还有烟铺、赌场、买春场所,应有尽有。四乡八里的乡民或走旱路挑脚担、推独轮车而至,或跑水路划一扁舟抵达,每天似赶集纷至沓来,出售农副产品,购物消闲。从早到晚,狭窄的小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从不间歇,人称“小上海”。

古镇市河尤泾河

石板街原名河东街,位于尤泾河东岸而得名,解放后又名繁荣街。

河西街沿河人家

繁荣街 - 石板街

石板底下是与街道并行的下水道
两旁街坊都是清一色的清代建筑

基本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

市河桥面上看沿河人家及远处的万丰桥

繁荣街沿河人家

河西街沿河人家

北新街沿河房屋

重建后的繁荣桥

河埠小巷

繁荣街上的一条小弄

公园内的假山亭子

开放式公园,显得有些破旧。

尤泾河上万丰桥

现代水泥桥

万丰桥位于古镇的北市梢

北新街上的二层小楼

万丰桥

桥面上北看尤泾河

过桥后再看万丰桥

繁荣街沿河人家

万丰桥

河西街

面坊

隔河看北新街

再看小桥流水处人家

河对面是东北街

华阳桥

廊屋

华阳桥

东北街上的二层小楼

东北街沿河人家

老屋小楼

新街
(谢谢观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