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富林的远古文明已由科学考古而得到初步证实。早在5000年前,广富林一带就有松江先民在此地劳作生息。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当地就已经普遍种植水稻,悠久的农耕史,表明了当地具有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当地的纺织历史也很久远,遗址上还出土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纺轮。东周至两汉时期,当地为规模较大的聚落或城邑。以后逐渐衰弱。
约在元明之际,广富林因有集市而人烟稠密,商贾辐辏。当年,广富林市之北环带九峰,周边都是一望无际的良田,四面皆水,其间河道纵横,是典型的江南鱼米水乡。在明代,广富林四面皆为水系环绕,是远近闻名的集市,是水陆贸易的集散地。明代所谓“富林市”或“广富林市”,就是一个自然而然形成集市,与地方行政建制“镇”有区别,“市”与“镇”的性质不同。“市”在人口相对密集方面与“镇”相仿佛,其重在商业贸易,就是没有官方设立的行政管理机构而已。比如,明代“泗泾市”或称“泗滨市”,是周围几十里著名的“米市”,为松江府地区重要的粮米贸易市场之一,其商贸规模与人口密集的状况要超过“广富林市”。“广富林市”周围环水的地理环境,水路东西南北通达,向西可直达江浙地区,又紧邻云间三泖水产区域,因此,“广富林市”应该是鱼、米、布、盐、南北货贸易集散地和中转站。
元明清时期,广富林一家一户以家庭为单位的棉纺织生产,是农村传统的手工副业。当地有着先进的棉纺织系列工具,所生产的松江布有很多著名的品类,素有“衣被天下”之称,地方纺织民俗颇具特色。
20世纪60年代末,广富林小市镇仍保存了原有的布局,街坊和住宅屋宇依旧还是古色古香的传统样式。广富林的传统住宅也很有特色。20世纪70年代以前,住宅一进或两进,以一进深的为大部分,常见有一进三间者;两进深建筑,为前后二幢平屋与东西两厢房组成。20世纪80年代,广富林高氏宅是一座乡村大型住宅,始建于清代后期,厨房灶头别有一番特色,灶头的绘画图案乃是民间艺术的典型产物。居室内的传统家具摆设,如桌、椅、床、案、几、凳、米桶、鞋桶、箱柜等,另有极少见的藤编广漆元宝形摇篮。
接昨日的博文,在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古文化遗址内参观游览。进入位于水下一层的“广富林文化展示馆”,看了发掘现场的场景后,进入水下二层,看远古印记、崧泽文化、村落样貌、古城千秋、云间纪事等远古现场及商贸集市场景。今天接着发在遗址公园文化展示馆内拍摄到的片子。

来到水下二层展示馆,看远古印记场景。

海边遗迹

独木舟及鲸鱼骨骼

崧泽文化

古沉船

场景

城池

村落样貌

茅草屋

先人生活场景

打猎

制陶

捕鱼

古城门

城墙

古城千秋

二陆草堂

场景

古建筑

石坊、桥梁

沉船

“海墙赋”碑

古街道

赏贸集市场景

云间记事

集市场景

集市、小桥、河流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