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城里人称“蟳埔阿姨”叫“鹧鸪姨”。蟳埔阿姨的服饰头饰及与惠安的服饰头饰堪称泉州民俗的两朵奇葩。惠安女是“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而“蟳埔阿姨”(蟳埔女)则是“民主头,封建肚”。惠安女用头巾把头包得剩下脸部一个“倒三角”,而“蟳埔阿姨”则在头部装饰上大下功夫,把发髻梳成“田螺头”。蟳埔女盘头插花,戴着丁香耳坠,穿着大裾衫、宽脚裤,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情。“戴簪花圈,插象牙筷”的头饰是从宋代以来从中亚流传过来的。
地方小吃“蚵仔煎”也是闽南著名的风味小吃。一提起“蟳埔阿姨”及“蟳埔蚵”,人们便联想到种海蛎。蟳埔人把山上的条石,杂石抬到海滩上,二条、三条架成一株,过了一段时间,石上会附生出海蛎来。由于蟳埔处于山海交汇的泉州湾晋江入海口,水中微生物丰富,所以出产的海蛎特别肥美,著名的闽南风味小吃——“蚵仔煎”,就是以蟳埔蚵作为最佳原料来制做的美佳肴。
人们只要走进蟳埔村,便可见家家户户门口,头戴鲜花的“蟳埔阿姨”,老、中、青、少妇个个腰系围巾,坐在板凳上,敏捷地用小铁锥撬开海蚵壳,一只只水灵灵的海蚵就剥出来了。他们把刚剥的海蚵,拌上鸭或鸡蛋、蒜叶、姜末、葱头、韭菜、薯粉,用花生油一煎,把香喷喷的蚵煎捧到客人的面前,还有那个客人不乐开怀呢?在村内的蟳埔路上,走进小吃店,就可吃到蚵仔煎。
接上篇的博文,继续在泉州蟳埔村内参观游览、访古探幽。在村外丰海路边,看了泉州湾晋江入海口后,穿马路返回到蟳埔村内,再看“蚵壳厝”及“蟳埔女”。看蟳埔女在劳作及剥海蚵的场景,拍摄了蟳埔女的头饰及发髻“田螺头”。今天继续接着发在泉州蟳埔村内所拍摄到的片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