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螺洲古镇,临江而居,风光如画,镇上古迹众多,除“螺女”遗迹外,最为闻名的就是陈宝琛故居,也叫“陈氏五楼”。古宅位于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后门埕(螺洲镇政府边),是陈宝琛(清代大儒,曾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山西巡抚、太傅,是福州新式教育奠基者之一)贬官后回乡兴建的住所。五楼始建于清光绪间,民国初竣工,历时25年,包括赐书楼、还读楼、沧趣楼、北望楼、晞楼等建筑。前两楼是清道光时刑部尚书陈若霖所建的,他是福州民间传说的廉正不阿斩过皇子的名宦。后三楼是陈若霖的曾孙,清朝光绪皇帝、溥仪皇帝的老师陈宝琛建的,也就是当地人常说的——帝师陈宝琛。五楼规模宏大,还读楼后有个小园林,内有铁石轩、假山、池塘、半凉亭等,被誉为福州的苏州园林。198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朋友处获悉螺洲古镇陈氏五楼最近对外已免费(凭身份证登记)开放。上月上旬,利用两个上午的半天时间,两次前往螺洲,参观游览陈氏五楼。第一次功课没做好,周一闭馆,只能在门口拍摄了几张外景照片;两天之后,再次前往,登记身份证后,进入参观游览,全方位拍摄了古宅内景。参观入口位于螺洲镇政府大院内,从东侧门进入。今天开始发在陈氏五楼内拍摄到的片子。

螺洲镇政府大门口

进入镇政府大院内

一直往前走

走过办公大楼前的停车场

前面就是“陈氏五楼”入口处

服务中心

墙上有古镇及五楼的介绍

古镇介绍

五楼介绍

服务中心门口的窗户是办理身份证登记的窗口

进入参观游览,先看门口两块文保碑。

省级文保碑后

市级文保碑后

出入口

古宅门口门檐下挂的匾

墙上的介绍

东侧门厅内挂的匾

门厅后

门厅后天井

过天井后是晞楼

楼台相映成趣

陈氏五楼建筑图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