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博文,我们到达黄海农场,在民生分场稍作休息后,就继续前往铃铛曾呆过的新荡分场场部和连队去看看。以前是走路,感觉路蛮长的,但现在我们是小车走,一会儿转眼就到了。
先来到新荡分场场部,感觉分场变化很大,第一感觉是房子多了不少,基本上找不到当年印象中的样子。原来的大会堂,现在是一个菜市场,原来的机关食堂和曾经住过的宿舍,也不知道在哪里了,只能凭感觉找个大致的方位。分场内的环境卫生有点脏乱,当年还是相对干净的。随后继续再到连队,感觉更是有点乱,原来居住过的房子,也辨别不出来了。但在公路边的黑大桥,依然存在,倍感亲切。大桥是当年回苏和返回农场的必经之地,在大桥边等候长途汽车或下车的地方。
随后我们沿着省级公路,准备前往陈家港。感觉变化很大,象个镇的样子了。沿着海堤路,来到黄海边,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黄海。海边的观景台前面坍塌了,看到的是一大片的篙草。在海边,留下合影照片后离开。再到陈家港镇上用晚餐,草脚的亲戚招待我们,在此也表示感谢!

准备上车,离开民生分场。

上车后车拍了几张沿途看到的景色

连队的房屋

原来泥泞的机耕路是土路,现在是水泥路了。

这应该是可以下水稻田的拖拉机

车子进入新荡分场

我们两个老知青和在当地的草脚亲戚,在原来的大会堂前合影留念。

当年的机关食堂和办公室的位置,房子变了样子。

原来的大会堂前是空地,现在是一个大棚。

里面是一个菜市场

随后我们离开,去连队,继续车拍。见到了楼房,变化很大。

路里面到头,是“老干部活动中心”,还是老样子,就在车上拍了一张。

以前连队的仓库,还是老样子。

新荡中心小学,大变样。原来是平房,现在是楼房。

连队

原来的医院房子还在,不知道现在房子派啥用场了。

来到公路边的黑大桥,倍感亲切。没下车,车上拍一张。

原来的战备公路是沙石路,现在是省级交通公路。公路边的树,还是老样子。

路上车不多,但限速60码。

来到连队,老房子还在,但辨别不了当年住的是哪一排了。

随意拍了一些房屋的片子

后来加的院门

看到这房子,想起了当年住的情景,只是房子更破旧了。

凭感觉吧,想象就是当年住过的房子,留个影。

也给老知青草脚来一张

连队现状

职工养的鸡,真正散养的土鸡,这芦花公鸡漂亮。

这是鸭?有点像。当地人说了它的叫法,但没记住。

离开连队后,我们来到陈家港,先到黄海边看看。

前面观景台倒塌了,有居民在这里游玩,我们也到此一游。

滩涂上满眼是篙草,前面大海还有一些距离。

来这里游玩的市民在此拍照

滩涂面积很大

观景台到头,只能算最近距离看黄海了。

海堤内的风力发电机

观景台

女同胞合影留念

男同胞合影留念

离开继续车拍,围起来的滩涂,若干年后,就是土地了。

大海成了河流

车上见到一群羊,抓拍下来。远处是个工厂,是啥厂,不清楚了。

去陈家港镇上用餐,由于是晚上了,镇上没有拍片。
本博内所有照片均为铃铛本人原创摄影作品,未经铃铛本人的许可,请勿随意转载及下载使用,特此申明。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