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闽都风光 - 乌石山(二)

(2008-02-04 07:09:41)
标签:

旅行/见闻

福州

闽都风情

乌石山

乌山

图片

艺术

摄影

铃铛家园

旅游

乌山(乌石山)
[二]

    乌山又称乌石山,位市中心,与于山、屏山鼎足而立。三山中,乌石山为最高巅,海拔84米,于山海拔高52.2米,越王山高62米。相传汉代何氏九仙于重阳节登乌山览胜,引弓射乌,故又称“射乌山”。唐天宝八年(749年),唐玄宗敕名为“闽山”。宋代熙宁年间,文人郡守程师孟赞叹乌山之美,烟雨迷蒙之际可比道家的蓬莱仙山。于是诗口一开,便改其名为“道山”,又建了一个道山亭。邀请福州前任太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作《道山亭记》,记述乌石山的风景和福州山川形势,风土民情。由书法家林希书写勒碑。《道山亭记》共600多字,文中写道:“福州……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城之中三山,西曰九仙山,北曰越王山。三山者,鼎趾立。……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洲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

    《道山亭记》为福州书写一则大手笔散文佳篇,是一篇传颂很广的名作,道山亭也借此弛名远播。元代黄镇成的《道山亭晚憩》对这一带景色曾有过这样描写:“平池雨初晴,日暮春水深。浅霞坠空阔,规月光已沉。惊波跃潜鱼,过影窥翔禽”。但是百年后,诗人刘克庄写了一首《道山亭》诗,感叹曰:

        绝顶烟霞霁色新,万家台观密如鳞。

      城中楚楚银袍子,来读曾碑有几人?

    “有钱人,不读书,有几人来赏读曾碑?”正是在这文化背景下,亭废碑殁,一片废墟。明万历初,提学使胡安,清道光年间,神光寺僧妙兢先后重修。

    现八角型的道山亭是1995年重建的,高4米、直径4米,上部重檐翘角,仰面四层叠井,六向设美人靠,木构加纹绘,最近又在修缮此亭。

 

“道山观”内
ws012.jpg

ws012.jpg

ws012.jpg

ws012.jpg

“聚仙堂”
ws012.jpg

ws012.jpg

“聚仙堂”内凉亭
现为“乌山风景区管理所”
ws012.jpg

“乌山风景区管理所”
ws012.jpg

“亚圣庙”遗址
ws019.jpg

闲置在天井中的“朱子祠”石碑
ws019.jpg

“乌山亭”
ws019.jpg

“乌山亭”内
ws019.jpg
.......................................................................

本站今日起将继续推出“闽都风光 - 乌石山”系列原创摄影作品,敬请关注。
闽都风光 <wbr>- <wbr>乌石山(二)
本站已于2008年1月2日建立“铃铛家园”博客圈,欢迎您的加入。
请点击这里加入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